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 把课堂还给学生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4:35 影响了: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课堂的教学状态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变,语文教学――学习活动若要处于自然和蓬勃的状态,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做法。笔者的十几年的从教生涯,长年积累,总结出了如下四点具体做法: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氛围真正的民主化,以生为本彻底取代以师为本,教学策略的灵活而多变。
  【关键词】教学氛围 学习需求 机制 民主 以生为本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虽已不再全是“满堂灌”“满堂问”,但很多学生在课堂中正襟危坐依然,小心翼翼地举手发言依然,教师的“讲”仍然是课堂的绝对主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学习的天性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和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流于形式,“上语文课真累”“上语文课最乏味”的声音在课后仍时常可以听见。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轻松不起来?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是愉快地学习着?很显然,问题的责任在于教师,问题的解决也在于我们语文教师,在于教师转变观念,改变做法。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也根据笔者教学生涯中的一些教训,具体归纳如下:
  一、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形成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坚实基础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有关自我、人生、理想、社会、自然等课文占了教材的大多数,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教材,巧妙地通过一些教学环节或方式方法尽量做到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学得更有实效、更轻松,我们要恰到好处地重组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比如报刊杂志上的时文,很容易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如果拿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便会十分乐学。比如把地方性的语文信息资料或具有地域特点的自然资料带到课堂上来,大家一起交流并研讨,学生便会兴致勃勃。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语文课堂还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图书馆、纪念馆、展览馆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
  这样的语文课堂里,教学内容已完全生活化,学生的学习有了与他们个体相联系的意义,也即他们的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就会乐此不疲,孜孜不倦,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氛围真正的民主化,是形成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最有力的保障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即民主,课堂民主,自由宽松,学生敢想敢说,轻松愉快的感觉才会产生,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生态才能形成。但事情往往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在“师道尊严”等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课堂氛围想真正的民主化,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教室里,讲台前的教师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讲台下的学生则还是习惯于专心听,认真记,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有时课堂活跃起来了,有些学生便会“浑水摸鱼”,因为他们还不习惯这种“放松”,以为这种“放松”便是等于可以放下学习。此时,教师自然又会“严肃”起来,于是课堂氛围的民主化只成了空洞的口号
  学生的学习必须是在一种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宽松的情况下,才会乐意进取乐意参与的。因此,为了彻底改变课堂教学的现存生态,我们教师必须改变自己陈旧的教学习惯,努力做到真正地自始至终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理解民主并习惯于民主。理解民主并习惯于民主实在是很重要,尤其是习惯于民主,需要教师做出不懈的努力。否则,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以生为本彻底取代以师问本,是形成良好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
  良好的教学氛围的特征,是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情感和认知统一的本能。学生的灵魂应该是被“唤醒”“激发”“升华”,而不是被“塑造”。但在实际教学中,以生为本总是不能彻底取代以师为本。“平等对话”,往往成了简单的师问生答,学生总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难道不仍然是以师为本?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太强,生成性不足,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哪里还会是以生为本?小组讨论非常热烈,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教师想的是再这样下去,课堂会不会太乱,自己会不会驾驭不了,于是赶紧总结归纳,这分明是教师说了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学生基本上是在外力的帮助下勉强学习,语文课当然无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的本质是学,学习最终是学生自身之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只是耐心地倾听并适时地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小组讨论,教师要习惯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方式,从而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注意,这里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上文提到的“引导”“倾听”“参与”“观察”“发现和鼓励”等语都是在说一个“导”字。以生为本,并不是就否定了教师,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是紧紧相连的,两者不可偏废。
  四、教学策略的灵活多变,是形成良好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基本方法之一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渐渐深入,语文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有了变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正在成为课堂上的主要学习方式。但新与旧是相对的,假如“新”在一段时间里一成不变,“新”马上会向“旧”转变,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为了让语文课堂呈现良好的教学生态,语文教师应该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策略。如朗读课文,不但可以齐读、小组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还可以采用配乐朗读法、朗读复述法、朗读筛选法、读议结合法、语言比读法等。如课文研讨,可以是自读点拨法、讨论探究法、问题导读法,也可以是时间体验法、美点寻踪法、比较法等。再比如,让学生颇为头疼的文言文学习,有些故事性较强的片段,可以让学生改编成简单的剧本,并做适当的表演。这样创新的教学思路,不但内涵丰富,而且有强大的内驱力。
  教学策略的选择灵活多变,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乐学的气氛。
  ★作者单位:广西兴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