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参与课程开发做创新型教师 课程参与人数
 

参与课程开发做创新型教师 课程参与人数

发布时间:2019-01-29 04:02:23 影响了:

  〔关键词〕 课程开发;内容加工;兴趣;解题过程;可操作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A)―0020―01
  
  当课程实施走向“创生取向”时,学校和教师必然要参与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借助学校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改进课程功能活动的总称。从某种意义上讲,推动教学改革,就是促成教师具有创新思维。没有任何人喜欢“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情感、灵感、知识和经验与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并且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会有吸引力。
  学校和教师进行的课程开发,主要是教材内容的加工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下面就教材内容的加工做一浅说。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照本宣科”的内容并不多,故而必须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而进行的一次“编码”,包括对教材的删减、增补、改编、重组以及对重点、难点的种种设计。教师进行内容加工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教师所加工的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如,七年级数学“打折销售”一节,为了讲清销售问题,我让学生进行批发商、售货员、顾客之间的现场表演,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进价、标价、折扣、利润、利润率等相关知识,并进行它们之间的换算练习。这样,学生不仅对问题的解决不感到陌生和唐突,而且容易对他们探究的问题产生兴趣。
  从解决问题的过程出发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链,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一个个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如,“能赶上火车吗?”一节,涉及这样一个问题:8人乘两辆小汽车赶往火车站,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火车站15千米的地方出了故障,此时离火车停止检票的时间还有42分钟。这时唯一可以利用的工具只有一辆小汽车,连司机在内可乘5人,这辆小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问:这8人都能赶上火车吗?对于这一问题我提出三个小问题:(1)小汽车要分几批才能把8个人送完?(2)这个过程有几种情形?(3)你能算出每一种情形所需的时间吗?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能使学生不自觉地投入到交流探索中。
  实践表明: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问题发展的过程,使问题更富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从而真正使学生在情感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
  从教材的可操作性出发教材所呈现的内容都是“死”的,它只有通过学生的“活动”,才能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经验系统。新课标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内容,如,七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单纯依靠“教师讲,学生练”是不真实、不可行的,必须经过“实物→模型→图示”这一过程使学生通过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操作去获得经验。因为空间观念的培养只凭做题与大脑中的经验是不够的,它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学生的能力来自何处?就来自于日常对事物的观察,来自于学习中的探索活动,来自于各种学具、教具的操作过程。
  从教材内容的结构出发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由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么关联的。”因此,教某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必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把握教材结构化的方法可以是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是指导学生组合相关知识和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总之,只要开发、利用好传统型课程资源,就有可能改变学生实地观察少、动手参与少的情况,可以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