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深海狂涛 狂涛
 

深海狂涛 狂涛

发布时间:2019-02-12 04:23:23 影响了:

  开启分导打击之门的   UGM-73A“海神”C3      根据1962-1964年的战略分析,苏联已经提高了其雷达监视能力,而且可能在1967年部署类似美国“斯普林特”的反弹道导弹系统。针对苏联的威胁,洛克希德导弹与空间技术公司提出了一些“北极星”改进型方案。1962年10月,提出了“北极星”A3A方案,该型号导弹直径为1.68米(A3直径为1.37米),战斗部计划为一个当量很大的单弹头或三个当量小些弹头,导弹带有突防装置。研究表明,在原“北极星”导弹发射筒上加大直径是可行的,而且不需要对潜艇做大的修改。
  随后又提出“北极星”B3导弹概念,它包括不同的再入段系统(单弹头、集束弹头、带末端机动的弹头和低空突防弹头),代号分别为B3D、B3H和B3E。1963年7月,洛克希德公司针对1969-1970年苏联反导系统部署的预测提出了“北极星”B3D项目,这个方案的“北极星”导弹直径达到1.879米。当时在役的潜艇发射筒内筒直径只有1.37米,因此必须改用直径更大的发射筒。导弹计划射程为3700公里,带有3个集束式弹头,外加突防装置。弹头和突防装置安放在液氮控制系统的平台上,它控制着弹头和突防装置的释放。
  此时,美国空军要求给导弹装备一种新型再入段弹头。1963年晚些时候,国防研究与工程技术局局长哈罗德・布朗同意新型再入段弹头的研制,但附带条件是海军必须参与。1964年3月,通用电气公司再入段系统分公司获准正式为“民兵”和“北极星”导弹研制新型再入段弹头,编号为MK12。
  1964年5月,洛克希德公司提出另一个“北极星”B3方案配置,直径仍为1.879米,但其再入段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是A3的两倍。这个再入段系统包括6个MK12核弹头和突防装置。导弹预计射程只有3700公里,比“北极星”A3的4600公里的射程要小得多,当时美国考虑其反潜战系统和前沿支持系统还无法支持射程更远的导弹。因此,B3导弹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导弹的载荷和突防能力。
  制导和控制系统属于再入段系统,控制系统采用推进剂燃气发生器,并不是上文提到的液氮控制系统。这时B3采用了其他的全新设计,第一、二级为可动喷管,每级发动机都有一个液体喷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
  1964年10月,洛克希德公司提出新型弹头和突防装置释放系统,因为这时携带6个MK12弹头改为了携带4个或12个全新的更小型再入弹头,子弹头具有独立制导能力。分导式多弹头(MIRV)技术是1963出现的新技术,分导子弹头可以独立打击目标,所以一枚导弹可以攻击数个目标,作战效能大大提高。
  可携带MK12再入弹头的“北极星”B3后又被海军改为携带当量更小的MK3再入弹头,MK3的当量比MK12要小,但“北极星”B3携带数量相应增加,打击目标的当量变小,但数量变多,费效比显然要高得多。经过这番改进后,导弹基本配置确定,“北极星”B3编号改为“海神”C3(Poseidon)。
  1965年1月18日,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向国会宣布正式为海军研制一种全新的舰队弹道导弹――“海神”武器系统。1965年年底,“海神”C3编号正式定为UGM-73A。
  “海神”C3直径比A3大0.509米,长度比A3长0.914米,重量比A3重1362公斤。尽管导弹的尺寸增加,现有装备“北极星”A3的发射筒改进后仍可以发射C3导弹,导弹筒仍为16个。由于首次采用分导多弹头技术,火控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必须重新设计。C3战斗部载荷是A3的2倍,命中精度更高,洛克希德公司称,C3的作战效能是A3的8倍。
