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上海微小卫星前景怎样 [奥运小卫星中国孩子的星]
 

上海微小卫星前景怎样 [奥运小卫星中国孩子的星]

发布时间:2019-02-21 04:26:35 影响了:

     身世大揭秘      “奥运小卫星” 是我国第一次专门为青少年科普活动服务而准备发射的公益小卫星。据说它的身世不凡,它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航天清华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原计划于今年年底左右发射一颗与航天固体运载火箭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研制的工程试验小卫星。本来,卫星发射升空两周后就能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一切ok。但是,有心人还是发现了这颗卫星的潜在利用价值。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了“牵线人”。经他们联络协调,航天清华卫星技术公司和航天固体运载火箭有限公司慷慨允诺,在这颗小卫星完成其科研生产任务后,将它的应用平台捐赠给中国青基会,用于青少年学习卫星应用技术和相关科技知识。
  此时,501部老科协的一批老专家闻讯后。立即马不停蹄地向中国青基会表示,要利用他们多年积累的雄厚的卫星技术和专业力量,同时义务设计、制作一颗观测星,使这颗观测星与航天清华卫星技术公司捐赠的主星一并发射升空。
  
  联合大行动
  
  是什么缘由促使各方联手开展这项活动?
  小卫星具备的成本低、 研制周期短等优势,大大拓展了卫星与市场的结合。航天清华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作为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与清华大学合资的一家股份制企业,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回报社会, 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供空间资源和地面资源,不仅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公众形象,而且可以更好地走向社会。
  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之一501部老科协,是由离退休的老同志组成, 有着丰厚的智能资源,设计卫星是他们的优势。 长久以来,航天企业习惯了“ 皇帝女儿不愁嫁 ”,造成“久在深闺人不知”。在多年不断的摸索过程中,他认为,将这种优势嫁接市场很好的切入点就是: 航天技术与科普活动的结合。
  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是一家全国性的非赢利社会团体,由该基金会组织实施的希望工程经过11年的发展历程, 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事业。为了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意识,此次组织的“奥运小卫星”的发射活动,将是基金会通过社会化运作开展的又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正是多方的共同理念和各自具备的有利条件,形成了这次中国青少年“奥运小卫星”发射活动的联合大行动。
  
  酷名大搜索
  
  有了卫星,还得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为我们的小卫星取一个酷名字 ”的征集,今年7月间,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通过《中国少年报 》, 向全国的青少年征集。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短短20多天,近千封来信以及数不清的电话、电子邮件源源不断地涌来。数千个为卫星起的名字,藏着千千万万中国孩子兴奋的心。
  7 月13日 , 中国申奥成功,许多小朋友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表示:小卫星是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一份特殊礼物。 “奥运龙”,“奥运一号”,“酷奥运”,“申奥”等一批与奥运有关的名字表达了孩子们的迫切愿望。
  7月26日,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航天清华卫星技术 有限公司、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01部老科协在联合召开的中国青少年“奥运小卫星”发射活动发布会上宣布,满足全国青少年朋友们的强烈愿望,先将“奥运”确定为小卫星名字的组成部分,奥运星最后的完整名字,待征名活动结束后由全国的青少年朋友们投票表决。
  
  “姊妹”大展翅
  
  中国青少年的“奥运小卫星”是一对“姊妹星”, 它由两颗星构成。 其中一颗主星是通信星,另一颗副星是观测星。
  主星由航天清华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研制。卫星平台装备有无 线电接收机、无线电发射机、计算机和存储器,能够进行存储转发通信,星上还装备有GPS全球定位系统。青少年可以利用它开展卫星测轨、存储转发通信、 对地观测及数据采集等多种活动。最吸引人的是, 这颗小卫星上还可装有广角数字相机。通过与航天清华一号卫星观测系统的结合,孩子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地球、观测环境,这些信息不仅有教育意义,而且对于国民经济活动有现实的利用价值。
  观测星由五院 501部老科协设计制造。这颗卫星会像一把巨大的伞在天上打开,那是一个直径约3 至 5米并镀有高反射率金属膜的大气球。太阳落山后,用肉眼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卫星的迷人身姿。观测星将主要用于地面观测和青少年开展小卫星观测活动。青少年参与奥运小卫星的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学习到卫星和无线电通信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样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意识和科学意识。
  
  活动大套餐
  
  “奥运小卫星” 的 发射活动 将分两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发射前,除已开展的征名活动外,还将开展“地球与太空――小卫星搭载科学试验方案征集”、“唱响太空 ――小卫星歌曲征集”、“小卫星带我游太空――全国青少年科幻绘画、作文大赛”等活动。
  第二阶段,从卫星发射到卫星上天后的几年间,组织“送我们的小卫星上太空”现场发射、“通过小卫星看地球――对地观测”、“我们和小卫星手拉手――无线电通信”等丰富多彩的系列科技活动。
  目前,这项活动还需900万元的资金,需要社会各界慷慨解囊。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在全国300家少年宫建设地面接收站和帮助青少年进行空间搭载试验。中国电信为这次活动专门设置的热线电话已经开通,孩子们只需拨打当地电话号码16854321,就可以参加小卫星名字投票、航天知识问答等活动了。
  “奥运小卫星” ,中国孩子自己的星,它把孩子们的心拴在了天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