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七种主要农产品年终分析及展望】农产品营销渠道新模式
 

【七种主要农产品年终分析及展望】农产品营销渠道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9-02-18 03:56:40 影响了:

  从价格情况看,11月份,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其中稻米、小麦、玉米、大豆、油籽和食用植物油价格继续上涨,棉花、食糖价格出现明显回落;国际价格总体下跌,其中棉花、食糖价格快速下跌,大米、小麦价格略跌,玉米、大豆、油菜籽和食用植物油价格继续上涨。展望后市,受我国调控力度加大、美国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近期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可能继续震荡,整体处于弱势。今年我国粮食实现历史罕见的“七连增”,供给总体充裕,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但受成本推动、通胀预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等因素影响,价格总体仍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从贸易情况看,1-10月,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953.5亿美元,同比增29.7%。其中,出口384.5亿美元,同比增22.6%;进口569.0亿美元,同比增34.9%。与上年同期比,我国大豆、棉花、食用油籽、食糖进口大幅增加,大米、小麦、玉米进口增幅较大但绝对量较小,食用植物油进口下降。与上月相比,10月份我国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食糖进口均下降。
  从供需前景看,2010/11年度,全球大米产需基本平衡,小麦产不足需但库存充裕,大豆供给充足,玉米、棉花产量有望较大幅度增长;食糖2010/11总体供给过剩,但前半榨季全球糖市仍将供不应求。
  
  摘要:国内稻米价格继续上涨,国际米价出现调整。总的看,受成本上升、元旦和春节临近、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等因素影响,近期国内稻米价格仍将维持温和上涨态势;国际米价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仍可能震荡上行。
  
  稻 米
  分析师:张欢、武文
  
   ――国内稻谷价格继续上涨。继10月份东北粳稻上市后,11月份南方晚稻和粳稻陆续上市,受通胀预期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和农民惜售等因素影响,稻谷价格继续上涨。11月份,早籼稻收购均价为1.02元/斤,环比涨3.8%,同比涨12.4%;晚籼稻为1.11元/斤,环比涨5.8%,同比涨17.6%;粳稻为1.35元/斤,环比涨11.9%,同比涨25.8%。同时,国储籼稻拍卖市场也明显活跃起来,总成交率由10月28日的17%升至11月4日的27.3%,11月18日更是达到45.4%,创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早籼稻期货价格小幅上涨。11月份,早籼稻期货月均价为1.22元/斤,环比涨1.2%;持仓量21.4万手,环比降28.7%;成交量2659.3万手,环比增95.8%。
  ――国内各品种大米价格普遍上涨。11月份,早籼米批发价为1.62元/市斤,环比涨6.6%,同比涨18.1%;晚籼米为1.71元/市斤,环比涨7.6%,同比涨19.6%;粳米为2.07元/市斤,环比涨4.3%,同比涨24.3%。米价上涨原因:一是成本上升。在原粮价格持续攀升的同时,加工、运输等环节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共同推动了米价上扬;二是需求增加。11月份开始大米消费进入旺季,市场需求有所增加,拉动米价上行。三是通胀预期增强。10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4%,创近25个月来新高,导致市场普遍认为米价会继续走高,一些贸易商甚至已经开始为元旦和春节提前备货。
  ――国际米价出现调整。11月份,国际大米价格(曼谷离岸价,25%破碎率,下同)为465美元/吨,环比跌0.2%,同比涨7.5%。价格回调主要原因:一是印度增产较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今年印度稻米产量可能达到1亿吨,比上年的8900万吨增长约12.4%。二是越南出口再创新高。越南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10月,越南大米出口57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8%。越南农业部表示,今年越南大米出口量可能超过650万吨,再创新高。三是菲律宾进口下降。据菲律宾相关部门对农户的种植意向调查,预计明年菲律宾的稻米产量将增长16.1%。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稻米进口国明年的大米进口量将比今年减少约一半。
  ――国际大米到岸税后价继续高于国内。11月份,我国晚籼米批发价为每市斤1.71元。同期泰米离岸价为每市斤1.55元,比国内低9.7%,价差较上月缩小0.13元;到岸税后价为1.92元/斤,比国内高12.1%。
  ――1-10月份我国大米进口增加出口下降,仍保持净出口格局。据海关统计,10月份我国出口大米4.8万吨,环比增56.1%;进口大米0.6万吨,环比降70.4%;1-10月,我国累计出口大米49.2万吨,同比降21.9%;出口额3.1亿美元,同比降23.9%;主要出口到韩国(占34.9%)、朝鲜(占12.8%)和利比里亚(占9.5%)。累计进口大米23.5万吨,同比增14.3%;进口额1.5亿美元,同比增26.7%;主要来自泰国(占76.9%)和越南(占22.3%)。
  ――预计2010/11年度全球大米产需基本平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1月份预测,2010/11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67亿吨,同比增2.9%;消费量4.60亿吨,同比增1.8%;贸易量3030万吨,同比降1.6%;期末库存1.33亿吨,同比增6.4%,库存消费比为28.5%,比上年度上升1.1个百分点。
  
