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创新举隅]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创新举隅]历史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9-01-24 03:50:40 影响了: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引经据典,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学习历史仅需记记背背。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贯彻课改精神,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不仅学到历史知识,而且学会探究的方法。
  
  一、引导得法,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而不是学的奴隶;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者,而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看客,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在于教师如何进行成功的引导。引导得法,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的愿望和动力;反之,学生则会陷入被迫接受客观知识、排斥自我参与的传统教学的误区。讲《三国鼎立》这一课时,我这样引导学生的:从《三国演义》的历史电视剧中精心选择几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片断,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再请同学讲讲自己所知道的三国故事。这样的渲染、铺垫,为学习新知识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了学生学的欲望,从而推动学生进入学的状态。
  
  二、巧设问题,推动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改要求以人为本,呼唤学生主体意识的苏醒。这就要求教师应完成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角色转换,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作用应不能局限于点滴知识的传授,而应思考采用何种手段,运用何种方法,调动学生在接触知识时自主探究的意识和热情,从而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构建。笔者认为,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巧设问题,驱动学生在历史现象中利用已有的知识探求规律、探讨意义,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安排”战后世界的?这种格局的形成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安排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本课内容,同时要求将第三个问题当作自主探究的作业。应该说,前两个问题是对现象的了解,而后一个问题是对现象的主动探究,它给学生留下了相当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是学生对这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的追问,是在探究的基础上对旧知识作的一次归纳与总结后生成的新知识。
  
  三、因地制宜,追求合作的成效
  
  新课改大力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式的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接受、吸纳,在互动协作中探究、发现。合作式学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而言,是对传统的教学秩序下的接受式学习的一次挑战和革命。因为,接受式学习是以知识作为学习的唯一对象,忽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在学生的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而合作式学习不仅兼顾知识本身的接受,更重视接受知识过程中方法的运用和合作探究中个体学习的体验。然而,就课堂实际看,合作式学习的弊端是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表面热闹,成效不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要因材施教。具体地说,一是要选准合作的问题,适宜开展合作的问题,才可以放手让学生开展合作;反过来,那些不宜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就坚决不安排合作学习。二是要丰富合作的手段和方式,合作的时间和地点不要局限于课堂。笔者讲授《红军不怕远征难》这课时,考虑到有关红军长征的内容,学生已经了解得比较多,而且报纸杂志和网上的记录也比较多,因此笔者决定将本课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出若干问题,要求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相关的历史事实,在掌握详尽资料的情况下,各组选派代表,解答课前布置的相应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的意识,锻炼了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
  新课程在给我们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不可多得的机遇。只要我们更新理念,及时地转变角色,恰当地转换方法,以关注人的发展作为教和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历史课程丰富的资源优势,就能在历史教学的土壤中催生出课堂教学的春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