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棉花枯黄萎病 棉花枯、黄萎病的生态防治及其机理分析
 

棉花枯黄萎病 棉花枯、黄萎病的生态防治及其机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14 04:40:37 影响了:

  摘要通过冬春晒垡、沟底施肥与浇水、沟底播种等技术改变了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发生的生态环境,明显降低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率,提高了棉花产量。并对降低发病率、提高产量的原因作一分析。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生态防治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病害严重时可使棉花绝产,是限制老棉区棉花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抗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育种工作中选育新品种的一个重要环节[1]。目前棉花新品种一般对枯萎病的抗性可达到高抗水平,而对黄萎病的抗性在山东省棉花区域试验中除了鲁棉研18号对黄萎病的抗性达到了抗的水平外,其余对黄萎病的抗性大多表现为耐,所以目前单靠棉花育种工作选育对黄萎病抗性突出的新品种难以解决生产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国内外有使用缩节胺抑制黄萎病的试验,但效果不突出[2],而市场上虽有多种针对黄萎病的药剂出售,实际效果也不理想[3-6]。因此,除控制好枯萎病、黄萎病的传播途径外,从栽培耕作学的角度出发,改变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发生的生态环境,使之不利于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从而减轻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危害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
  
  1试验方法
  
  试验在东营市利津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进行,设按原来耕作栽培方法为对照,采取以下措施。
  
  1.1冬天或早春晒垡
  拔棉柴后或早春将棉田按播种行宽开沟晒垡,沟深20~30cm(从沟底到翻土最高点),不做全面耕翻。
  
  1.2浅沟浇灌
  播种前顺沟灌水,整个生长季节亦不采用大水漫灌,而是用小水沿播种行实行沟灌。
  
  1.3沟底集中施肥
  灌水前顺沟施肥,施肥后用锄或耙子扒土,将肥料覆盖,土深1cm即可。
  
  1.4沟底播种
  灌水后待水渗入沟底后,顺沟底按地力所需的株距撒播棉种,在种子上面放一土堆,土堆高5~7cm,再在沟上覆膜。出苗时将土堆扒开,其他管理与正常管理相同。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试验地Ⅰ:利津镇大李家村村民刘兴华棉田1 333.4 m2,2003年棉花枯、黄萎病发病率高达70%以上,造成大面积绝产,本决定2004年改种粮食作物,通过利津县农技服务中心棉花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讲座,决定采用本技术一试。于2004年3月20日开沟植棉,棉花品种为中棉45号,7月15日在枯、黄萎病的发生期调查病株,病株率减少到了1.13%,籽棉产量3 435kg/hm2,相邻地块同样种植中棉45号的村民由于未采用棉花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病株率为39.6%,籽棉产量2 625kg/hm2。
  试验地Ⅱ:北宋镇签刘村,村民刘建村植棉1 200.06 m2,2004年3月7日未经技术指导,自行开沟,未达到技术要求,开沟植棉面积占本田的2/3,种植品种为中棉29号。7月15日调查,采用棉花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的棉田棉花枯、黄萎病株占6.8%,最后实收籽棉产量3 547.5 kg/hm2,而未采用本技术的1/3棉田棉株病株率为56.21%,最后实收籽棉产量2 640kg/hm2。
  试验地Ⅲ:北宋镇贾家村村民殷殿甲植棉666.7m2,出苗率达90%以上,4月底立枯病发病率达43.9%,5月4日利用棉花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翻种中棉42号,7月15日调查,枯黄萎病株率为2.7%,最后通过测产,籽棉产量为3 015kg/hm2;相邻对照地块的病株率为39.8%,最后籽棉产量为2 370kg/hm2。
  
