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并非遥远的记忆_遥远的记忆
 

并非遥远的记忆_遥远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9-02-12 04:42:35 影响了:

  二战结束后,出于争夺世界霸权以及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迅速从战时的同盟变成了对峙的双方,美国于1954年同大批西欧国家组建了北约组织,而不甘示弱的苏联也在1955年同东欧七国成立了华约组织(后于1991年解散)。两大阵营的形成,标志着双方以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
  华约国家包括:苏联、波兰、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阿尔巴尼亚(于1968年退出华约)。虽然华约组织各国都拥有自己的军队,但为了加强对华约的控制,苏联还成立了一个联合指挥部,对华约成员国的军事力量进行调配和控制,并先后建立了两支军队:一支是联合武装部队。由华约备成员国抽调部分军队联合组成,其中包括波兰2个师,匈牙利4个师,捷克斯洛伐克8个师,民主德国6个师,保加利亚3个师,苏联若于师;另一支则是“一体化”部队,浚部队是在1970年代苏联推行军事“一体化”后,在联合武装部队之外,由苏军与波兰、匈亚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的一部分军队组成,这支军队直接由华约武装部队司令部指挥,其下设苏联、保加利亚黑海联合舰队,以及苏联、波兰,民主德国人民军组合的波罗的海联合舰队。这些部队平时分别是相应国家军队的一部分,有作战任务时由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
  冷战结束至今已近20年之久,今天我们通过一幅幅封绘了解一下当时华约国家军队的一些情况,重温冷战时期那段一触即发的激荡历史。
  
  波兰人民军
  
  波兰人民军是除苏军外华约组织里规模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波兰人民军共有坦克师5个、摩托化步兵帅8个、导弹旅4个、防空团1个,反坦克团3个、空降团1个,此外还有一支空降帅和一支海军陆战师,同时波兰还组建了一支效仿苏联的内务部队。
  封绘一展现的人物是当时波兰人民军士兵。图中最左侧为一名普通陆军士兵,其身背的步枪应是AKM突击步枪。其身着秋冬装,头戴类似于抗美援朝时期我国志愿军所戴的可收放护耳的棉质军帽,身着带毛领的军大衣,脚穿短靴,背部和身体左侧背有用来携带弹药的背包,身后还携带有一个军用水壶。
  图片中间上方为一名波兰军官,从军衔看应是位中尉,比较有意思的是他头戴一顶印有波兰军徽的战斗帽。图片右侧是一名波兰野战部队士兵,其头盔上套有编织的网格罩,在野战环境中可以把树枝或其他植物插入网格罩中起到伪装作用。这名士兵手持一支可发射枪榴弹的AK步枪,其枪口装有细长的枪榴弹发射适配器,配用容弹量仅10发的空包弹弹匣。其前方地面放置有两个垒叠的弹药箱,上面摆放着包括杀伤弹和反坦克榴弹等不同类型的枪榴弹,其左手还握着一枚白色训练弹。他身体右侧携有可放置4个AK弹匣的弹匣包,身体左侧是一把AK刺刀和一个用来装杂物的大型挎包。注意刺刀的刀鞘上有凸块,可以与刺刀上的开孔组合成用于剪断铁丝等的多用途工具,这一功能对于野战部队而言非常实用。
  图片中间下方的是波兰内务部队的一名军官,其身穿垒黑带毛领的制服,注意其制服左胸口袋的开口是向下倾斜的,这样可以方便右手掏取物件。其头戴黑色贝雷帽,贝雷帽上有军徽和军衔标志,与肩章相呼应,非常醒目。其手戴棕色皮质手套,腰上系一条黄色双排孔皮带,这种皮带在当时的华约国家极为流行,与当时美军及西方国家的s型腰带用途基本一致。皮带上所携挂的手枪从皮套上看应是苏式TT-33手枪,枪套外侧插有用来清洁手枪的通条。由于内务部队通常只在国内执行低强度的任务,因此这名军官穿的只是普通皮鞋而非军靴。
  封绘二所展现的波兰军人较有特色,图片左侧是一名波兰派遣到联合国进行维和的军人。波兰的地理位置较特殊,军事价值极大,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波兰都是受害国,经受了惨痛的战争浩劫,因此波兰对于国际维和十分积极,多次派兵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图左这名军人身着普通波军制服,右臂有亮眼的陆军军徽,头戴一顶蓝色的联合国维和帽,十分醒目。联合国维和部队虽然来自不同国家,没有统一的军服,但都统一佩戴印有联合国标志的蓝色帽子和头盔,便于友军及民众识别。这名军官身上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左手拿有一份地图,右手持一支铅笔,似乎正在研究着什么。
  图中右侧的士兵是波兰内务部队的医疗兵,其头戴二战时期苏军式样的头盔,头盔上印有内务部队的军徽和内务部队字母的缩写,其双臂都裁有白底红圈的救护标志,在战场上很容易识别。其皮带左侧带有一个装文件或者地图的文件包,由于是内务部队的救护人员,因此其仅仅携带了一支轻型自卫武器――波兰本国研制生产的PM63型冲锋枪。当时华约国家内苏制武器几乎一统天下,而此枪完全由波兰本国研制装备,具有极大的创新性。由于该枪射程很近,所以大多配发给坦克兵、飞行员、救护人员以及运输队人员等作为单兵自卫武器使用。
  图片下方是一名冬季在山区执行任务的波兰士兵,其身着连体白色伪装服,便于在雪地隐蔽作战。这名士兵使用的是一支枪托可折叠的AK步枪。从枪口没有任何装置来看,该枪应是早期的AK47S步枪。为了便于射击,这名士兵将手套摘掉并别在了腰间的皮带上,皮带右侧是一个可容纳3个AK弹匣的弹匣包,弹匣包上面带有可以装油壶、毛刷之类的工具包。此封绘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这名士兵使用的雪橇。波兰地处东欧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山区更是一片冰天雪地,在早期军队机械化程度不高之时,雪橇在战场的作用非常大,可以有效提高单兵的行进速度。雪橇上装有固定战靴的铁夹。画面中士兵左侧立着配合雪橇使用的雪杖,其在行进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雪杖上套的皮圈可以套在士兵手上,使士兵在行进时防止雪杖脱落,由此可见当时的波兰军队非常注重装具的实用性。
  