  摘要:国内价格继续上涨, 国际价格持平略跌。总的看,受供给充足、元旦和春节临近、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等因素影响,近期国内小麦价格整体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受供给总体充裕影响,近期国际小麦价格仍可能处于盘整期。
  
  小 麦
  分析师:曹慧、钟永玲
  
  ――国内现货价格继续上涨。随着面粉销售旺季的到来,小麦需求逐渐增加,小麦价格继续上涨。11月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价格为1.03元/斤,环比涨3.34%,同比涨5.91%;濮阳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优质小麦高优505的批发价为1.15元/斤,环比涨1.66%,同比涨8.49%。郑交所强麦期货价格近月合约WS101(2011年1月交割)结算价2449元/吨,环比跌1.69%,同比涨16.01%。
  ――国际价格持平略跌。受美国农业部上调全球小麦产量数据、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11月份国际小麦价格持平略跌。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离岸价为294美元/吨,环比跌0.94%,同比涨30.49%;堪萨斯期货交易所硬红冬麦平均期货价为272.57美元/吨,环比涨0.72%,同比涨39.24%。
  ――国际小麦到岸税后价继续高于国内,但价差有所缩小。11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折人民币0.98元/斤,比优质麦产区批发价低0.17元/斤,价差较上月扩大0.02元/斤;到岸税后价为1.39元/斤,比同期国内优质麦运到南方销区的批发价每斤高0.12元,价差较上月缩小0.03元/斤。
  ――1-10月我国小麦进口同比增1倍。据海关统计,10月份,我国进口小麦产品1.22万吨,环比减86.8%;出口3.71万吨,环比增12.9%。1-10月,累计进口小麦产品121.61万吨,同比增1.01倍;出口20.53万吨,同比增11.78%。进口小麦产品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占62.21%)、加拿大(占23.31%)和美国(占10.49%);小麦主要出口到香港(占45.40%)和朝鲜(占39.89%)。
  ――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北方部分麦区出现旱情。目前全国冬小麦播种基本结束。据我部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达3.4亿亩,比上年增100万亩。近一个多月来,我国北方冬麦区持续降雨偏少,麦田表层土壤湿度有所下降,当前华北、黄淮等地的局部地区已显旱象,对冬小麦分蘖及培育冬前壮苗不利。
  ――预计2010/11年度全球小麦产不足需但库存仍较充足。11月美国农业部预计,本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429亿吨,较上月预计数上调149万吨。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1月份预测,2010/11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477亿吨,同比减5.1%;消费量为6.68亿吨,同比增1.2%,产不足需2030万吨,为2008/09年以来首次出现产需缺口;贸易量1.21亿吨,同比减5.6%;期末库存1.809亿吨,同比减9.9%,但仍比2007/08年的最低点高25%。
  
  摘要:国内价格再度上扬, 国际价格继续上涨。总的看,受今年玉米增产及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国际价格将随美元汇率变动及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而波动。
  
