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把讲授一堂课当做一篇文章来作 讲授好一堂课应注意哪些环节
 

把讲授一堂课当做一篇文章来作 讲授好一堂课应注意哪些环节

发布时间:2019-01-18 03:53:36 影响了:

  [摘要]把讲授一堂课严格地按照一篇文章的要求来作,包括提炼中心、剪辑素材、课堂构思、首尾呼应等,这些环节都做好了,就基本上能够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提炼中心 剪辑素材 课堂构思
  
  如何讲好一堂课,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命题,就像千百万考生在一个作文题目下答卷一样,既不会有雷同的,也不会有达到极致的。授好一堂课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它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和内在规律,笔者在多年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是:只要把讲一堂课严格地按照一篇文章的要求来作,就基本上能够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提炼中心”是讲好一堂课的着眼点
  一篇文章需要有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不明确,不能算是一篇好文章,同样,讲授一堂课必须要有中心,中心不突出,这堂课就不能算是成功。要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在写作前就确定了的,动笔前没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是初学写作者所犯的一个通病,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永远不会有质的飞跃。同样作为教师在授课前不去“提炼中心”,就会长期在低层次的授课水平上徘徊,因此“提炼中心”是授好一堂课的着眼点。
  那么如何“提炼中心”呢?第一,要逐段逐句,深入细致地研究教学大纲,因为确定“中心”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只有把教学大纲吃透了,提炼中心才能准确无误。写文章有详写和略写之说,讲课也有详讲和略讲之分,这些都是为了突出主题,如果授课前不去提炼中心,那么只需要有教材就行,又何必需要有大纲呢?大纲就是“中心”的前奏,是系统排列的内容要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般是掌握什么,熟悉什么,了解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要从这些话的字里行间提炼出“中心”,或者说使“中心”进一步具体化,并非容易之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正反映了一个教师功底深浅和水平高低。第二,在依据教学大纲初步确定出“中心”之后,要进一步研究教材的具体内容,力争使“中心”进一步升华。所谓中心升华就是大纲与教材结合的过程,二者碰撞的火化,就是所要提炼的“中心”。第三,在确定“中心”之后,还常常采取回炉的办法,使所确定的“中心”再返回到教学大纲中去,进一步得到确认,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
  二、“剪辑素材”是讲好一堂课的基础
  有了“中心”之后,就要围绕“中心”搜集素材,搜集素材是剪辑素材的基础,没有素材的搜集,就没有剪辑。素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来源于教师日常的积累,这是素材的主要来源,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指的就是教师日常的积累,只有积累的素材多了,才能根据“中心”的要求,顺手捻来,举一反三。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清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其他知识,甚至还要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其次,来源于教材和有关参考资料,这是素材的基础来源。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是由教学大纲的要求所决定的,因此所用教材中的素材,应当尽可能全部被搜集。之三,来源于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资料,特别是一些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方面的资料。作为教材通常只是基础理论方面的介绍,对于发展现状往往是落伍的,因此要求教师随时关注学科发展动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边教书边学习,立足所授学科知识的制高点上,起码应该对前沿知识有所了解。
  搜集到素材之后,需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这一过程称为剪辑,也是教案形成的初级阶段,它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研究素材与“中心”的关系,对于关系不大的要舍得忍痛割爱,决不能牵强附会。哪些内容要详细地讲,哪些内容是略讲,哪些内容是一带而过,在这一过程中基本上就要确定下来;二是要研究素材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关系,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因为他们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评判者,不了解学生,不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剪辑素材,最终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素材,甚至有几套备课方案。三是研究素材与授课时间的关系,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多好的素材都想介绍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存在一个素材二次剪辑的问题,所谓教学上的精益求精,就集中体现在这里。
  三、“课堂构思”是讲好一堂课的关键
  在有了中心和素材之后,只能说具备了讲好一堂课的基础,究竟能否取得满意的课堂效果,还取决于课堂构思,也就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知识介绍给学生。比如,讲授同一内容的一堂课,有的老师一开始便把这一知识领域的发展前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达到了高潮,然后逐步将有关内容分层次介绍,这便是记叙文中的倒叙,不失为一种好的授课方式;有些老师则擅长顺叙,将有关知识介绍完后,再介绍发展前景,把高潮放在后面,使学生有回味感。不管哪种方式,都涉及构思问题,特别是在双纲备课过程中,如果不能巧妙的构思,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恰如其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而是强拉硬扯,最终形成两张皮,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起到负作用。因此授课技巧集中体现在课堂构思上。
  课堂构思不但包括教学内容上的构思,还包括形式的构思,语言上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都属于课堂构思的范畴,一般来说,讲到要领的时候要用神秘的语气、简洁的语言;讲到问题的时候要用低沉的语气、启发的语言;讲到结果的时候要用肯定的语气、高亢的语言,这样的内容起伏和语言起伏相结合,就紧紧地把握住了学生的脉搏,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另外,课堂构思还包括一些“机动构思”,如在学生疲倦的时候、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在很短的时间内,用特殊的方式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但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不少教师常采用的机动方式。
  四、“首尾呼应”是讲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一篇好文章不但要有好的开头,还要有一个好的结尾,讲好一堂课也要求有个好的开头和结尾。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下课铃响了,老师还想把剩下的内容讲完,这时课堂上出现一片骚动,如果是这样的话,无论前面讲述的如何,这堂课都不能算是完美,因为它缺乏一个好的结尾。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总会在每堂课的开始就为结尾留下伏笔,通过几句简短的结束语,总结今天所讲的内容,包括讲了几个问题,其中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总之,要找点时间,留点空间,让学生自己把今天所讲的内容在脑子里夯实,只有这样,这一节课才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能写文章的人不少,能写出好文章的人不多,同样能讲课的人不少,能讲好课的人不多。一个好的作家都能自成一家,一个好的老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年轻教师在一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