  东德人民军
  
  东德人民军可以说是冷战时期华约国家中最精锐的部队。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成由西方控制的联邦德国(西德)和由苏联控制的民主德国(东德)。由于东德面对的特殊情况,冷战开始后,东德即成为东西方对峙的最前沿,因此苏联高度重视对东德的控制和建设。二战结束初期,德国是不允许拥有任何武装力量的,但在1954年北约成立后,美国出于牵制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宣布结束对西德的军事占领。对西德给予大量经济援助,并允许其重新组建武装力量。为了应对这一情况,苏联也开始着手将东德武装起来。以扩大其势力。在苏联的授意和监控下,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干1956年1月13日做出决议组建东德人民军,决议于1956年1月18日通过。同年3月1日东德人民荤正式建军。苏联对东德人民军的控制非常严密,要求所有军官都要接受社会主义教育。并与苏军指挥部门保持广泛的联系。   东德人民军可以说是冷战时期欧洲战备水准最高的军队。号称“所有军队都可以在24小时内发起进攻”。东德人民军的整体武装力量包括摩托化步兵师、坦克师、战术导弹旅、炮兵团等单位。其装备的坦克有2396辆,各类装甲车7620辆,火炮5095门,武装直升机87架,运输直升机101架,各类作战飞机446架,各类舰艇122艘。总体上讲,冷战时期东德军队的武器装备几乎完全仿效苏军,这与其长期接受苏联严密控制有关。但在军服上,东德军队保留了本国特色,其军衔、军服与二战时期德军几乎完全一致。只是去掉了纳粹的标志。
  封绘三最左侧展示的是一名交通指挥宪兵,与其他士兵较明显的区别是,这名宪兵佩戴了交通指撺的标志性服饰――白色袖套、白色手套以及白色皮带,右手还拎着一支红白相间的交通指挥棒。其脚穿短靴,腰间佩戴瓦尔特P38手枪,该枪在冷战时期使用非常普遍。
  画面中间上方是一名东德人民军军官,其头盔上罩有伪装网,身着雨点式迷彩服。其右侧是一名机械化步兵,该步兵携带的装备较多,包括雨衣、毛毯、迷彩装具包、水壶、可折叠的工兵锹等。其身挎PKM通用机枪。该机枪威力大,质量轻,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在当时很受欢迎。图中士兵为了不妨碍持枪。将该枪两脚架折叠到了前方。
  图片下方是一名正准备布设地雷的的工兵,其布雷的地点极可能在东、西德边界上。由于东、西德边界是冷战对峙的最前沿,且东德人经常由此叛逃偷渡至西德,为此东德不仅在柏林修建了震撼世界的柏林墙,在分界线上也大量构建了碉堡、铁丝网、隙望塔、雷区,以隔离边界。这名士兵身着雨点式迷彩服。头盔套和弹匣包上也都采用同样的迷彩图案,弹匣包可以容纳4个AK弹匣。此外,这名士兵还携带有一个附件包,用于放置枪械清洁工具。其身体左侧插有一把短柄的工兵锹,这种士兵锹在挖掘战壕、构建工事、安放地雷时非常实用,必要时甚至可以用于肉搏战。是战场上工兵不可或缺的工具。该士兵身体右侧地上放着一支东德特许生产的AKM步枪,其采用的是桔黄色着塑料弹匣,枪托是东德特有的三角鱼尾型,当时东德仿制的折叠枪托型AK步枪全部采用这种三角鱼尾骨架型枪托,这种枪托质量轻,强度高,十分实用。
  封绘三上的东德人民军装备的两种装具特别值得关注,一种是他们佩戴的扁平式M56头盔,此头盔外形古怪,甚至可以称作丑陋,但在美军凯夫拉头盔出现之前,该头盔的防护性能超过了当时其他国家军队列装的任何一种头盔。M56头盔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研制出来,当时试验结果非常优秀,被证实可以有效抵御弹片袭击,但当时希特勒觉得这种头盔外形过于丑陋,很不喜欢,因此拒绝下令批量生产,只在二战快结束的柏林战役中有极少数德军配备了这种头盔,另一种就是东德军队广泛使用的雨点式迷彩服。德军历来非常重视迷彩服的作用,早在二战后期就大量装备迷彩套服,当时最成功的是党卫军装备的44型两面穿迷彩服,二战结束后,根据欧洲战场的实际情况,德军改用了斑点条纹状的迷彩图案,又称雨点式迷彩,该图。案广泛用于装具、伪装网以及军服等,其也是东德军队特有的迷彩图案。
