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武威市凉州区杂木灌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潜力及浅见] 武威市凉州区杂木河
 

[武威市凉州区杂木灌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潜力及浅见] 武威市凉州区杂木河

发布时间:2019-02-24 05:17:13 影响了:

  摘要:面对杂木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灌区工程的老化失修,节水农业技术的严重不足,提出了对灌区进行挖潜改造和发展节水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杂木灌区;节水农业;对策
  
  1灌区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杂木灌区是武威市四大灌区之一,灌溉武威市凉州区境内12个乡(镇)和5个国营农场,灌区耕地面积有30多万亩,是凉州区重要的优质农作物产区,在凉州区农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杂木河多年的平均径流流量为2.497亿m3(1952~2005年),最大径流量为4.948亿m3 (1958年), 最小径流量为1.667亿m3 (1999年),年均引用水量的1.80~2.70亿m3,平均供水流量8.50~10.39 m3/s。近年来,因上游生态环境恶化,干旱少雨等诸多因素,杂木灌区严重缺水,灌溉用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杂木灌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灌区来水在时空分布上不均衡灌区来水的不均衡是制约杂木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杂木灌区7~9月的雨季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50%以上,其余月份来水量严重不足。由于季节性来水往往与灌溉关键期需水严重错位,特别是表现在春夏之际的“卡脖子”旱已成为制约灌区农业的最大瓶颈。杂木灌区每年夏灌期间约有5万多亩春小麦因迟灌或缺灌而减产,使灌区内农作物质量品质下降。对灌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长远规划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2现有工程老化失修,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杂木灌区的水利工程为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维修、更新及改造的资金来源,带病运行,致使工程设备破损、老化、失修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田间工程仍较落后,直接影响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渠系不健全,配套的标准不高,造成田间水量损失不小。
  1.3灌区灌水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区内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工程的比重很低,灌区近几年虽然推广了渠道防渗、小畦灌溉、地膜覆盖等技术,但总的来说灌水技术还是落后,大水漫灌、串灌现象仍很普遍,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1.4群众的节水意识差,宣传力度不够灌区内的群众缺乏节水意识,认识不统一,对水危机形势认识不清。灌区内种植无计划,夏粮作物面积过大,节水措施落后。同时,一些先进的灌水技术由于技术性强,管理要求严格,群众参与不积极不主动,存在严重的依赖和散漫的思想,这也是造成灌区内水资源浪费的因素之一。
  1.5灌区内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灌区农作物夏粮作物比例较大,秋粮作物比较小;粮食作物比较大,经济作物比例小;作物种植上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不利于规模经营,统一灌溉。正是由于种植规划不合理,使灌水无法做到优化调度,使部分水浪费,影响农业用水的效率。
  
  2发展节水农业潜力
  
  2.1自然、气候杂木灌区属于温带干旱气候,气候干旱,节水型蒸发量大,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60mm,多年蒸发量2 020mm,年日照时数2 968h,无霜期135~155d,年平均气温6.90 ℃,多年平均最高气温19.40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8.40 ℃,风向多为SSW,多年平均风速3.10m/s,最大冻土层1.30m,具有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亦快,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充足等特点,有利于优质农业作物生长,是比较理想的农业节水灌溉发展区域。
  2.2土壤条件杂木灌区土壤主要以砂壤土为主,容重1.43t/m3左右,田间持水量23%,土层厚度在2~5m之间,土壤肥水渗漏严重。灌区农业作物主要以春小麦为主,占全灌区总面积的60%左右,兼种玉米、洋芋、油菜、蔬菜、瓜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针对灌区农作物种植情况,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节水措施,如瓜果、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可以推广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
  2.3杂木灌区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近年来杂木灌区对高效节水的喷灌、滴灌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积累了一定的节水典型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充分显示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越,并培养了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为发展喷灌、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4技术力量雄厚杂木灌区有一批长期从事水利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在长期的水利工作中,特别是近几年的节水灌溉试验示范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操作技能,他们有能力有技术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到整个杂木灌区,这一切为灌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对策
  
  3.1搞好现有灌溉工程的挖潜改造和配套工作根据渠系现状,在改造老化渠道工程时重点要把精力投入到渠道防渗方面。渠道防渗是灌区农业节水最大的可挖潜力。通过对支渠以骨干输水渠道实施防渗衬砌,达到对渠道的节水改造。近30年渠道衬砌实践证明,采用浆砌石和150#混凝土预制件换基衬砌后,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40%以上。在大力搞好渠道防渗的同时继续抓好四间配套工作,对渠、路、林、田居民区进行综合配套,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在植树方面的工作力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叶面蒸腾,建设节水型生态农业示范小区。
  3.2大力调整种植结构,促进节水农业根据灌区来水的特点,大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一是调整作物做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便于统一灌溉。二是调整农作物的夏秋粮经济作物比例,将夏秋作物的比例调整到5:5,粮食经济作物的比例调整到6:4,人为地缓解用水高峰,合理调度水量,优化水量分配。三是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作物栽培技术,达到节水、增收的目的,为灌区发展“两高一优”的节水生态农业提供可靠的依据。
  3.3搞好节水灌溉的试验示范在灌区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首先要搞好节水灌溉的试验示范工作,让它节能又能很好地发挥示范作用,从而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群众节水意识,为科普宣传提供有力的证据。每一个新建示范项目都要在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认真搞好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总结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在不同区域条件下的适用性、设计参数、设备选型,节水增产规律,配套农业技术和经济效益等。其次,在未建立起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地方,可先推广小畦灌溉、隔沟交替灌溉及地膜覆盖技术,这也是节约灌溉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后通过举办节水技术培训班,广泛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健全乡(镇)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节水农业的科普宣传工作和力度。
  3.4确定适宜发展规模,推广喷灌、滴灌由于喷灌、滴灌工程成本高,在短期内不可能成为节水灌溉的主干工程,因此发展喷灌、滴灌既是积极,又要量力而行。要根据资金筹措,技术指导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确定其适宜的发展规模,做到建成一处,发挥一处作用,既要做好管理维护工作,又要从中摸索规律总结规律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喷灌、滴灌技术能否大面积推广,关键在于是否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武威市区近年来建设的一些节水示范工程都是以国家全部投资或部分投资的形成,以这种形式推广尚在起步中的高新节水技术十分必要,但要使其形成有内在活力的良性发展机制上,不仅要注重节水效益,还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将高投入的喷灌、滴灌工程应用于产值较高的经济作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