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促进学生有效参与_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促进学生有效参与_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

发布时间:2019-01-23 04:17:26 影响了:

  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已成为基本共识,而要改变过于注重教材和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创设和利用学生喜欢的活动,使之成为起点资源
  
  学生的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某老师在教学加以内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的加、减法时,考虑到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了÷些关于20以内的数和运算的经验,如果再按部就班地讲,学生会失去兴趣,于是在教学中,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尝试,设计了利用手指与卡片的一系列认数与计算的简易游戏,实践证明,手指与卡片游戏不仅操作简便,节约时间,而且面向全体,寓教于乐,提高了课堂效率,这种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互惠的、生长型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每个学生都是受益者、发展者。
  
  二、捕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疑惑或差异。使之成为疑点资源
  
  课堂中曾经有过这样的现象:教师很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似乎是在要求学生:“我讲了你就得懂,你学过了就得会,”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教师很怕学生出现错误与闪失,新课程的理念冲击着人们固守的思想,无论是上课教师还是评课者,都会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审视一节课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教师的眼光已从片面地、主观地追求完美,转向了全面、客观地寻求美的瞬间;教师不再拒绝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而是认同这个错误,引领学生在研讨中获得学习体验,这一做法实质上是在认同学生间的差异,认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认同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中的人,由于每个学生知识背景不同,储备的知识状况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疑惑,这些疑惑恰恰为课堂提供了可供探讨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更清晰,问题的解决更有针对性,学习更有实效性。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合作学习中的分组方式,一位教师上百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课,课前教师把思维发展水平相当的学生(即同质群体)分为一个合作小组,由于每组学生水平相当,研究36+5=?时,都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只不过用的方法不同,有的小组借助小棒从36根继续数5根得到41根;有的小组是先算6+5=11,再算11+30=41;有的小组是36+4+1=41;还有的小组把36看成40,40+5-4=41,等等,小组内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合作交流,水平相当的各成员很容易达成共识,掌握适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并通过各组向全班汇报,逐渐领悟并选择比自己想得更好的方法。
  
  三、善于利用学生在交流中产生的碰撞,使之成为再生资源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课前会预测学生信息的走向,并预备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成的课程资源是师生心智互动的产物,生动、鲜活而又充满灵性,它稍纵即逝,也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师如果能把握机会,引导学生对生成的资源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能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与重组,课堂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老师在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颇具挑战性的、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①解决1/3+1/6时,学生问:“为什么不把1/6变成分母是3的分数?”②计算1-1/3-1/6=?时,学生问:“为什么1是6/6,能不能是7/7、8/8、……”学习新的知识后,有的学生发现了规律:刚才这几道题都是把较小的分母化成较大的分母,学生的问题意识很强,但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仍然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没有捕捉住这些创新资源,如: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研究问题①,把分母都化成是3的分数,能不能计算?还可引导学生继续问题②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白了道理,解决了知识的难点,比单纯机械地做几道题效果要好。
  
  四、适度呈现学生多样的解决问题策略,使之成为赏识资源
  
  课标指出:“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单一性的描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围着教材教,学生跟着教师走,教学资源呈现单一性,学生自然不会有自己的想法,教学资源是多元化的、丰富的,是生动的亦是美丽的,教师应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想法,使之成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彼此赏识的一种课程资源。
  一位教师在教圆柱体认识一课时,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有一个材料箱,其中有3个圆形纸片,面积分别为:12.56cm2、12.56cm2、50.24cm2,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长方形的纸片和一个正方形的纸片,这两个长方形纸片的长和宽分别为:12.56cm和7cm、25.i2cm和7cm,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12.56cm,请你任意从材料箱中选取材料制作成一个圆柱体,看一看有几种选取方案,学生们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后不约而同地三三两两凑到一起商讨,取出材料比划起来,于是产生了以下选取方案。
  方案1:取两个面积都为12.56cm2的圆片和一个长与宽分别是12.56cm和7cm的长方形纸片,制作成圆柱体;
  方案2:取两个面积都为12.56cm2的圆片和一个正方形纸片,制作成圆柱体。
  在肯定了学生的两种选取方案后,教师说:“剩下的材料要是浪费了多可惜呀!”这时,有的同学马上提议把面积为50.24cm2的圆片剪成面积为12.56cm2的两个圆片,把长和宽分别为25.12cm和7cm的长方形纸片剪成2个长和宽分别为12.56cm和7cm的长方形再去组合,这一倡议,很快得到大家的赞同,学生积极思维,在此基础上又得出了几种选取方案。
  
  五、不断总结与反思,使之成为不竭的课程资源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反思,将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视为衡量自己教学成效的一把尺子,下面是某位老师的一篇札记。
  第六单元“去商店购物”一课,学生要会计算多个商品的总价,例如:我先让学生自己计算买儿童牙膏(2元6角)和一袋奶糖(6元5角)的总价,然后进行汇报,学生算出总价是9元1角,也就是8元11角,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刚才我们组在交流时,还有一种说法是7元21角,”他的回答,启发了其他学生,立即有学生说,也可以是6元31角、5元41角、4元51角……1元81角,当我为学生敏捷的思维而高兴时,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么多种说法,哪种最好呢?”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够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固然很好,但是还要切合实际,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经过讨论,学生们发现:9元1角是生活中常用的说法,易于让大家接受,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明确了最佳答案,拓展了思维,而且更加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这样不断总结和反思,能提高自身素质,逐渐懂得如何利用各种资源,教学课堂上有许多这样的闪光点,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超常规信息,教师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这些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使课程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
  
  (责任编辑 钟毓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