  “海神”C3是两级固体导弹,长10.36米,直径1.879米,发射重量为29.5吨,最大射程约为5200公里(带6个分导弹头),最小为4000公里(携带14个分导弹头)。第二级前部逐步缩小,直径为1.83米。导弹顶部装备有全惯性制导系统,固体推进剂燃气发生器和分导弹头。两级发动机采用玻璃纤维壳体,采用单个潜入式可动喷管,第二级发动机前封头有6个用于终止推力的反向(向前)喷口,其功能是使第二级与顶部分离。
  弹头释放系统有一个固体推进剂燃气发生器,其燃气通过阀门-喷管系统喷出,共采用8个阀门,每个阀门控制两个彼此方向相反的喷管,其中一半用于提供轴向力,另一半产生使弹舱偏航、俯仰或滚动所需要的控制力。释放系统可以提供额外的速度和机动性,使之到达预定地点分离再入段弹头。采用这个系统的导弹可以攻击一个或多个目标,子弹头分别具有独立制导能力。为了防止苏联1枚反导导弹拦截所有的分导弹头,分导弹头在太空分离时的距离间隔必须保证大于反导导弹的毁伤半径,子弹头的纵向分导距离一般为480~640公里,横向分导距离约为纵向分导距离的一半。
  C3的推进系统由赫拉克勒斯火药公司和蒂奥科尔(Thiokol)化学公司(美国著名固体发动机公司,空对空及地对空导弹使用的固体发动机多为该公司研制)联合成立的公司研制,两级发动机壳体为玻璃纤维制成。第一级发动机长4.78米,直径1.879米,重量为19吨,使用混合推进剂。第二级发动机长2.48米,直径仍为1.879米,重量为7.8吨,推进剂为双基推进剂。C3火箭发动机是美国舰队弹道导弹中第一个安装可动式喷管的导弹,推力矢量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柔性接头系统。
  
  “海神”C3采用MK3分导式弹头,可以通过不同的数量组合获得不同的射程和弹头散布范围。通常携带6~10个子弹头,最多可携带14个子弹头。子弹头呈尖锥形,长度略超过1米,底部直径约为0.46米,重量为91公斤。分导子弹头里的核弹头编号为W68,当量为5万吨TNT。
  1965年2月至1966年2月,洛克希德公司开始进行了为期1年的概念设计(CDP),1966年3月进入全尺寸工程设计阶段(FSED)。但是直到1968年3月才正式签署合同。海军拨给洛克希德导弹与空间技术分公司4.56亿美元(包括成本和奖励费用)用于“海神”武器系统的合同研制和生产。
  合同要求生产25枚C3X原型导弹用于测试,并生产5枚生产评估型导弹(PEM)用于在弹道导弹潜艇上进行发射试验。第1枚C3X导弹于1968年8月16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的浮动平台上发射。由于早期的这些试验十分成功,原型弹生产数量被削减为20枚,生产评估型仍为5枚。C3X最后的发射试验是在1970年6月29日,在总共的20次发射试验中,13次完全成功,7次失败。随后,在1970年7月17日,第1枚“海神”C3生产评估型导弹在“詹姆斯・麦迪逊”号上成功发射。试验当天,苏联观察船LAPTEV号就在附近收集数据,导弹发射后,苏联船员试图进入封锁区域打捞些有用的残片,但没有成功。其余4枚生产评估型在“詹姆斯・麦迪逊”号上也都发射成功。
  1971年3月31日,“詹姆斯・麦迪逊”号核潜艇从南卡来罗纳州的查尔斯顿海军基地出航开始进行战略巡航,“海神”C3导弹正式进入海军服役。1979年10月开始,“海神”导弹开始逐步被“三叉戟”ⅠC4导弹取代,携带有“海神”导弹的核潜艇于1992年9月全部退役。
  “海神”C3导弹共生产640枚,其中20枚为原型导弹,620枚为生产型。从研制到服役期间共进行了268次发射,最后一次发射是1990年4月30日。导弹装备31艘“拉斐特”级核潜艇,共496枚。这些潜艇分别以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苏格兰的霍利湾以及西班牙的罗塔作为后勤基地,定期出海执行战备巡航任务。它们具有广阔的作战海域,可以从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印度洋发射,发射海域可达1555万平方公里。核潜艇在通常情况下出海巡航60天,然后返回基地30天,进行人员更换、后勤补给和维修。潜艇从美国本土启航到发射海域,一般要5天或更多的时间。返航时也一样。每艘潜艇在5~6年内要大修一次并更换核燃料。因此,平时在任一时刻在发射海域值班巡航的潜艇数量都有20~25艘,巡航率约为50%。
