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借新课改之风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借新课改之风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9-02-07 04:00:38 影响了:

  2008年是河南省教师培训年,高考结束之后,高三的任课教师首当其冲开始了学习、培训与交流等一系列的充电活动。活动的开展,让笔者受益匪浅,同时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高三教师总结会让我们意识到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视野,高中新课程培训让我们体会到了“要做出好诗,功夫在诗外”。
  韦志榕老师在讲座中举到一个案例时说“听老师们说这个案例在高考中出现过”,当时笔者就在想课程专家与高考的命题专家并非是同一班人马,可他们选了同一个案例,这说明新的课程改革与目前的高考要求之间是有共通之处的。而这个细节也引发了笔者“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是否可以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的思考。
  
  一、理性地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对高考教育评价功能的一种反应,给教育带来的是制造应试教育,阻碍素质教育。因此,许多人将高考看成是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石”,认为不废除高考就难以推行素质教育。对此,笔者认为要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接轨,首先要理性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1.应试不是素质教育的绊脚石。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永恒的竞争手段,考试本身是中性的。“应试”对于“教育”本无可厚非。教育学将狭义的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而判断受教育者是否发生了“预期的变化”以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均需借助考试才能了解。因此,考试是评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有考试即有应试,应试的作用积极与否,取决于考什么和如何考。升学是应试,就业也是应试,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充满了考试。每个人一生都在应试。作家梁晓声在《一种愿望,一种理想》一文中谈到“考试自然不是择优的唯一方式,也不是最好方式,但的确是最公平的方式。”事实上,应试教育并非中国的“特产”,也存在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教育报告1991》中,就曾把“应试教学”专门作为一个讨论与分析的项目。
  在我国,素质教育难以顺利推行根源并不在高考,而是在于重视教育和学历、信奉读书至上的社会传统文化。而围绕高考所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源也不全在高考本身,甚至不在教育本身,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石”,与其说是高考,毋宁说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社会矛盾。从道德素质看,不经过考试竞争而升学,极易导致弄虚作假、请托送礼等歪风盛行,学生身处其间,耳濡目染,很难想象能培养出多高的道德素质。关于高考对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刘海峰认为,高考至少可以提高考生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此外,还能在磨练意志、培养合作精神、面对失败、知恩图报等方面培养考生的品德。这不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吗?
  2.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只要考试仍然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而存在,则无论何种教育都摆脱不了考试的“紧箍咒”。问题的关键并非“应试”本身,而在于如何正确运用考试的教育功能以及考试的内容、方法以及对考试结果的使用等。尽管当今中国确有许多学校一门心思扑在应试教育上,并由此带来很多问题,但并不能对其成绩尤其是在知识教育上的成就全盘否定。被认为学习环境宽松、素质教育成功的美国,就曾因升学考试太过容易而出现教育质量问题。据20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调查,在21~25岁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当中,只有不到60%的人阅读水平达到高二程度,即使在有大学学历的人中,也仅有80%的人达到这一程度。有2/3被调查的大学教师抱怨说,他们越来越多的是为大学生补中学课程。2006年6月,美国公布的一份有关“国际数学和科学学习趋势”的教育报告指出,美国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已远远落后于东亚地区的同龄人。报告认为,东亚教育体系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有能够激励学生的考试。
  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也明确提出:“应试教育”不是对以前和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虽然有人称“高考制度不改,所有的课改只能是让老师们戴着镣铐跳舞”,但笔者常年驻守高三,从未有这种“戴着镣铐起舞”的感觉。恰恰相反,每一届学生都让笔者感到自身的价值,尤其是看到在地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让笔者感到应试的过程也是素质提升的一个过程。借新一轮的课改,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
  
