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探访莘县古战场】 古战场传奇
 

【探访莘县古战场】 古战场传奇

发布时间:2019-02-10 03:59:44 影响了:

  山东莘县春秋属卫国,战国时属齐国,秦始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西邻河北大名、河南南乐,西南与河南清丰、濮阳接壤,南面与河南范县隔金堤相望。
  公元前341年,齐国军队在杰出的军事家孙膑的运筹下,曾在莘县的马陵道利用地形,采取避实击虚、诱敌深入的战略,大败魏军,并置魏将庞涓于死地,这就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有影响、最为辉煌的经典战例之一――马陵之战。
  
  减灶诱敌与地道藏兵
  
  今天的马陵村东10公里处有个谷瞳村,此村曾叫锅台村。传说孙膑率军经过此村,见街道两旁有许多被烟火熏黑的土灶,一打听得知这条街道原来是个集市,卖吃食的人各自在街道旁垒起灶台,逢到赶集日,放上锅就可生火营业;集日一过,把锅揭走,剩下一街两溜空灶台。孙膑看了看灶台的数量,便知集市的规模不小。于是他想,既然从灶台的数量上可以看出一个集市的规模,那么自然也可以估算出一支军队的人数,于是就有了“减灶诱敌”。至今,谷瞳村的人提起此事仍引以为荣。因为孙膑是受该村灶台的启发而生出了减灶之计,齐军进人马陵道前又在此处吃过饭,当地便称此村为“锅台村”。后来有人觉得村名不雅,遂谐音改为“谷瞳村”。
  战争的进程完全按照齐军的预定计划展开。齐军与魏军刚一接触,就立即佯败并在马陵撤退,开始施展减灶的高招,第一天挖了10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5万灶,第三天又减少为3万灶,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庞涓多年前曾在孙膑手中吃过大亏,对待孙膑,他也是不敢小觑,即使眼前看起来齐军是在逃亡,他也特别小心,每走一条道路,必先派人看两旁有没有伏兵。为解除庞涓的顾虑,孙膑在使用减灶之计向他显示齐军溃不成军的假象的同时,又让先期到达的军队连夜在马陵挖地道以藏兵。这样,庞涓看不到伏兵,就可以放心大胆追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马陵村的村民曾在村中心的一座小庙下发现过一个用大青石板盖着的洞口。掀开石板,下面黑不见底,且有积水。有人在一只鸭子的翅膀上栓了红布条,将鸭子抱到洞口放下去,不料鸭子在洞中“扑棱”一下就不见了。第二天,这只鸭子居然从道口村的一个洞口里钻出来了。据说这条通道长达5公里,就是孙膑当年留下的。如今洞口早已被填死,找不到确切位置了,但是通道还在马陵村和道口村之间。
  
  马陵道歼敌
  
  马陵村附近有一道西南、东北走向的大沟,沟的东北人口是道口村,西南尽头是黑迷寨,沟的名称就叫“马陵道”。马陵道深达7米多,岗上杂树丛生,沟底是可供两车并行的道路。据说战国时期,道口村只是个普通的村落,没有名字。孙膑率部后撤时,人困马乏,土兵们口渴难忍之际,忽然发现一片樱桃林,便纷纷摘食樱桃以解渴。孙膑也折下一串樱桃,不想尚未入口,便闻报说魏军逼近,于是他手执樱桃枝指挥军队迅速向马陵道方向撤退。走至道口,得知魏兵也已经停下来吃樱桃了,孙膑才从枝上摘下樱桃,放进口中,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孙膑吃樱桃的地方称为“到口”。因为这里是马陵道的入口处,渐渐地又根据“到口”的谐音改称“道口”了。
  道口村的房屋没有一座是正南正北向的,这里不仅地势起伏不平,且街道走向奇特,连地垄都是斜的,房子斜、胡同多,外地人初来乍到,根本辨不清方向,常常转着转着又回到了老地方,因此素有“迷魂阵”之称。当地有民谣这样形容道口村的街道:“进了迷魂阵,状元也难认。东西南北中,到处是胡同。好像把磨推,老路转到黑。”
  魏军追了3天,庞涓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便不禁得意忘形起来,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士卒逃亡过半。于是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果真于孙膑预计的时间进入齐军预先设伏区域。此时,齐军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早已埋伏在道路两侧。庞涓见一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照明,看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后,马上知道上当了,但已经太晚了。齐军弓箭手万箭齐发,魏军顿时惊慌失措,溃乱大败。齐军乘胜追击,大败魏军,前后歼敌10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庞涓眼见败局已定,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后拔剑自刎,齐军大胜。
  马陵村东有一个很高的土岗,人称黄桑岗。相传当年有一参天黄桑树,庞涓就是在这棵树下自刎身亡的。如今古黄桑树早就不在了,黄桑岗也几乎因烧砖取土被挖成平地了。还有传闻说,大树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字是孙膑命兵士用糖汁掺蜂蜜写成的,蚂蚁云集,字便显现;魏军火把一照,蚂蚁畏热爬走,字即消失。魏军见字迹忽现忽隐,以为齐军有神鬼暗中相助,更加惊慌。
  
  古今马陵道
  
  古代的莘县土丘起伏,沟壑遍地,故古地名中多见“丘”字,如顿丘、牡丘、犬丘、帝丘等。土丘经大水多年冲刷,形成许多数丈深的大沟,就是民间俗称的“葫芦道”。在这种大沟两旁设伏,弓箭最易发挥作用。后来黄河向南改道,由于河水的淤积,这些沟壑渐趋平缓。一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仍未完全消失,车马行驶其间,远近皆不可见。抗日战争时期,莘县马陵村附近仍多高岗深沟,最深处达3米以上。因其地形复杂,日军人侵时亦不敢轻易进入,所以这一带形成了最早也是最安全的抗日根据地。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此地仍是沟壑纵横。后虽经削高填低,沟迹却依然明显。此后村民长期烧砖取土,高岗逐渐被削掉,深沟被填平,马陵一带的历史地貌才被彻底改变。
  战国时期,莘县马陵一带是齐攻魏最便捷的路径。孙膑是鄄人(今山东鄄城县),他的老家距马陵只有30公里,所以他对这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这也是他决定在马陵设伏并选择这里为决战地的重要原因。
  孙膑知道,魏兵强悍,素来蔑视齐军,一定会骄傲轻敌、急于求战、轻兵冒进,所以要巧妙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诱其深入,而后予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而马陵道可以说是最佳战场。孙膑仔细研究、分析地形,还找了最熟悉当地环境的村民作为向导,精心设伏。在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孙膑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庞涓不熟悉地形,贸然带兵闯入,最终兵败身亡。
  马陵之战所创造的“覆军杀将”歼灭战范例,使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深为折服。这次大战,充分展示了孙膑卓越的军事才能。孙膑的传世名作《孙膑兵法》里主张“让威”,即避开敌人的锋芒,不搞硬拼战术,“避而骄之,引而劳之……以骄其意,以惰其志”、“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这种敏锐的观察能力表明其对战争规律的把握和驾驭战争的能力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经此一战,齐、魏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魏国的实力从根本上被削弱了,逐渐失去了中原的霸权。而齐国则挟战胜之威,力量迅速壮大,开始称霸天下,这对战国时期整个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