  “海神”导弹达到了美国1965年计划的目标,它采用了许多新科技,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最主要的是它首次采用分导弹头,使用上更加灵活、打击范围更广、作战效率更高。
  
  构筑海基战略核威慑的
  “三叉戟”浅射导弹
  
  1971年11月15日,美国海军与洛克希德公司签订合同开始水下远程导弹系统(ULMS)项目研制,要求导弹射程超过“海神”潜射导弹一倍。最初洛克希德公司提出一个两级导弹方案,打算在“海神”导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被称之为“增程海神”(EXPO)导弹,它的尺寸跟“海神”C3相同,可以使用现役潜艇上“海神”的发射筒。后来,决定研制一款体积和重量更大的新型导弹以装备新型核潜艇。“增程海神”导弹逐渐发展成了射程为7408公里的UGM-96A“三叉戟”ⅠC4导弹,新设计的放大尺寸型发展成了射程为11112公里的UGM-133A“三叉戟”ⅡD5导弹。
  
  
   UGM-96A“三叉戟”ⅠC4导弹当“海神”C3导弹服役后,美国海军于1968年就开始研究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潜射导弹。一部分人倾向于在“海神”导弹的基础上研制新型导弹,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在现役潜艇上使用。但国防部长办公室强烈要求为新一代潜艇装备体积和重量更大、射程更远的潜射导弹。1971年美苏正在进行《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谈判,尼克松为了钻条约的空子,决定在“海神”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下一代导弹。该导弹被称为“增程海神”导弹,1972年5月正式更名为“三叉戟”ⅠC4武器系统。从导弹的C4序列号来看,它是“海神”C3的改进型号,跟C3的发射平台兼容。1973年11月1日,洛克希德公司正式开始进行导弹系统研制。
  因考虑到在携带“海神”导弹的潜艇上使用,“三叉戟”导弹研制最主要的工程难题是在不改变体积和重量的情况下,使导弹射程达到“海神”C3导弹的两倍,精度还必须保持不下降,这就要求采用一些革新设计和最新技术,这些先进技术包括推进剂、微电子技术、轻型材料等。改进工作包括潜艇导航及火控系统和导弹的制导系统。另外,采用这些技术后的导弹可靠性及费用成本应得到保证。
  为了达到4000海里(7408公里)射程,“三叉戟”ⅠC4采用三级发动机,但其尺寸跟“海神”C3类似,发射重量达到33.142吨(C3的重量为29.5吨)。相对于C3,C4的头部整流罩增大,因此第三级发动机设置在第三级的中心部位。第三级发动机采用可摆动单喷管,发动机采用更先进的推进剂,壳体采用改进的轻质凯芙拉材料。
  “三叉戟”ⅠC4采用的新技术包括:第一、二、三级发动机采用“凯芙拉”49/环氧树脂纤维缠绕壳体,这种纤维具有高强度、低密度、低成本的优点。跟以前导弹采用的玻璃纤维壳体相比,“凯芙拉”壳体可减重35%~40%以上。三级发动机均采用新型交联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比冲更高。发动机喷管均为单个潜入式喷管,结构都类似。各级发动机都有自己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采用柔性接头技术。
  导弹射程增加的最关键因素是第三级,为了将设备装进与“海神”的相同容积的整流罩内,导弹的电子设备小型化和重新配置可以减少仪器舱的尺寸和重量,因此,可以携带更多的推进剂。第三级发动机安装在末端助推级的中部,再入段弹头围绕着发动机布置。第三级内部设备布置遇到的困难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利用整流罩内部空间,导弹头部设计成饱满的圆形,但这种外形在大气层中的气动阻力较大。为减小上升段的阻力,导弹头部采用了可伸缩的减阻探杆,在导弹发射后伸出,它可减阻50%。探杆可独立工作,只需要很小的动力使其伸展并锁定位置。这种装置是第一次运用到弹道导弹上。