  玉 米
  分析师:习银生、徐伟平
  
  ――国内价格再度上扬。受销区用粮需求较为旺盛、国内通胀预期增强、农民惜售心理较强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在经历前期季节性小幅回落后再度上扬。11月份,产区平均批发价格0.98元/斤(标准水,下同),环比涨2.1%,同比涨12.1%。其中,东北产区为0.94元/斤,环比涨4.7%,同比涨10.7%;华北黄淮产区为0.98元/斤,环比涨1.6%,同比涨12.0%。销区平均批发价格为1.12元/斤,环比涨4.0%,同比涨13.8%。从收购价格来看,目前吉林玉米(自然水,水分含量25%-30%)收购价在0.75-0.82元/斤,同比涨20%左右。
  ――国际价格继续上涨。受全球玉米产量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11月份国际玉米继续上涨。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离岸价为239美元/吨,环比涨2.5%,同比涨39.2%;芝加哥期货均价为220美元/吨,环比涨3.6%,同比涨39.5%。但从月内价格走势看,11月中旬以来,受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影响,美元汇率反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玉米价格也随之有所回落,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最低收盘价比最高收盘价下跌了12.7%。
  ――国际玉米到岸税后价仍明显高于国内。11月份,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平均离岸价折合人民币0.79元/斤,比国内产区批发价低0.19元/斤;美国玉米运抵我国南方港口的到岸税后价为1.17元/斤,同期东北玉米到达南方港口的交货价平均为1.09元/斤,国际比国内高0.08元/斤,价差较上月缩小0.02元/斤。
  ――1-10月玉米进口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10月份,我国玉米出口0.48万吨,环比减16.2%;进口25.19万吨,环比减50.9%。1-10月,我国累计出口玉米11.21万吨,出口额0.2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26.7%和33.7%;进口147.85万吨,进口额3.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44.2倍和37.4倍;净进口136.65万吨,创1997年以来我国净进口数量新高。我国玉米主要出口到朝鲜、日本、韩国,分别占出口总量的64.7%、24.5%和9.9%。我国玉米进口97%自美国。
  ――预计2010/11年度全球玉米供求形势趋紧。国际谷物理事会(IGC)11月份预测,2010/11年度,全球玉米产量8.1亿吨,同比减0.1%;总需求量8.4亿吨,同比增3.3%;贸易量9400万吨,同比增9.3%;期末库存1.21亿吨,为近4年来新低,同比减20.4%;库存消费比14.4%,比上年度下降4.3个百分点。
  
  摘要:国产价格持平略涨, 国际价格继续上涨。总的看,目前全球大豆总体供给仍然充裕,后期国际大豆价格主要受南美大豆生产情况影响而波动;国内市场受国际影响较大,但在国家调控政策作用下将保持相对稳定。
  
  大 豆
  分析师:孟丽、张照新
  
  ――国产大豆收购价格先升后降,月均价持平略涨。11月1日起,国家开始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国标三等大豆价格为1.90元/斤,收购期限截至2011年4月30日。受临储政策实施以及国际价格上涨的影响,11月前半月国产大豆价格延续上月上涨态势。下半月,受国家调控力度加大以及国储大豆进行本年度首次拍卖等因素影响,价格有所回落,但月均价仍持平略涨。11月份,黑龙江国产大豆平均收购价1.93元/斤,环比涨1.3%,同比高6.1%;山东地区国产大豆入厂价2.06元/斤, 环比涨2.9%,同比高10.3%;山东地区进口大豆到岸价2.10元/斤,环比涨5.3%,同比高6.8%;山东地区中等豆粕出厂价3484元/吨,环比降2.6%,同比低4.9%。
  ――国际大豆及其制品价格继续上涨。受美国调低其大豆产量和库存、全球大豆进口需求旺盛、巴西天气干旱等因素影响,11月份国际大豆、豆油和豆粕价格继续上涨,但下半月由于市场担忧中国加强货币紧缩政策对全球大豆需求产生不利影响,价格有所回落。11月份,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均价,大豆462.1美元/吨,环比涨9.5%,同比高24.4%;豆油1127.3美元/吨,环比涨9.7%,同比高31.4%;豆粕376.9美元/吨,环比涨7.0%,同比高12.1%。
  ――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年内首次高于国产大豆。今年1-10月份进口大豆到岸价格一直低于国产大豆销区价格,但8月份以来由于进口价格涨幅较大,价差逐渐缩小,11月份首次高于国产大豆。11月份,山东地区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2.10元/斤,比当地国产大豆价格高0.04元/斤;墨西哥湾大豆离岸价484美元/吨,折人民币1.61元/斤,比山东地区国产大豆采购价低0.45元/斤。
  ――1-10月大豆进口创历史新高。据海关统计,10月份,我国进口大豆373.4万吨,环比降19.4%。1-10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豆4389.6万吨,同比增25.8%;进口金额194.0亿美元,同比增加27.0%,均创历史新高。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分别占40.6%、34.0%和22.4%。
  ――全球大豆产量略减,库存充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6月份预计,由于种植面积和单产大幅增加,2009/10年度全球大豆总产量将达到2.58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22.0%。另据美国农业部11月份预计,2010/11年度,全球大豆产量2.574亿吨,比上年度减1.06%;消费量2.547亿吨,比上年增6.78%;库存6141万吨,增1.67%,库存消费比24.1%,比上年低1.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供给总体充足。
  
