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百首名曲如何分类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百首名曲如何分类

发布时间:2019-02-06 03:39:40 影响了: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欣赏课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学生为审美主体,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可以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一些教师抱怨音乐欣赏课难上,学生没兴趣。音乐欣赏究竟要怎样教?音乐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故事导入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
  
  音乐故事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情节,利用故事导入欣赏教学,可以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新课标中所谓的“由情节性音乐引起联想”。一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中有一部《惊愕交响曲》,据传此部交响曲是海顿为吓那些借欣赏交响曲而点缀风雅,其实每每在乐队演奏时就打瞌睡的贵妇人所作的“惊醒音乐”。欣赏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关于此曲由来的小故事,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仔细听。当我把音乐播放出来的时候,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扮演起贵妇人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忽然一声巨响把他们从“睡梦”中“惊醒”,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二、利用联想激起学生的共鸣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音乐作品是与一定的现实形态联系在一起,与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身其中,引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地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联觉,这就是联想法。联想的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并对作曲家描绘的“音画”展开想象。例如在欣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后,教师可告诉学生: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圆舞曲,乐曲把我们带到了充满春意的大自然中,你们一定对春天充满了美好的遐想,脑海中会呈现出怎样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并回答。有的学生说:我仿佛在郊外散步,温暖的阳光照在绿草地上,花儿在点头,鸟儿在歌唱……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同学们迎着春天的朝阳,到学校去学习文化知识……他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都表达出来了。大家的想象虽然不同,但都符合作品标题的含义,都统一在作者塑造的音乐形象中,这就是联想产生的创造教育效果。又如在催人泪下的《烛光里的妈妈》背景音乐中,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赞美母亲的诗歌,学生们感动万分,并说以后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要好好孝顺妈妈。这种由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引起的联想,比任何说教式的教学更行之有效。
  
  三、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可以在教室任意做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学生维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动作,直到音乐再次响起时再继续做动作。学生在音乐的响响停停中,自然地跟随音乐节奏律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例如在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自由地律动,允许他们摇头晃脑,模仿吹奏等动作,并随乐曲的情绪变化作时大时小的摆动,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在欣赏《赛马》时,学生有明显的身体律动欲望,想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身体的韵律来体验乐曲的节奏和情绪,这样既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创作能力及音乐感受能力。
  
  四、通过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
  
  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和尚在为一件事争执,各有各的道理。僵持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决定去请教方丈。方丈正和一个小和尚在讨论经文,听完他俩的陈述后,指着其中一个说:“你是对的。”又对另一个说:“你没有错。”一旁的小和尚沉不住气了,问方丈:“他俩争执了半天,希望您能帮他们裁决,您却说一个是对的,一个没有错,这不是没有裁决吗?”方丈笑笑,指着他说:“你是正确的。”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对待事物都有他自身的体验,不论怎样,都应该给予肯定。应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就是教师不能生硬地将所有人的感受统一起来。给予肯定就是给予信任、鼓励,给予肯定就是给予学生再次参与聆听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感,这才是教学的目的。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治性情的熔炉。如何使音乐如潺潺的小溪渗入学生的心田,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动动脑筋,抓住学生的特点,改变一下教学方法,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