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二战时期的苏军陆战武器_二战时期苏军吃人肉
 

二战时期的苏军陆战武器_二战时期苏军吃人肉

发布时间:2019-02-09 03:55:56 影响了:

  苏联火箭炮的渊源      苏联军方对火箭炮的研究有悠久历史。早在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不久,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就开始了对火箭炮的研究。1919年,当时的燃气动力研究所就着手火箭推进武器的研究工作。到了1928年,这个研究所成功地将固体火箭弹发射到1 300米远的地方,标志着火箭推进武器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1930年,时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M・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就充分肯定了火箭武器研究的重要性。可惜的是,在1937年的“大清洗”中,图哈切夫斯基被错杀,时年仅42岁。
  1933年,苏联军方开始了RS-82和RS-132火箭弹的研制任务,标志着火箭武器已经进入了型号研制阶段。其项目负责人G・兰格马克也因此被称为“喀秋莎之父”。到了1935年,时任燃气动力研究所所长的A・克斯奇科夫提议:以密集的齐射来解决火箭弹的命中精度差的问题,为多管火箭炮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38年,苏联研制出RS-82式82毫米火箭弹和RS-132式132毫米火箭弹,并从飞机上发射成功。将后者移植到地面发射平台,便制成了著名的BM-13式132毫米多轨火箭炮,俗称“喀秋莎”火箭炮。
  
  BM-13火箭炮
  
  1939年4月,莫斯科火箭研究所的波波夫卡尔科夫斯基领导的设计组成功地研制出以吉斯6型卡车为底盘的发射架式多轨火箭炮的样炮,并命名为BM-13式132毫米火箭炮。其实,卡尔科夫斯基小组最大的贡献是火箭发射架轨道的设计,这是当时的重要机密。一开始,这种火箭炮被命名为享有盛名的“克斯奇科夫”火箭炮。但没过多久,红军战士们都称它为“喀秋莎”(火箭炮)。至于其中的缘由,许多兵器迷早已耳熟能详,这里不再赘述。
  BM-13火箭炮在经过了一系列射击试验和行驶试验后,斯大林于1941年6月21日下令大量生产,第二天苏德战争就爆发了。工厂紧急加班加点来生产“喀秋莎”火箭炮,很快运到前线。1941年7月14日,“喀秋莎”在白俄罗斯的奥尔沙地区第一次用于实战。当时,苏联红军炮兵上尉费列洛夫指挥一个火箭炮连(5门“喀秋莎”火箭炮),以一次齐射80枚火箭弹(16×5)一瞬间摧毁了德军的军事列车编组和铁路枢纽站,打得德国鬼子鬼哭狼嚎,德国佬称这种炮为“鬼炮”。“喀秋莎”甫一亮相便打出了威风。
  “喀秋莎”火箭炮共有8根发射滑轨,在3877毫米长的滑轨的上下,各有一个导向槽,每个槽中可挂装一枚火箭弹,一门火箭炮可挂装16枚火箭炮。火箭弹的直径为132毫米,弹重42.5千克,最大射程达8.47千米。它既可以单发射击,也可以部分连发射击,不过使用得最多的方式还是齐射。一次齐射的时间仅为7~10秒。这样,一 个火箭炮营的18门火箭炮的一次齐射,可打出288枚火箭弹。这二三百枚火箭弹瞬间就能使敌方的阵地变成一片火海。重新挂装16枚火箭弹需要6~10分钟的时间。一个炮班通常有7名成员:炮长、操炮手、驾驶员及4名装填手。发射滑轨的高低俯仰角通常为15~45度,方向射界为10-20度,采用迫击炮上用的MP41型瞄准镜进行概略瞄准。
  奥尔沙战斗之后,“喀秋莎”改用“吉斯”151卡车为底盘,平均公路速度为60千米/小时,最大速度达96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公路的机动性不错。关于底盘卡车的名称,国内有的资料称之为“吉尔”6或“吉尔”151卡车,其实两者是一回事。二战期间,这种卡车是斯大林汽车厂生产的,而斯大林汽车厂的俄文缩写为“吉斯”(3MC)。赫鲁晓夫反斯大林后,这个汽车厂更名为“利哈乔夫汽车厂”,其俄文缩写变成了“吉尔”(3MI)。所以,按当时的状况,称为“吉斯”更恰当些。一般说,以装在“吉斯”卡车底盘上的“喀秋莎”居多,但也有装在“嘎斯”63汽车或装在T-60/70轻型坦克底盘上的“喀秋莎”火箭炮。还有一种是装在美国军援卡车Studebaker上的火箭炮。
  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已经有上千门“喀秋莎”火箭炮用于反攻作战,对彻底打垮德军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攻克纳粹老巢柏林的最后决战中,“喀秋莎”同样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战役中,投入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达2992门。单是关键的奥德河战斗,就投入了1531门“喀秋莎”。当时的一份战斗日记中写道:“早晨5时整,‘喀秋莎’火箭炮射击的火光把整个大地照得雪亮。紧接着,想起震天动地的隆隆炮声。德军在最初的一瞬间还有还击,但随着火箭炮的不断射击,德军的阵地变成了哑巴,似乎一个生物也没有剩下……”
  有人甚至说,苏联红军能战胜德军的疯狂,T-34坦克和“喀秋莎”火箭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提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喀秋莎”火箭炮的历史功绩不容小觑。
  “喀秋莎”火箭炮的缺点是火光烟尘大,易暴露自身;火箭炮的散布大,不易形成理想的火力网。针对这些不足,在二战后苏联又对其火箭炮进行了不断的改进,直到最新型的“龙卷风”自行多管火箭炮。
  
