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青海地区陶质文物的分类与保护】 陶质彩绘文物
 

【青海地区陶质文物的分类与保护】 陶质彩绘文物

发布时间:2018-12-27 04:27:18 影响了:

  [摘要]青海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如何对陶质文物进行分类整理与保护修复,是文物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根据青海省出土的大量彩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陶质文物的分类保护方法。
  [关键词]青海地区;陶质文物;文物分类;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K8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98-02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地处长江、黄河源头的青海地区,现已出土的陶质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丰富、造型精美。多年来,青海省在陶质文物的分类与保护修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陶器的分类与特点
  
  在青海古代文化遗存中,彩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远古文化的第一个发展高峰。青海彩陶种类丰富、纹饰多样、构图精美、造型奇异,充分显示了原始先民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绘画艺术水平,真实地反映了此时期彩陶艺术的鼎盛风貌。
  彩陶业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它和农业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并导致了定居生活的出现。制彩业是当时最主要的手工业之一,在提供生活用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为了实际的需要精心制作和装饰陶器。由于各部落生活地域不同,彩陶也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各种文化类型。
  青海新石器时代遗存区可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这对研究我国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文化发展情况及其的相互关系,有着重大意义。青海彩陶主要有以下几种文化类型:
  (一)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在青海省境内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定居的农业生产为当时的主要经济生活。马家窑文化分三个类型,即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马家窑类型:距今约4500年左右,当时的彩陶业十分发达,陶器制作精美,主要器型有壶、罐、盆、钵、瓶等。多为细泥红陶质,质地坚硬,纹饰精美,造型丰富,器表打磨光滑。以黑色为主的彩绘纹饰结构严谨,笔锋流利生动,具有流线韵律和强烈动感。常见的彩绘花纹有旋纹、波纹、细条纹等。青海省大通县上新庄村出土的一件舞蹈纹彩陶盆,由两组手拉手的舞人像构成,造型生动,线条均衡、流畅,内壁上部的两组舞人像分别为11人和13人,头饰较宽大,下着套装,手拉手,展现出一幅活生生的集体舞蹈画面,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半山类型:因最早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半山村而得名,距今4000年左右。在青海省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及东部农业区。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发达的彩陶业是手工业的主要部分,器型有罐、壶、瓶、盆等。彩绘图案富于变化,其突出特点是采用黑、红两彩相间的锯齿纹与陶器相映衬,从而构成三彩交织的图案。常见的纹饰有网纹、菱形纹、锯齿纹、平行条纹等。
  马厂类型:因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垣遗址而得名,距今3500年左右。发达的彩陶业成为青海古代彩陶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器型有壶、罐、瓮、盆、碗、钵、豆、杯等,以颈、腹双耳的壶类和罐类为主体。纹饰多样,且富于变化。早期为黑、红两彩,彩绘纹饰以几何纹为主,也有动植物纹样,并发现了浮雕和捏塑的手法。四大圆圈纹、蛙纹、菱形纹、波折纹是这一时期最流行的纹饰。
  (二)卡约文化
  1923年在青海省湟中县云固川的卡约村首次发现而得名,距今3000年左右,是青海省境内独特的一种青铜时期的土著文化。该文化的彩陶主要器型有罐、壶、细颈瓶等。器物底部较小,并内凹呈圈足状,亦有一部分为平底器,分别为炊器、水器与食器。彩绘独具特点,色彩以赭、黑彩为主,通常在器口内壁与颈部施红陶衣或宽彩带。花纹有锯齿纹、网络纹、三角纹、勾连纹等图案,也有大角羊和鹿等动物图案。
  (三)辛店文化
  1924年在甘肃省临洮县辛店村首次发现而得名,距今3000年左右(青铜时代)。主要分布在青海省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辛店文化可分为张家咀、姬家川、上孙三个类型。彩陶制作浑厚、轻巧,器型有罐、豆、杯、壶、鬲、盆等。彩绘多用黑、紫红两色,也有素陶。花纹有连续回纹、宽带纹、涡纹、双沟纹等,也有少数变形鸟纹、太阳纹等。
  
