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关于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初步探讨|高校贫困生认定
 

关于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初步探讨|高校贫困生认定

发布时间:2019-02-22 04:22:47 影响了: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以来,贫困生的数量大量增加,因此贫困生的认定问题成为一项更加艰巨的任务。一直以来关于贫困生认定都存在着无统一标准、认定过程复杂、真假难辨、名额限定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统一规范、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提供助学及创业机会、低调选举及适时反馈等措施对贫困生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有效地认定,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
  
  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月生活费来源(含家庭、亲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持平或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的大学生。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贫困生的比例也大大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1%,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约12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宣布:中央财政安排的贫困生资助金将由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2008年将安排200亿元。2008年3月,财政部、教育部决定在已经给予普通高校学生伙食补贴的基础上,再拨出专项资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加伙食每月20元补贴。教育部多次会同财政部就贫困生资助的资金落实、政策实施等出台文件,并多次举行全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新闻发布会。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补助力度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在怎样认定贫困生问题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认定体系。
  
  一 目前贫困生认定的依据
  
  随着国家对贫困生重视程度的加大,各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上也都采取了各种策略。目前高校普遍通过参考以下几点来界定贫困生:
  ①孤儿,且没有其他亲戚朋友给予经常性的经济补贴;
  ②来自单亲家庭,且其家长丧失生产或生活能力;
  ③来自边远山区家庭,经济收入低于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
  ④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属于其家庭所在地低保家庭水平;
  ⑤属于农村贫困家庭,并且兄弟姐妹中同时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在读大中专院校;
  ⑥学生或学生家庭成员发生突然变故,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债务,陷入经济困难状况。
  ⑦直系亲属中有身患重病,需要常年支出大量医疗费用的家庭。
  
  二 目前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贫困生的合理认定是保证国家助学金落实到位的前提条件。虽然可以参考一些的条件来认定是否为贫困生,但是怎样认定才更公平,合理,科学,怎样证明这些条件真伪,依然是个大问题,操作起来非常困难。目前在贫困生认定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地区的最低生活标准不同,而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标准也不尽相同,同一个城市不同高校的消费水平都不一样,学生所学专业不同,消费水平上也有所不同,所有这些客观因素就会导致在同一城市不同学校,甚至在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上认定贫困生的不公平性。
  (二)认定过程复杂。现在普遍的贫困生认定过程比较复杂,从学生提出申请,并提供家庭所在地居委会证明,教委会证明,少一样都不行,但是申请人数多,大学生生源地非常分散,学校若派专人逐一进行审核显然办不到。
  (三)假贫困生现象的屡见不鲜。在一些高校,有学生不好意思当贫困生,另一方面,又有部分学生争着抢着要当贫困生。资助金额的增加和资助名额的增多,让一些并不困难的学生动起了“心思”。 经常会看到一些报道,并不贫困的某女生凭着生源地的一纸证明得了贫困补助,却每周都去必胜客和校外的男友聚餐;而某些家庭经济真正比较困难的学生又因为心理因素,怕被人瞧不起,硬是充当有钱人,两种假贫困生现象成了鲜明对比。
  (四)班级投票选举的弊端。同学之间接触比较多,了解更为深入,所以看起来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更为公平,更为合理,但是现在多数票选的结果是谁人缘好,谁票多;对于公开的评选,某些自尊心较强的贫困生思想及心理上又不愿接受;另外,对于候选人条件的确定上,也出现很多质疑,比如有电脑,手机的学生能不能参选,手机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所以若将现在其作为评选条件有些苛刻。
  (五)对贫困生和特困生限定名额。现在很多高校对于贫困生和特困生的名额有明确的规定,每个班级限定几个人,一般按班级人数的百分之几,这样导致的后果是:贫困生少的班级中非贫困生容易挤进贫困生范围中,并享受补助;而贫困生相对较多的班级又产生了真正的贫困生享受不到贫困生补助待遇,另外对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差无几的同学在申请特困生时又因为名额的限定只能采取“轮流做庄”的措施,所以在这一点上,高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贫困生、特困生名额给与合理分配。
  
  三 贫困生认定的改进对策
  
  完善和创新贫困生资助体系,将贫困生认定程序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各高校执行起来有个统一的认识,并根据大的方向来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一名学生之所以成为贫困生,从根本上讲,就是其家庭现实经济状况决定的,所以归根结底就是要通过一些可行的衡量指标来真实的反映其家庭的经济情况,另外,贫困生的认定应是动态的,不能一成不变,要考虑物价上涨、学生需求变化等诸多因素,还应考虑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最基本的营养需要和最基本的交际需求、文化娱乐活动等,对一些必要开支要具体对待,不能一律禁止。
  将物质资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根据已有的报道,尤其是假贫困生现象的增多,我们可以看到,贫困生在面对贫困时明显显示出较差的心理素质,所以学校要在大学生当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使贫困生敢于正视贫困,不会因贫困产生自卑心理。贫困生不仅物质上需要资助,在心理上同样需要得到各界的关心,所以学校有必要在思想及心理教育方面狠下功夫,让贫困生真正受益。
  3 构建权利义务对等模式,对于贫困生不采用直接的补助方式,即非给而借,讲助学金以借款的方式借给贫困生,待日后有能力偿还时无息还款;另外,学校应多给贫困生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比如有的高校采取“三助,四助”方式,给贫困生创造大量的机会,用劳动创造财富,缓解经济之需。
  采取低调的选举方式,为了避免有的贫困生从心理上抵制公开贫困生名单的方式,所以采取小范围或逐个谈话的方式,一方面拉近与贫困生的距离,更直接了解贫困生;另一方面,多数贫困生都可以接受。
  结合学校的一卡通消费情况,即时反映出学生的消费情况,这种贫困生认定方式已经在一些高校实行,且效果很好。
  不定期对已认定的贫困生或特困生进行反馈调查,利用学生干部一直生活于其中为优势,搜集一些反馈信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投诉热线。对于名不副实的贫困生及时取消其贫困生待遇,或是取消其下一年的申请资格,并对真正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关心。
  贫困生认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高校扩招后贫困生生源大量增加,教育部又出台一些文件,表示不能让一个贫困生因为经济原因退学以后,国家加大资助力度给予贫困生补助,但是依然存在“僧多肉少”的现象,所以一定要采取合理的对策,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构建出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元兴 我国高校贫困生救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1):4~6.
  [2]曾练武 贺春生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解困途径.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29(3):176~178.
  [3]张剑锋 罗浪 赵燕 钟文�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江西教育科研.2005.5:39~41.
  [4]杨得利 熊志忠 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7.25(5):63~6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