  摘要:国内籽棉收购市场显著降温,棉花价格高位回落,国际棉价冲高回落。总的看,受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欧洲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近期国内外棉价将继续高位走弱。
  
  棉 花
  分析师:刘涵、翟雪玲
  
  ――新棉采摘基本结束,籽棉收购市场显著降温。11月底全国新棉采摘基本结束,受宏观调控、皮棉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棉花流通加工企业观望气氛浓厚,部分企业出现停收,前期高涨的籽棉收购市场显著降温。11月份,3级籽棉月均价为6.13元/斤,环比涨8.5%,涨幅较上月降18.4个百分点,同比涨79.0%
  ――棉花价格高位回落。11月上旬棉价延续上月涨势,但中旬以来在国家调控政策作用下,价格呈明显高位回落态势。11月10日328级棉花现货价每吨突破3万元大关,11日达到31302元/吨,但12日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等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纺织企业采购意愿明显下降,现货成交清淡,价格明显下跌。11月份,国内328级棉花月均价28989元/吨,环比涨17.7%,涨幅较上月回落9.7个百分点,同比增102.6%。
  ――国际棉价冲高回落。受我国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朝韩冲突引发美元指数上扬等因素影响,11月份ICE期棉在月中冲高后迅速下跌,现货市场在期棉带动下振荡走低,中下旬国际棉价快速回落。现货方面,Cotlook A指数11月11日创下168.4美分/磅的历史新高后急速下跌,11月30日跌至146.75美分/磅,11月均价为155.47美分/磅,环比涨22.0%,同比涨116.6%。
  ――国内棉价高于国际且价差扩大。11月份,Cotlook A(相当于国内328级棉花)指数每吨折人民币23041元,比国内棉价低5948元,价差较上月扩大82元。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 M级(M级相当于我国328级棉花)月均价为160.39美分/磅,1%关税下折到岸税后价每吨为27139元,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850元;滑准税下折到岸税后价每吨为27516元,比国内棉价低1473元。
  ――1-10月棉花进口大幅增加。据海关统计, 10月份,我国棉花进口9.6万吨,环比降52.1%,同比降19.0%;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24.8万吨,同比增长87.9%,进口金额4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60.2%。我国进口棉花主要来自美国(占37.7%)、印度(27.3%)和乌兹别克斯坦(11.8%)。
  ――201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有望较大幅度增长。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11月份预计,受高棉价刺激,201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有望增加至2534万吨,同比16%。预计2010/11年度中国以外地区的库存消费比为42.0%,Cotlook A指数平均值为92美分/磅,同比增18%,为1994/95年度以来最高。
  
  摘要:国内油籽和食用植物油价格继续上涨,国际价格明显上涨。总的看,目前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供给充足,但受市场炒作等因素影响,预计后期国际油脂油料价格将呈波动频繁、波幅加大的走势。受国际市场和食用植物油需求旺季来临等因素影响,预计近期国内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价格可能继续波动上行。
  