  第三级通过燃尽推进剂来达到速度控制,这样使得导弹能用足能量获得最佳弹道,这种方法就是“总能量控制技术”(GEMS)。
  C4导弹采用MK5星光加惯性制导系统,该系统是在MK4制导系统上研制而成的。MK5系统采用计算机制导方案,并加进了星光制导技术和末助推技术,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元器件,制导设备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MK5制导系统测得的信息通过飞行控制分系统转换成操纵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和末助推控制系统工作的操纵指令,控制导弹飞行。
  由于采用新型制导系统,加上改进的导航和火控系统,精确控制再入段分离,因此,导弹命中精度大大提高,达到380米。
  导弹采用8个MK4分导式多弹头,可分别攻击8个独立目标,核弹头编号为W76,当量为10万吨TNT。导弹最多可携带14个MK4分导弹头,当然导弹的射程会随之下降。海军还为C4导弹研制过MK500机动弹头,C4导弹可单独携带MK4弹头或MK500弹头,也可以混合携带。1974年3月6日至1975年11月13日,为了测试新型MK4核弹头和MK500再入段载具进行了6次飞行测试,试验表明“三叉戟”导弹采用新型核弹头是可行的,系统兼容性不存在问题。但MK500弹头的机动能力有限而且精度也差,因此没有在生产型C4导弹上部署。
  “三叉戟”导弹的研制飞行测试于1977年1月18日在肯尼迪角(原卡纳维拉尔角,后又改回原名)的25C浮动平台上进行,C4X-1的试验取得了成功。随后又进行了17次浮动平台发射试验,总共18次试验中有15次成功,1次部分成功,1次失败,1次由于地面支持设备故障未能测试。C4X试验项目于1979年1月23日全部结束。1979年4月10日至1979年7月31日,7枚生产评估型导弹(PEM)在“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号(SSBN-657)核潜艇上进行了发射试验,第一枚生产评估型导弹(PEM-1)由于第一级发动机故障导致发射失败,第二枚以后的6枚导弹试验成功。由于试验非常成功,美国海军部长詹姆斯・沃尔塞于1980年1月评价说,“三叉戟”ⅠC4导弹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潜射导弹研制项目。
  此外,随后又进行的研制飞行试验取得很好的结果,第12次C4X飞行测试后,洛克希德公司于1978年5月19日宣布研制型号导弹(C4X)和生产评估型导弹数量由30枚减少到25枚。当第16次研制飞行试验成功后,美国战略系统项目办公室于1978年11月27日宣布“三叉戟”C4研制项目取得成功,研制飞行试验从30次减少到25次(18次C4X和7次PEM)。C4导弹从研制到服役期共进行了165次发射,其中7次失败,成功率为95.76%,最后一次发射是2001年12月18日。
  1979年10月20日,“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号核潜艇在进行大修时改装“三叉戟”C4导弹,它可携带16枚“三叉戟”C4导弹。1995年2月,在佛罗里达成功地一次发射6枚“三叉戟”导弹。
  “三叉戟”ⅠC4导弹装备了12艘原来携带“海神”导弹的核潜艇,为了发射C4导弹,潜艇主要改装了发射装置,其他一些分系统也都作了相应的改进。C4导弹也装备了8艘“俄亥俄”级(SSBN-726)核潜艇。“俄亥俄”级核潜艇有24个发射筒,它设计用来携带体积更大的UGM-133A“三叉戟”ⅡD5导弹。该级潜艇首批8艘全部携带“三叉戟”ⅠC4导弹,因为D5导弹还处在试验阶段。由于美苏签署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Ⅱ》限制,“俄亥俄”级潜艇只能生产18艘。所有“俄亥俄”级潜艇于1997年全部交付完毕,以前所有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全部退役。在1977年至1986年间,洛克希德公司共生产了630枚(生产型为600枚)“三叉戟”ⅠC4导弹,最高峰时有384枚导弹同时在役。
