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恶狼”传奇:恶狼传奇
 

“恶狼”传奇:恶狼传奇

发布时间:2019-02-09 03:48:46 影响了:

  在1940年~1942年德国入侵苏联期间,德国PzKpfwⅢ型系列坦克是德军装甲部队的主要装备,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苏联红军和苏联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苏联人提起德国Ⅲ型系列坦克,无不恨得牙根发痒,因此有人把这种坦克称为纳粹德国的"恶狼"。德国Ⅲ型系列坦克除装备德国外还曾装备二战中德国的帮凶西班牙和土耳其军队。PzKpfwⅢ型坦克是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研制的第三种坦克,1935年开始研制,1939年正式装备部队,一直使用到1945年,名副其实是帮助纳粹德国蹂躏欧洲、肆虐非洲的"恶狼"。
  
  "恶狼"出世
  
  早在1934年~1935年间,海因兹・古德里安将军就曾设想以两种基型坦克作为将来德国装甲师的主要装备。第一种配备反坦克炮和2挺机枪,第二种配备更大口径火炮作为支援车使用。第一种最终演变成众所周知的Ⅲ型坦克,成为坦克营的制式装备;第二种演变成为Ⅳ型坦克。
  在1935年,德国陆军武器局制订出15t全履带车的研制计划,并下达给MAN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莱因金属-波斯格公司和克虏伯公司。出于保密的考虑,新型车被称为排长指挥车,也称为619试验性样车、中型拖拉机。在新型车的研制上,陆军武器局与摩托化军备监察员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陆军武器局要求选择37mm火炮作为主要武器,而摩托化军备监察员则强烈要求采用50mm火炮,双方争得不可开交。但由于当时步兵已经装备37mm35/36型L/45反坦克炮,为了提高弹药的通用性和减小后勤补给的压力,新型车最终选用的还是37mm火炮。不过,由于摩托化军备监察员的坚持,新型车的炮塔及火炮耳轴仍有安装更大口径火炮的潜力。
  新型车主要作为冲锋坦克使用,前部的装甲防护性能比后部更好。设计要求最大速度为40km/h。车辆由5名乘员操纵,炮塔内有车长、炮长及装弹手,车体前部有驾驶员和通讯员。乘员之间使用内部对讲机系统通信,Ⅲ型坦克是第一种装备内部对讲系统的德国坦克。实战证明内部对讲系统在战斗中非常有效,因此成为后来所有坦克的制式装备。
  1936年~1937年间,武器局对克虏伯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等提供的样车进行了测试和对比试验,最终戴姆勒-奔驰公司的设计被选中。1937年,武器局要求戴姆勒-奔驰公司进行首批车辆的生产。
  PzKpfwⅢ型坦克分多批次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数次改进,先后出现12种战斗坦克和两种衍生车型,现分别介绍如下:
  
  ⅢA型坦克(1/ZW)
  
  ⅢA型坦克在刚开始被称作1/ZW,直到1939年9月27日才改称ⅢA型坦克。ⅢA型坦克和后来的ⅢB型坦克、ⅢC型坦克、ⅢD型坦克均属于试验性样车,生产数量相当少,一共只有70辆。直到1938年12月着手生产E型坦克,PzKpfwⅢ型坦克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产。
  ⅢA型坦克的行动装置有5对负重轮和2对托带轮(也有6对负重轮,3对托带轮的),采用螺旋弹簧独立悬挂装置,但这种悬挂装置的总行程较小,无法保证坦克安全行驶。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履带为钢质履带,宽360mm。坦克最大速度为32km/h,爬坡度30°,过垂直墙高0.6m,越壕宽2.6m,涉水深0.8m,最大公路行程165km,最大越野行程95km。
  车体为焊接式车体,炮塔采用铆接结构。车体四周和底部以及炮塔前部的装甲板厚15mm,车体顶部装甲板厚10mm,防护薄弱。炮塔位于车体中部,手摇操纵,可旋转360°,车长、炮长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炮塔上有一个突出的指挥塔,可供车长很好地进行周视观察。炮塔侧面设有乘员进出舱门,舱门前面有1个小型观察窗。炮塔上安装有1门kwkL/45型37mm火炮和2挺MG34型7.92mm并列机枪。车内携带120发炮弹和4425发机枪弹。另外炮塔前端装有天线保护装置,以防炮塔转动时和天线相碰。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其前面和左侧各有1个观察窗,上方还设有被称为德国坦克标准配置的双筒望远镜。驾驶员的右侧是无线电员兼前机枪手。无线电员的前面装有1挺MG34型7.92mm机枪,右侧装有天线,车内安装有无线电台。车体前部的传动装置使用ZF公司的SSG75型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在车体前部上方设有两组检修舱口,驾驶员和无线电员也可以由此口出入坦克。
  车体后部装备的发动机为马巴赫公司的HL108TR型12缸水冷汽油机,其最大功率为250hp/3000转/分。动力经传动轴传至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另外,在战斗室侧面装有水冷散热器,下部是换气用的通风口。
  ⅢA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15t,车型编号为60101~60110。但只有8辆车装载了武器,装备部队服役,其余车辆只是用于测试。
  