  油 料
  分析师:李楠、董彦彬
  
  ――国内油籽和食用植物油价格继续上涨。11月均价,湖北地区油菜籽进厂价2.11元/斤,环比涨2.7%,同比高13.7%;山东地区二级花生仁批发价4.28元/斤,环比涨1.1%,同比高9.9%;山东四级豆油出厂价9512元/吨,环比涨5.8%,同比高29.8%;天津港24度棕榈油到港价8908元/吨,环比涨5.7%,同比高46.4%;湖北四级菜油出厂价9841元/吨,环比涨5.6%,同比高21.7%;山东一级花生油出厂价16159元/吨,环比涨8.0%,同比高13.0%。
  ――国际油菜籽和食用植物油价格明显上涨。11月份,加拿大油菜籽CNF价(离岸价+运费)596美元/吨,环比涨4.6%,同比高30.9%;南美豆油CNF价1186美元/吨,环比涨6.3%,同比高31.5%;马来西亚24度棕榈油离岸价1094美元/吨,环比涨8.5%,同比高52.9%。
  ――进口油菜籽和豆油到岸税后价均高于国内。11月份,加拿大油菜籽到岸税后价约2.50元/斤,比国内油菜籽进厂价高0.39元/斤,价差继续扩大。美国墨西哥湾豆油离岸价1045美元/吨,折人民币3.48元/斤,比国内销区豆油价格低1.28元/斤;山东进口豆油到岸税后价4.78元/斤,比当地国产豆油出厂价格高0.02元/斤。
  ――1-10月我国食用油籽进口大幅增加,食用植物油进口减少。据海关统计,10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油籽382.7万吨,环比减20.4%;进口食用植物油65.0万吨,环比减17.6%。1-10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食用油籽4587.0万吨,同比增20.8%,进口金额206.4亿美元,同比增22.6%;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657.1万吨,同比减16.5%,进口金额55.0亿美元,同比增0.8%。其中油菜籽进口140.4万吨,同比减47.4%,主要来自加拿大(占99.96%);棕榈油进口451.1万吨,同比减15.4%,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占64.7%)和印度尼西亚(占34.9%)。
  ――预计2010/11年度全球油脂油料供给偏紧。据美国农业部11月份预测,2010/11年度,全球油籽产量为4.407亿吨,同比减0.1%;贸易量1.114亿吨,同比增3.0%;期末库存7132万吨,同比减1.2%;库存消费比16.2%,比上一年度下降1个百分点。预计2010/11年度全球食用植物油产量1.451亿吨,同比增4.7%;消费量1.4461亿吨,同比增4.9%;期末库存994万吨,同比减14.8%;库存消费比6.9%,比上年度下降1.6个百分点。
  ――国家年内再次抛售储备食用油。2010年11月26日国家向市场抛售临时储备菜籽油10万吨,这是继10月20日抛售30万吨储备食用油一个月后再次抛售储备食用油,这充分体现政府稳定食用油市场价格的决心。
  
  摘要:国内糖价大涨后迅速回落, 国际糖价暴涨急跌。总的看,受新榨季食糖陆续上市、我国调控力度加大和全球食糖供给仍然偏紧等因素影响,近期国内外食糖价格可能继续回调,但仍将处于较高价位。
  
  糖 料
  分析师:徐雪、马光霞
  
  ――国内糖价大涨后迅速回落,整体水平仍高于上月。由于新榨季初期国内食糖市场供求矛盾明显,11月中旬前,国内糖价继续大幅上扬,其中广西糖价在11月11日达到历史高位7650元/吨。中旬后,南方甘蔗糖厂陆续开榨,新糖逐步稳定上市。同时,国家于11月22日抛售了新榨季以来的第二批储备糖20万吨。受新糖上市以及国家调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国内糖价在11月中旬后大幅下跌,月底在6800元/吨上下浮动,但月均价格仍高于上月。11月份,甘蔗糖均价为7155元/吨,环比涨14.4%,同比涨67.4%;郑州期糖成交均价为6684元/吨,环比涨4.6%,同比涨38.9%。
  ――国际糖价暴涨急跌。11月份国际糖价上演了历史罕见的跳水行情,呈“过山车”走势。11月9日,国际食糖价格再次刷新近30年的历史高位,达到33.1美分/磅,但受中国调控政策及市场预计印度产量和出口量均将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11月12日纽约糖价急跌到26.2美分/磅,比上日暴跌3.4美分/磅,比11月9日的历史高位下跌6.9美分/磅,跌幅达21%。11月份,国际食糖均价为29.24美分/磅,环比涨10.1%,同比涨31.7%,月度价格仍为历史最高。
  ――国际到岸税后价仍高于国内,但价差大幅缩小。国际糖价暴跌,加上泰国于本月开始新榨季生产,泰国原糖对纽约11号原糖3月合约升水持续下跌,从9月份最高的9美分/磅下跌到目前的1美分/磅,导致泰国食糖到岸税后价与我国食糖价差大幅缩小。11月份,泰国食糖进口到岸税后价(珠江三角洲)为7648元/吨,环比跌7.5%,比国内甘蔗糖主产区批发价每吨高493元,价差仅为上月的1/4。
  ――1-10月我国食糖进口大幅增加。据海关统计,10月份,我国进口食糖25.3万吨,环比跌28.1%,同比增3.5倍。1-10月,我国累计进口食糖161.8万吨,同比增60.3%,占全年进口关税配额的83.2%。进口糖主要来自巴西、古巴和韩国。
  ――2010/11榨季全球食糖供给过剩。由于巴西等主要产糖国食糖生产遭受异常天气影响,11月份国际糖业组织(ISO)将2010/2011榨季全球食糖市场供给过剩量从8月份预计的320万吨大幅下调至129万吨,下调幅度50%以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