  封绘四中头戴风镜的两人都是东德军队的摩托化步兵,二者均头戴风帽。图片左下方的士兵身背AKM步枪。腰间弹匣包仍然采用东德军队特有的雨点式迷彩图案,其身旁是一辆军用摩托车,摩托率后方带有多种装具。图片中间是一名坦克兵,其头戴具有装甲部队特色的船型帽,身着黑色连体式坦克服,手持轻型测距用工具。图片右侧是一名海军列兵,其身穿带飘带的海军制服,头戴船型帽,左臂戴有东德海军锚型标志及一道杠的列兵军衔标志。
  
  捷克斯洛伐克军队
  
  捷克斯洛伐克在冷战时期也是华约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其总体兵力不多,约有坦克师5个、摩托化步兵师5个、导弹旅3个、炮兵旅2个、反坦克团2个、空降团1个。其军队基本编制和结构与波兰军队相似。在冷战时期,因为苏联认为美国在西德布置了核武器以对付华约,为了保持态势平衡并争取主动,苏联曾在捷克斯洛伐克秘密设置核发射装置并储备核弹头,并由苏联军方直接控制和指挥。因此虽然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整体规模不大,但其防生化部队却赫赫有名。经过冷战时期的长期积累,其化学武器探测水平居世界前列,其中神经性毒剂探测更是强项。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装备的生化侦察车、燃气射流车、防毒面具、防护服等防护设备性能十分优越,其中透气式防护服为三层式,能有效防护毒剂,穿着也很舒适。冷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加入北约阵营,主要担任防生化重任,其先进的防生化技术与设备得到了北约的认可,频频亮相干北约的军事行动中。
  封绘五展现的即是冷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防生化部队的士兵。这些士兵均身着橡胶制防护服,佩戴防毒面具,其中左上方、左下方、右下方的士兵佩戴的是早期型防毒面具,此防毒面具长长的呼吸管连接到腰间的滤毒罐中,使用略显不便;而右上方军人佩戴的是后期型防毒面具,此防毒面具变成了完全的面具式,取消了长呼吸管,同时这名军人腰间还挂有测试毒剂用的试剂管,皮带右侧配有黄色牛皮制AK弹匣包。图中左下方这名军人身背AKM步枪,其左侧地面插有黄色警示旗,提示该地区正在进行生化检测。
  封绘六展现的是普通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士兵。画面中左侧手持望远镜的是一名捷克斯洛伐克海军士兵,其身背本国产VZ58步枪,这种步枪虽然外形醋似AK步枪,但内部结构却截然不同,其前护手的散热槽是3个,比AK多1个。这名海军士兵腰间的刺刀刀鞘为皮革制。画面中右侧是一名交通宪兵,其佩戴白色头盔和白色双肩武装带及枪套。画面下方是一名捷克斯洛伐克边防部队军官,其军帽上的颜色是边防军特有的绿色,其同样身背VZ58步枪。
  封绘七展现的是捷克斯洛伐克野战军,其装备与其他华约国家几无二致。画面左侧的士兵手持的VZ58步枪安装有瞄准镜。右侧的坦克乘员手持一支“蝎”式冲锋枪,枪托已经打开,这种冲锋枪是捷克本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在当时算是性能很优异的一款微型冲锋枪,曾大量装备给单兵作为自卫武器使用。图片下方的士兵手提一挺轻机枪,注意该机枪弹箱在枪身右侧,而抛壳窗在枪身左侧,这与当时西方国家的机枪正好相反。
  