  各式各样的“喀秋莎”
  
  尽管人们常常把BM-13火箭炮称之为“喀秋莎”,但是,实际上,在二战期间苏联红军使用的火箭炮有许多种,有不同口径的火箭炮,也有人把这些火箭炮统统称为“喀秋莎”火箭炮。这种说法虽然不太严格,但也不算错。
  BM-8火箭炮 这种火箭炮也是发射滑轨式,火箭弹的口径为82毫米,弹重8千克,最大射程5500米,发射滑轨长1880毫米,装在“吉斯”6卡车底盘上,滑轨分三层,上层14根,中层12根,下层10根,一次齐射可以发射36枚火箭弹,发射滑轨的俯仰角为15~45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0度,采用电点火方式。这种基本型的BM-8火箭炮在BM-13火箭炮之前出现。因其威力不足,在BM-13火箭炮出现之后,它便退居次席,生产的数量较少。不过,后来还发展了装在T-60轻型坦克底盘上的BM-8-24式24管履带式火箭炮,以及于1941年为山地部队研制的82毫米8联装火箭炮,生产的数量均较少。
  BM-30和BM-31火箭炮 严格地讲,BM-30仅仅是火箭弹,每4枚火箭弹放在一个框架内,直接放在地面上发射,弹重72千克,射程2800米,一般是作为烟幕弹来使用的。
  BM-31火箭炮为放到卡车上的自行式,有两排共12根发射滑轨,所以也记成BM-31-12火箭炮。火箭弹的名义口径为300毫米和310毫米两种,均可用同样的发射滑轨发射。火箭弹的弹重及最大射程等数据见下表。
  人们常说“火箭炮的名堂全在弹上”,尽管夸张了些,但它有一定道理。下面列表汇总介绍一下二战期间苏军火箭弹的性能数据。表中自左至右分别为:M-8、M-12、M-13-UK、M-13-DD、M-28、M-30、M-31、M-31-UK、M-20火箭弹。这里的UK表示为稳定型,增加了火箭炮的尾翼稳定旋转,提高了射击精度;DD表示为加长型,增加了装药量,增大了射程。
  总的看来,在整个二战期间,火箭炮在苏军炮兵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几年间共生产了12197门火箭炮。其中,1942年生产3 237门,1943年生产2200门,1944年生产3767门,1945年1-8月生产2993门。
  “喀秋莎”――以它那嗖嗖的响声、耀眼的火光和巨大的爆破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