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浅谈我国问题及对策【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对策】
 

浅谈我国问题及对策【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对策】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6:41 影响了:

  20世纪5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国情、信仰、价值观念有何不同,在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方面都是相同的。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将职业教育视为“民族生存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柱石”。目前,教育部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放开计划限制,实行更加灵活的招生办法,努力扩大中职生规模。这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给予中职校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等职业学校虽然前途广阔,但也不容乐观,它实际上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惑。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就业、创业观念的偏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遇到两大难题:一是招生难;二是就业难。究其具体原因,近年来高等院校扩招,社会上兴起“升学热”,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上普通高中比上职业中专有前途,因而愿意就读普高;还有的一些学生对职业、专业没有成熟的看法,认为现在有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中职生就更难找到工作,常常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不愿意就读职专学校。正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疑虑,从而造成职业学校招生困难。据调查,目前职业教育出现了滑坡现象,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影响着学生报考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极大地影响着职业学校的发展。职业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在“进口”即招生方面和“出口”即就业方面狠下工夫。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多年的调查分析,下面我就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对策及看法。
  一、招生
  生源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的基础,没有生源的数量也就谈不上质量,更谈不上职业学校的发展。因而如何做好招生工作,应该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一)加大调控引导,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针对职业学校普遍出现的“招生难”情况,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传统的一年一次招生和只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办法,实行按需招生、分流招生等多种形式。
  1.加大对中职招生的统筹规划力度,办好职业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县地处福州郊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生源基本在本县。为把好生源关,防止生源外流,我县教育局实行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职招四挂:一是将完成职业学校招生情况纳入对初中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与年度工作目标挂钩;二是将完成职业学校招生情况纳入对初中学校升学人数综合指标;将分流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同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样计算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学生巩固率;三是将完成职业学校招生情况作为分配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四是将完成超额完成分配指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些措施强化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识,调动了办好我县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2.做好中职招生的宣传引导。中职学校应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宣传媒体,采取发专刊、拍专题片、印制传单、学生榜样宣传等多种形式,重点宣传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我县实施分流招生的政策,充分展示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成果,让广大初中毕业生和社会认识职业教育,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同样是一条成才之路。
  (二)更新观念求生存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特点是让学生学技术,培养的是顶岗操作的熟练技术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取消了计划性的就业指标,毕业生就业完全走向市场,职业学校也只能依靠市场,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求生存。因此,学校必须树立新观念:一是“服务观”。中等职业学校要开门办学,应主动与用人单位挂钩,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提高质量保生源,主动为用人单位服务,形成用人、培训、就业的良性循环。二是树立“质量观”。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高质量的劳动者,要把教育质量当作学校的生命,培养一流的技术人才,创“名牌学校”。
  (三)积极扩大开办高职班的规模,满足在校生继续升学的愿望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升起的“升学热”,为了化解中职生出路的矛盾,同时做好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工作,我校积极开办高职班。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有两条出路:一是通过毕业会考合格及取得“双证书”(专业资格证和计算机技能等级证)后准予毕业,由学校推荐就业或自谋职业;二是部分有升学愿望的同学,第三年可参加我校开办的高职班学习,主要开设语、数、英及专业课程。然后通过一年的学习,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高职单招考试。这就从再升学方面刺激初中毕业生报考职业学校,达到增加生源的目的,从而拓宽了招生门路。
  (四)改善办学条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自身知名度
  办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是关系到学校兴衰的大事。学校稳定发展是招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1.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学校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在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的同时采取社会集资的形式办学,形成了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多元化职教投入格局。
  2.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调整师资结构,通过调、聘等手段增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力量,使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合理。学校还要做好教师在职提高教育。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专业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术过硬的中职生。
  二、就业
  生源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而毕业生就业出路不仅是学校,而且更是广大家长及学生更为关心的问题。经过三年中职学习的毕业生将何去何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毕业生出路的途径不外乎有两条:一是由职业学校推存就业;二是中职生自谋职业。职业学校应该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在做好“招得来”工作的同时,更该在“送得出”上下工夫。针对就业难的情况,职业学校应该从更新观念,加强职业指导,加强就业、创业教育等方面入手拓宽就业门路。
  (一)学校应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就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该在低年级阶段就开展,引导学生尽快完成从接受基础教育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角色转换,明确要为自己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做好具体而实在的准备,这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变化。
  (二)学校牢固树立“服务观”,通过多种形式为毕业生推荐就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取消了计划的就业指标,毕业生完全走向市场,职业学校也只能依靠市场。学校牢固树立为用人单位服务、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特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实训处。学校通过组织的一支有就业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挂钩,积极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同时还不断提供就业信息。学校每年都加大就业方面资金的投入,多次组织毕业生参加用人单位招聘面试,为毕业生就业安置做了大量的工作。据统计,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效果显著。
  (三)学校应培养中职生具备竞争就业的新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求职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职业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新的就业观念。
  1.培养学生形成“自找市场”的创业观念。以往学校只注重教育教学而不管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而现在“出口”极其重要,就业安置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就业形势和发展趋势看,教给学生创业的本领,摆脱就业“分配”依赖比什么都重要。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不仅仅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而且也是探索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破除“一选定终身”传统的就业观,形成“不求定位先就业”的择业观念,不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当作择业的先决条件,不把“又舒适又能多挣钱”作为择业的必要条件,适当降低择业的期望值,等待时期,谋求发展。
  3.形成“先求生存,再谋发展”的就业观念。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劳动者就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职者的竞争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要想占据优越,求职者必须具有强有力的竞争能力。就业竞争成功与失败并存,在相同的机遇面前,谁具有竞争能力,谁就能争取主动赢得机遇;谁的竞争能力稍逊一筹,谁就会被动、错失良机。因此,我们要增强学生的竞争就业意识观念,坚持公平竞争,不断提高竞争能力。
  总之,中职学校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做好招生、就业工作,这是无可置疑的。中职学校就好比一个人才加工厂,招生就好比原材进口,就业就好比成品产出,只有“进口”“出口”两个方面都做好了,中职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提高。
  (责编 潘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