  美国海军最近计划将8艘携带“三叉戟”ⅠC4导弹的潜艇进行翻修,其中4艘改装后携带“三叉戟”ⅡD5导弹。首批两艘在2002年翻修完毕,后两艘原计划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进行;最早的4艘潜艇将改装成SSGN潜艇,作为UGM-109“战斧”巡航导弹平台。第一艘潜艇于2002年不再执行战略任务,其他三艘于2003年和2004年退出战略巡航角色,开始进行改装。2005年10月末, “三叉戟”ⅠC4导弹全部退役。
  “三叉戟”ⅠC4潜射导弹主要用来取代“海神”导弹,它主要装备8艘“俄亥俄”级核潜艇,执行太平洋战略巡航任务。潜艇定期从基地出发执行战备巡航任务,连续巡航时间提高到70天。它的服役大大提高了美国战略核打击能力,为此,美国将其主要战略核打击力量大部分转移到海上。
   “三叉戟”ⅡD5导弹海军ULMS计划里另一种是性能更好的大型远程“三叉戟”Ⅱ导弹。当年研制“三叉戟”ⅠC4导弹时只作为一个过渡措施,因此,发射筒直径并不是按C4导弹的直径来设计的。考虑到了日后更大型导弹将取代这些导弹,所以首批8艘“俄亥俄”级潜艇的发射筒直径都是2.108米。海军项目目标备忘录要求“三叉戟”Ⅱ导弹于1984年部署在“俄亥俄”级核潜艇。同年8月3日,国防部在项目决定备忘录中要求D5导弹提前两年(1982年)部署到“俄亥俄”级核潜艇上。
  1974年3月14日,国防部提出两个导弹要求,第一个要求是与C4同时发展的提高精度改型,第二个要求是全新的D5或C4加大第一级发动机型号。
  战略系统项目办公室于1974年针对国防部的要求递交了一份侯选导弹简要报告:1、C4改进型,导弹直径为1.879米,其余大部分与C4相同;2、阶梯状D5导弹,它的第一级直径为2.108米,上面级直径为1.879米;3、全新的D5导弹,导弹直径为2.108米。
  由于1974年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加上1975-1976年的项目预算增加,国防部长决定推迟部署D5导弹到1983年。后由于预算问题,1975年1月,国防部长再次将D5导弹部署时间推迟到1985年。这个服役时间表一再推迟,经济因素是主要问题,技术方面也拖了后腿。在选择上述三种导弹上也颇费周折,实际上直到1982年才确定最终方案――全新D5导弹。
  1981年10月2日,当时美国总统里根发表讲话,要求装备新一代战略核导弹。国防部立即指示海军安排资金研制D5导弹,计划于1989年装备“俄亥俄”级核潜艇,而计划生产969枚C4导弹数量减为630枚,节省的资金全部用于“全新的、先进的、高精度的D5导弹系统”。
  早期海军计划是从第12艘“俄亥俄”级潜艇开始装备D5导弹,但为了加快部署步伐,1982年海军宣布从第9艘开始就装备D5导弹。
  1983年10月28日,国防部正式授权海军进行“三叉戟”ⅡD5的全尺寸工程研制工作,并计划于1989年12月开始装备“俄亥俄”级核潜艇。至此,海军的ULMS项目正式开始。
  D5导弹研制飞行测试项目包括20枚D5X导弹在浮动平台发射,10枚生产评估型(PEM)用于在潜艇的发射试验。试验在1987年1月至1988年间进行。后D5X减少到19枚,PEM减少到9枚。
  导弹试验和制导分系统试验于1987年开始,所有试验表明,导弹达到了项目阶段的测试目标。从1988年9月30日开始的试验中,11次成功,1次部分成功,2次失败。
  1986年早些时候,导弹编号被定为UGM-133A,并没有用UGM-96B这个编号,可能是此前这个编号被使用过了。D5导弹第一次发射是1987年1月,第一次潜艇发射是1989年3月在“田纳西”号(SSBN-734)潜艇进行的,该潜艇是第一艘装备D5导弹的“俄亥俄”级潜艇。后来发射试验中发现导弹第一级发动机喷管设计缺陷,这个问题使得D5导弹直到1990年3月才正式部署。
  D5在C4基础上改进,一般来说,D5跟C4的外形一样,只是更大些,所以推力大载荷多些,但在所有分系统上都做了改进,包括导弹(制导系统和再入段系统)、火控系统、导航系统、发射系统和测试系统等。通过这些改进,导弹的射程增加、命中精度提高,载荷更大。