  华约其他国家军队
  
  封绘八、封绘九、封绘十分别展示的是冷战时期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三国军队的情况。罗马尼亚军队有坦克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8个、导弹旅2个、炮兵旅团6个、反坦克旅1个、空降团2个、山地旅3个,匈牙利军队有坦克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5个、导弹旅1个、炮兵旅1个、防空团5个,保加利亚军队有坦克旅5个、摩托化步兵师8 个、导弹旅4个、炮兵团3个、防空旅团4个、空降团1个。
  这三个国家军队的军服装备与其他华约国家相类似。但武器上,罗马尼亚仿制的AK步枪的下护手带有前握把,这是罗马尼亚对该枪的特色改进。
  封绘八中左侧士兵身背的即是罗马尼亚仿制的AK步枪。右侧的罗马尼亚军人使用的是枪管加长,配装两脚架及45发长弹匣的苏式RPK轻机枪。图片下方的士兵使用的同样是RPG7火箭筒,火箭筒加装有光学瞄准镜以提高命中率,其背上背负着可装3枚火箭弹的弹药包。
  封绘九中左上方士兵手持的是匈牙利仿制的AK步枪。匈牙利仿制的AK步枪较有特色,取消了上护手,且下护手带有握把。左下方的士兵正准备利用步枪发射枪榴弹,该步枪上安装的是容弹量为10发的空包弹弹匣,折叠枪托打开支撑在地面上,以提高发射稳定性。图片右上方是一名摩托化师中士,其头戴类似二战德军的战斗帽,比较特别的是帽子正面、侧面均标有中士军衔。右下方的匈牙利士兵手持的AK步枪为短突击型,枪管缩短且枪口装有膛口装置。
  封绘十中左侧士兵手持保加利亚仿制的AK步枪,其与原型几乎无异,图片下方的士兵手持的是RPD轻机枪,护手上有凹槽,应该是RPD后期型号。这名士兵身体右侧悬挂着很明显的RPD机枪的弹鼓包,用以携带弹药。图中间上方的是一名摩托化师军官,其身穿夏季军服。图右侧是一名通信兵,其身着迷彩服,头戴船型帽,腰间装有小型无线电通信装置,不过这种小型无线电装置有效作用距离不长,只适合中短距离间的通信。
  
  封绘之外
  
  从这些封绘上我们不难看出,冷战时期华约国家军队的武器装备除了东德有些特色外,其他几乎都向苏联看齐,武器装备基本仿自苏联,只有少量轻武器为本国研制。这与当时西方国家武器种类繁多、特色鲜明、个性张扬的装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也可以从封绘中看出,冷战时期苏联对东欧的控制与影响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除了军事上的控制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苏联也对东欧诸国严加控制,使其与自己保持一致,致使东欧诸国的经济因此严重落后,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与东欧的巨变。
  今天,当我们再回首看当时冷战时期华约国家军人的身影时,自会从中品出一些味道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