  2.2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枯、黄萎病生态防治技术明显降低了棉田棉株枯黄萎病的发病率,降低幅度为37.10%~49.41%,籽棉产量明显增加,增产幅度为27.20%~34.38%。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开沟植棉,改变了原有的耕作制度,对土壤原有耕层结构破坏较小,减少了由于机械耕作造成的土壤混杂引起的土壤病菌传播。
  (2)冬春晒垡,对土壤病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3)沟底播种,使棉花根系下扎,改变了棉花原来在土壤耕作层的根系分布。已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在土壤剖面层次中的分布规律是表层或耕层土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耕层以下土层里的少。土层愈下,数量愈少。加深耕翻深度和增施大量有机肥料,虽可使下层土中的微生物数量有所增多,但上多下少的规律并不改变[7]。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陕西三原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59年测定结果,枯萎病菌在1~20cm耕作层中数量最多,随深度加深菌量逐渐减少[8]。由于棉花枯、黄萎病是真菌性病害,在土壤中定植的枯、黄萎病菌,遇上适宜的温、湿度,从病菌孢子萌发出菌丝体,接触到棉花根系,以菌丝体侵入棉花根系内部。而本技术采用棉花在沟底播种,根系分布比传统种植方式根系分布位置偏下,根系离病菌分布多的区域较传统种植方式的根系远,也减少了因中耕伤根引起的感染,因此降低了棉花感染枯、黄萎病菌的几率。
  (4)沟播植棉,可提早棉花的生育进程。本试验表明,沟底植棉后,再覆膜,形成了小拱棚,沟内温度高,6d即可出全苗,可以提前10~15d的播种期。躲开最后一次晚霜,确保一次放苗,因而提前了棉花的生育期。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974年的4个播期试验表明,棉花枯萎病发病时期与棉花生育期有密切关系,从出苗到发病高峰尽管分别经历29~55d时间,但都是在现蕾前后进入发病盛期,若现蕾期推后,则发病高峰也顺延,发病高峰的出现不因早播而提前[8]。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试验结果表明:黄萎病发病时期与棉花生育期也有密切关系,7个播期试验的棉株全在现蕾后才发病[8]。另有研究表明,一般枯黄萎病发病时期越早,对棉株生育和产量影响越大[8]。因此,适当提早棉花的生育期,有利于降低枯、黄萎病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5)沟播植棉,改变了上层根系所在土壤环境的温、湿度,使之不利于枯黄萎病的发生。已有研究表明,枯、黄萎病的适宜发病温度为25~28℃,低于25℃或高于30℃发病缓慢,高于35℃时,症状暂时隐蔽[8-10]。另有研究表明:土壤越深,土层的温度变化幅度越小[11]。沟播植棉,棉花根系所在土层较正常播种棉花偏下,土壤温湿度的变化较正常播种棉花根系所在土层慢,有可能在6~9月温度较高的阶段,沟播植棉棉花根系的土层温湿度特别是温度不利于枯、黄萎病的发生发展。
  
  3结论
  
  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是关系提高棉花产量的一项重要环节。山东从20世纪50~60年代棉花出现枯黄萎病以来,成立了山东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通过研究总结出了大量防治经验。如加强植物检疫、选育抗病品种、病株清除、病土铲除与换土、药剂处理病点土壤、菌肥防治等,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植棉越来越倾向于省钱省工省力,而棉花枯黄萎病的生态防治技术从栽培耕作学角度出发,通过改变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生态环境,明显降低了枯黄萎病的发病率,提高了棉花产量,可操作性强,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实用技术。受试验条件限制,有关该项技术的生理生态机制未进行深入研究,今后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完善该项技术的理论基础。
  
  4参考文献
  [1] 陈其英,马存,石磊岩.全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协作研究20年的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1995,11(3):20-24.
  [2] 简桂良,马存.缩节胺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J].棉花学报,1999,11(1):45-47.
  [3] 宋凤鸣,郑重.播前氟乐灵处理土壤减轻棉花枯萎病的效果[J].棉花学报,1994,6(2):122-125.
  [4] 何海芬,张勇,朱文苹,等.几种药剂防治棉花枯萎病的试验初报[J].石河子科技,2000(3):20-22.
  [5] 马平.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3,7(3):38-44.
  [6] 郭承君,李文江,于茂森,等.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初报[J]. 中国棉花,1997,24(9):16-17.
  [7] 郝余祥.土壤微生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8]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9] 陈平,李卫华,徐家安,等.棉花黄萎病流行于温度土壤湿度的关系及防治措施[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5(4):31-32.
  [10] 简桂良,邹亚飞,王田存,等.不同温度刺激对棉花黄萎病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3,15(2):83-86.
  [11] S.A.奥利弗,等(海浪作,董颜译).不同植被、土壤类型及气候条件的土壤热通量及温度变化[J].Agric.For.Meterol,1987(39):257-26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