  二、陶器的制作过程
  
  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陶器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广泛的应用,在众多的新石器遗址及其墓葬中,出土了各类陶器以及陶器残片,并发现了烧制陶器的窑址。青海省柳湾墓地、马厂垣遗址等都出土了大量不同类型和纹饰的陶器,说明当时的制陶业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陶器已被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
  了解陶器的制作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保护陶器,并进行科学研究。
  (一)做坯胎
  陶器的用料一般是就地取土,根据需要,制作成不同的造型器物,制好后的坯胎要放在无尘、通风的室内阴干,然后进行打磨,使之光滑、平整。
  (二)绘制纹饰、施彩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样非常丰富,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在陶器上绘制不同的纹饰,主要有绳纹、回纹、锯齿纹、波纹、蛙纹等,使陶器在使用的同时更具美感,成为装饰器。
  (三)烧制
  将制作好的坯胎放入窑中烧制,烧制火温通常在700℃~1000℃,窑的建设和烧制的掌握十分重要。
  
  三、陶器的保护与修复
  
  文物真实地反映了各时代的文化和科技水平,青海出土的大量陶器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青海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保护好这些出土文物很有必要。
  陶质文物的种类很多,依据制作的原材料不同、烧制的火候不同,可分为泥陶质和夹沙陶;按照颜色又可分为红陶、灰陶、黑陶等。陶质文物由于烧制火候一般为700℃~1000℃,其本身结构极为不均,含杂质较多,多孔隙、易吸水,长期埋藏在地下易被有机物腐蚀和污染,常常会出现脱彩、开裂、氧化损坏等情况。这就要求文物工作者用严肃科学的态度去保护出土的历史文物,视其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科学的保护与修复。
  (一)收集原始资料
  陶质文物大多是随葬品,由于长期在地下埋葬,各种质地的陶器处于相对稳定的封闭状态,发掘时突然从地下转入大气层,周围环境的变化会对器物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彩陶文物,容易受到光线、温湿度、有害气体及灰尘等因素损害,及时收集出土地点的原始背景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要科学取样、绘图、拍摄照片,建立原始档案,这对日后保护修复陶质文物十分重要。
  (二)分类整理、建档
  从田野古墓葬、古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包罗万象,对各种质地的文物需要分类整理。陶质文物可分完整、基本完整、残破三个等级,应通过分类整理搞清楚它们的损坏程度、腐蚀状况及修复价值等,确定待修复陶质文物的数量、种类,建立修复档案,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三)清洗
  陶质文物在修复前,应将器物和残片认真清洗,目的是清除器物表面的土垢及附着杂物、霉斑,使文物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体现出来。但是,陶质文物埋藏于地下数千年,出土时情况非常复杂,有的已酥松、起层、脱彩,对这类文物清洗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弄不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具体做法是先清理出试验块,经过观察和评估,确定对文物无害后方可进行。
  (四)黏结与加固
  文物的黏结与加固是修复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黏结前首先要去除黏结面上的尘土及污垢,尽可能清除彻底,以保证黏结效果。黏结时要注意器物的上下左右关系,每一片都需要对位,不能有丝毫错位,否则将影响黏结效果。在黏结过程中,一般使用环氧树脂剂,要使涂抹胶液均匀地涂在陶片的中心,使胶液完全融入断面,合对时适度施压,放置于沙箱内待固化。青海地区由于紫外光线强,修复时应注意防止阳光直射器物造成损伤。
  (五)补配与作旧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原则是“修旧如旧”,因此,对修复后的文物进行补配与作旧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文物经黏结、整合后,都会留下黏结后的残缺部分,这就需要进行补配,使用材料为环氧树脂加填料制成补块后进行黏补,并对新补处进行作旧处理,要细心观察,准确调色,用心模仿,力求使文物整体色彩基本一致,达到修复效果。
  陶器的保护修复,是为了最大可能地延长文物的寿命,让观众能够直观地了解历史赋予的真实面貌。近年来,青海省加大了陶质文物的保护力度,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建立了全国惟一的专业彩陶博物馆,它的建成,不但提升了青海省彩陶文物大省的地位,而且填补了全国没有专题彩陶博物馆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彩陶文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