  D5为三级固体导弹,由弹体、推进、制导与飞行控制、末助推控制、再入段等分系统组成。弹体包括第一级、级间段(IS)、第二级、仪器舱和头部整流罩。事实上这些舱段没有一样是C4导弹上用过的。仪器舱包括制导和电子设备,功能与C4相同。
  第一级和第二级是导弹主体,直径为2.108米,两者由级间段连接。原C4导弹第二级前方的适配段在D5上被去除,D5上的仪器舱加大,直径为2.057米(仪器舱底部),相当于C4导弹仪器舱加适配段。第三级发动机和仪器、再入段弹头布置跟C4相同,支架结构与C4的相同,但为了容纳MK4和MK5再入段弹头,支架做了修改。
  第一、二级发动机比C4有较大改进,推进剂为聚乙二醇/硝化甘油,它是“和平卫士”导弹第三级发动机所用的推进剂。两级发动机都采用单个潜入式喷管,第二级发动机还用可延伸的碳喷管出口锥。这两级发动机工作均为65秒。第三级发动机仍采用C4第三级发动机,工作时间40秒。D5第三级仍采用C4上采用的总能量控制技术(GEMS)控制停火点速度。
  D5弹头方案很多,包括MK12A、MK4、MK500、MK5等,最后采用MK5分导式多弹头方案。导弹正常携带8个MK5再入段弹头(最多14个),核弹头编号W88,当量为47.5万吨TNT,这些弹头围绕第三级发动机周围布置。鉴于W88弹头停止生产和国际政局的变化,自1992年开始在D5上携带C4上拆下的MK4再入段弹头(弹头代号W76,当量为10吨TNT)。D5可携带8~12个MK4/W76弹头。1993年1月,美国与俄罗斯签署《美俄关于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条约规定每枚D5携带的8枚弹头减为4枚。
  18艘“俄亥俄”级核潜艇中有10艘装备了D5导弹,早期8艘携带C4导弹的潜艇中有4艘计划改进装备D5导弹。D5导弹仍在生产,现在共生产了400余枚,计划共生产540枚。目前,美国正对“三叉戟”ⅡD5导弹进行改进,主要内容是MK4/W76核弹头延寿,并减少弹头当量,从10万吨TNT当量减为6万吨TNT当量;提高导弹精度,为导弹安装一个三轴摆动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改进MK-6制导系统,延长服役年限;更换固体发动机。
  “路易斯安纳”号(SSBN-743)是18艘“俄亥俄”级潜艇的最后一艘,它于1997年12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外海的美国东部靶场成功发射了一枚“三叉戟”ⅡD5导弹。这是“路易斯安纳”号潜艇进行试验性操作演示,主要验证潜艇艇员在紧急情况下操作、维护战略武器系统的安全性。这次发射是“三叉戟”ⅡD5自1989年以来第77次成功发射,是美国历史上弹道导弹成功发射最长最多的记录。2004年11月“内华达”号(SSBN-733)潜艇向太平洋导弹靶场发射了2枚D5导弹。2005年3月,“田纳西”号(SSBN-734)在大西洋发射1枚D5导弹。
  1980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宣布采购“三叉戟”ⅠC4导弹系统,后来,为了保持与美国的武器在系统寿命期上的一致性,1982年3月11日又决定采购“三叉戟”ⅡD5导弹系统。英国D5导弹携带的是本国核弹头,装备“先锋”号、“胜利”号、“警戒”号和“可敬”号核潜艇。
  以往的潜射导弹受精度和弹头威力的限制,不能用来攻击加固的硬点目标,但D5导弹克服了这些缺陷。由于“民兵”Ⅲ导弹将改带单弹头、LGM-118“和平卫士”导弹退役,“三叉戟”ⅡD5导弹将成为美国唯一携带分导核弹头的武器系统,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到2008年完成导弹技术升级后,美国将有14艘潜艇装备336枚D5导弹,共2000个核弹头。
  
  D5导弹比C4导弹大得多,它采用了很多先进的设计,导弹的射程达到11100公里,这个射程使得导弹在美国港口内就可以打击世界上任何目标。MK6星光惯性制导系统加上GPS制导系统的运用使导弹的命中精度达到90米,超过了陆基导弹的精度。因此,2006年美国考虑将D5的核弹头改为常规弹头,以打击战术目标。 (全文完)
  (编辑/一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