  二、僧多粥少的现状――接轨的必要性
  
  高考是进入高等教育的“敲门砖”,既关系到高等教育生源质量,又直接关乎考生的前途命运。因此,高考自建制伊始便一直甚为社会所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考规模的迅速增长,高考的社会影响愈来愈大。
  1.僧多粥少,选拔性考试必不可少。2007年除了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报考人数呈下降趋势外,其他省区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升幅最大的是河南,2008年报名人数87.8万,与2006年对比报考人数上升9.8万,招生人数46万,而录取率仅为52.97%,比2006年下降了6%。2008年除了北京、上海、江苏报考人数呈下降趋势,江西基本持平外,其他省区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升幅最大的也是河南,考生达98.8万人,比2007年上升11.4万,而2008高考河南普招计划只有448332人,录取率只有45.38%,比2007年下降了7.59%。在高等教育机会极为有限、社会竞争压力十分强大的情况下,应试教育自然也难以抑止。正如有中学校长直言不讳地指出,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绝对不可取消的。作为中学校长,就该理直气壮抓升学率,这绝对是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不怕考试、敢于考试(因为今后到社会上需要应付的考试太多)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内容。
  2.适者生存――戴着镣铐起舞。据报道,2008年高考全国平均录取率为57%。这就是说,想迈入教育部门认定的所谓正式高校的学生,只有一半多点,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将被正规高校拒之门外。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高考是不会取消的。身处高考大省的我们,面对的情况是报考人数的逐年上升和高校的有限扩招甚至是下降;身处普通中学的我们,面对的是学生填报志愿时的满脸的无奈。应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素质的提升也是我们的必需。“鱼”和“熊掌”要兼得,就必须借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考试的接轨。
  
  三、借课改之风,实现应试与素质教育的接轨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呢?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接轨奠定思想基础。拿到新教材、课程标准,看了课改区的课例后,笔者一个深切的感受是:面对新的课改,我们不缺乏知识和技能,缺的是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观念。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一提到“人才”,人们马上想到专家、教授、工程师、学者等。其实,“拔尖人才”是人才,合格的劳动者也是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人才,也需要社会科学人才;不仅需要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更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无数事例反复证明: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没有高学历的人只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完全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新课标与老的教学大纲相比,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教学目标。除了保留原有的知识、技能目标外,新增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以活动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把地理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盖的内容则更加广泛,包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新课标全方位的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为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领悟新课改的理念,体会地理学科的价值。高考前夕,学生与笔者聊天时问“是不是课改后可以走班上课,想上谁的课就上谁的课?”笔者说:“那可不一定,我问你们,要是高考不考地理你还会选我的课吗?”问完之后,出了一身冷汗。“想想如果不高考,自己的地理课凭什么去吸引学生呢?”忐忑不安中笔者参加了新课程培训,从中得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定会让地理课堂再现生机与活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集中体现了我国现代地理教育思想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并运用地理科学知识解读现实生活,增强地理教学的感染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要“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终身学习与发展有用”。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外延,它应该关注并能够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促进每个孩子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高中地理新课标正是以人地关系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努力使学生逐步具有地理科学观点、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逐步养成建康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
  3.充分认识教材,找到接轨的切入点。笔者记得一位教师在汇报课上的口头禅总是 “书上说了……”,连学生讨论时也是“书上就是这么说的”。当时就想起一次试卷讲评课上,有一道题问的是某地旅游资源的类型,有的学生答的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的学生说应该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答“景观”的同学拿出课本说“书上说的就是景观。”于是问“到底哪一个更合理呢?”一致的结论是“旅游资源”更合理。两个事例联系在一起后得出结论:我们的课本应该叫教材,是教学的素材,而不是本本。
  看了新教材后,总体感觉是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削枝强干”,即突出了主干知识、削去了细枝末节。比如老版本的教材中的大气环境是重点也是难点,总感觉多少课时也不够用,而新版教材只突出了一个问题――大气的运动,没教过老版教材的比较好处理,但教过老本教材的老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不自觉地会补充大量的内容。因此,面对新课改,同学科的教师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必须加强合作与交流,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做好合理的取舍。此外,新版教材中除了文字、图表之外,又多了几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阅读、读图思考、案例和活动。尤其是读图思考和活动两部分充分展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活动的设计也体现了高考的四大能力要求。比如地理1第4页中的活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总结归纳并进行描述的能力;第9页的活动四个小问题则让学生先读图找出规律,再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表达。第11页的活动表面上看是关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推测,而通过这个活动中三个小问题的探究过程也能让学生体会科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四大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均可得到训练。这些变化让笔者由衷地感到“借新课改之风,我们可以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
  总之,唯有深刻地领悟课改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材教法上实现创新与突破,让师生共享成长的快乐,从而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顺利接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