  ⅢB型坦克(2/ZW)
  
  ⅢB型坦克生产于1937年,共15辆。该车在ⅢA型坦克的基础上主要改进了行动部分,相应加长了车体。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行动部分使用了平衡式板簧悬挂装置,加强了坚固性。行动装置每侧有8个小负重轮,每4个负重轮连成一组。由于行动部分有所改变,主动轮和诱导轮之间的距离随之加长,托带轮增加到3对。
  为了提高散热器的冷却能力,安装在战斗室内检修舱口上的天窗也分成了两部分。原位于车体右侧的天线被移到后面。消音器的形状也得以改进,同时在右侧的消音器中还装上了烟幕罐。
  车体左侧安装有机枪架。安装在车体前面的检查舱口,也由方形改为圆形。驾驶员所使用的可开闭观察窗外部加装装甲进行保护,形成了突起的三角形。
  指挥塔的形状与ⅢA型坦克的有所不同,旁边的乘员进出舱口形状也有所改变。
  改进行动部分后,坦克的最大速度达到40km/h,战斗全重增加到15.9t。
  ⅢB型坦克的车型编号为60201~60215,其中编号为60201~60205的5辆坦克于1940年10月被改装为Ⅲ型突击炮的原型车,所以可以真正被称为ⅢB型坦克的只有10辆。
  
  ⅢC型坦克(3a/ZW)
  
  ⅢC型坦克是ⅢB型坦克的改进型。行动部分也是每侧8个负重轮,只是分为三组,前2个、后2个和中间4个负重轮各连成一组,仍采用平衡式板簧悬挂装置。
  其车体仍沿袭了ⅢB型坦克的结构。只是在2个消音器的端口两侧都设有排气口,每个排气口在开口处又分成两部分,这一点也成为区别ⅢC型坦克和ⅢB型坦克的重要外部特征。ⅢC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16t。
  1937年末到1938年1月间共生产了15辆ⅢC型坦克,车型编号为60301~60315。
  
  ⅢD型坦克(3b/zw)
  
  ⅢD型坦克是实验型样车的最后一种型号,一般都认为是ⅢC型坦克的改进型,改进的重点是行动部分。
  行动部分和ⅢC型坦克基本相似,前面和后面分别有2组负重轮,采用平衡式板簧悬挂装置,从侧面看,前后板簧呈"八"字形倾斜布置,悬臂被移至转向架的内侧,为了适应这种变动,上部的第1、第3托带轮的位置都略靠中间。这种变化不只出现在行动部分,在车体部分也体现出来。最大的变化之处就是,拆除了位于战斗室上部的排气格栅,在前后各设了2个检查窗。
  车体上部后端加长。尾部的消音器覆盖着盖板。车体的检修舱口的形状与ⅢA型坦克的一样为方形,舱口有两扇左右开启的舱门。
  为了提高防护性能,取消了指挥塔乘员进出舱口前面的观察窗中间的开口细缝。传动装置换装为SSG76型变速箱。
  ⅢD型坦克于1938年1月开始生产,到同年6月底制造出30辆。坦克编号是60221~60225、60316~60340。
  我们把ⅢA,ⅢB,ⅢC和ⅢD型坦克称为早期型Ⅲ型坦克。早期型Ⅲ型坦克是由戴姆勒-奔驰公司独家生产的,是整个Ⅲ型坦克系列的原型。这些型号不太适合大量生产,每个新型号都是前一型号的改进型。从中可以看出德国在二战中边生产边改进的研制生产思路。早期型Ⅲ型坦克每种型号的悬挂系统各有明显的特征,不难识别。ⅢA型坦克采用独立螺旋弹簧悬挂装置,ⅢB型坦克每侧采用两组平衡式板簧悬挂装置,ⅢC型坦克采用三组平衡式板簧悬挂装置,ⅢD型坦克也采用平衡式板簧悬挂装置,只是倾斜布置。同ⅢA型坦克一样,ⅢB、ⅢC和ⅢD型坦克采用的动力装置也都是马巴赫公司的HL108TR型12缸水冷汽油机,武器系统都采用了37mmKwK火炮及3挺7.92mmMG34机枪(2挺装在炮塔内及1挺装在车体内)。装甲防护能力都比较弱,只有5mm~15mm,只能防反坦克步枪和机枪弹的攻击。装甲防护性能不足的原因是戴姆勒-奔驰公司要保证车辆的重量不超过15t。部分车辆通过加装装甲,厚度达30mm,防护能力得到明显提高。ⅢA、ⅢB和ⅢC型坦克都有一个简单车长指挥塔,形状与常见的垃圾桶有点相似,而ⅢD型坦克的炮塔则与ⅣB型坦克的铸铁炮塔相似。

  少数早期型Ⅲ型坦克曾装备在第1、第2及第3坦克师,参加波兰战役。1940年2月,剩余的早期型Ⅲ型坦克送到NSKK训练基地,作为训练车使用。只有少数ⅢD型坦克参加了1940年的挪威战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