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黄河入海流:黄河入海流入什么意思
 

黄河入海流:黄河入海流入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4-06 05:45:27 影响了:

  公元755年,水淹河北,百姓死亡100余万;公元1401年,水进开封,4万余户人家沉入水底;公元1761年,河南12州县、山东12州县、安徽4州县皆成泽国;公元1843年,“道光二十三,河水涨上天!”这两句民谣至今读起来还让人胆战心惊;公元1933年,堤防决溢50余处,灾民达364万,尸横荒野,饿殍遍地……
  我们都知道这条河。不用说,这就是黄河。
  在有记载的2500年中,黄河决口1590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人类史上,大的再没有一条河能够比黄河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威胁。因此有人称之为:世界第一害河。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同这条世界第一害河相抗争的历史。
  黄河,中国之忧患。
  1988年7月27日,河南中牟县境内第125号坝出险,河南河务局机动抢险队闻警出动。42条训练有素的强壮汉子动若脱兔,一分钟之内集合完毕,15分钟后汽车开到14公里外的出险地点。
  “钢头铁尾豆腐腰”,这是对黄河的形象描述。郑州花园口往下至中牟九堡,则是豆腐腰之豆腐腰。大河高悬,险工处处,这个地段,就是机动抢险队的活动区域。他们的口号是,与豆腐腰共存亡。
  形势非常急迫,一段15米长的堤坝根石已经下蜇5米,河水逼迫坝顶。副队长齐胜志一声大喊:“抛石!”队员们一拥而上。
  这一干,就是一天一夜。
  黄河出险,全民皆兵。1958年特大洪水,河南山东两省200万军民上堤,终于安澜。问题是你不可能让200万人整天什么都不干光等着黄河发水,这支机动抢险队,就是黄河上的常备军、尖刀排。
  头一天齐胜志的老父亲正准备作寿。齐胜志买好了猪肉、蛋糕,想抽空送回去。警报一响,却连交付一声都没来得及。在抢险面前,任何事都得退避三舍,黄河边上的人都懂这个。
  险情不断。几天之内,119、121、120坝相继出现问题,抢险队员疲于奔命。这是关键时刻,乎日练就的功夫就是为了这个时刻。铺柳石枕,捆铅丝笼,七星八卦九连环十三太保,一招一式都不能走样。而且,必须在瞬间之内完成。
  8月2日,洪水突然增大,主流滚动,成为横河,四个部位同时出险。情形万分危急。
  齐胜志喊了五天嗓子都喊破了,光张着嘴发不出声音。他就用手比划,像打哑语。一班长王凤岭站出来代替指挥,刚跳上一个高坡一阵昏眩就栽下来了。两名队员冲上去把他往安全地带抬,抬了一半他醒过来了,又转回身跌跌撞撞地往坝上跑,拉都拉不住。拉不住就不拉,这个时候,只要能动,都是劳动力。
  当险情终于控制住,队员们东倒西歪地躺在坝上,饭送上来一个个去叫却没人吃。吃不动了。
  齐胜志又站起来比划:这样不行。后头怕还有更大的水。不吃人就完了。我先吃个样子。
  他端起一碗稀饭直着脖子灌下去,汤汤水水洒了一身。大伙儿学着他的样子,咬着牙把上半身撑直,端着碗往下灌。有人灌着灌着就睡着了。
  齐胜志让队员们都先睡一会儿,留下二班长安延学、队员白文柱和自己值班。
  天黑下来,三个人沿着堤坝察看水情。齐胜志在前,安延学断后,白文柱居中。走着走着白文柱睡着了,睡着了还在走。前面的齐胜志一停,白文柱一下撞在他后背上,身子晃了晃就软绵绵地滑下大堤,滑了两三米又停住。然后,就势在那儿打起呼噜了。安延学要弄醒他,齐胜志拦住,把自己的褂子脱下来搭在白文柱身上。
  至后半夜,当险情再次发生,安延学一吆喝,队员们一个个竟如弹簧般跳起来,立即投入战斗。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抢险队员吃的就是抢险饭。但有一点你绝对想不到,这些肩负如此重任、身为国家正式职工的抢险队员,实际上,一年只能领到八九个月的工资。
  黄河经费紧张,开不出钱来。每年10月至来年3月,这些人不发工资。队员们家大都在农村,不发工资,大家就回家去吃饭。每逢这个时候,队里便要宣布三条规定:
  1.黄河无险情,三天来队里一次看看,2.黄河有情况,听广播随叫随到,3.来的时候,自己带上干粮。
  这些,队员们都毫无怨言地接受。
  安延学家在辛塞,这地方沿河民谣日:“圪扒皮,花**,种一葫芦,收一小碗。”这还是太平年月,遇上黄河发水,别说“一小碗”,能逃出去要饭就算有福气的。这儿的老百姓祖祖辈辈就一个想头儿:啥时候能把黄河整治好?所以安延学有话:黄河上的事儿,就是一个钱不给,咱不也得豁出命去干么?!
  安延学家兄弟四个。除他之外,三兄弟都在家种地。在家种地的全盖起了新瓦房、小独院,只有他日子过得最紧巴。那天全家坐一块儿延学开玩笑:“咱家就我在黄河上干可就我最穷,不如我也回家种地吧?”当下被老父亲骂了一顿:“混蛋!你缺钱花说话,想盖房兄弟几个帮你,你要敢从黄河上不干了,我打断你的腿!”
  这样的父亲,抢险队里不止安延学有。
  黄河职工所有家在农村的,日子过得普遍不如本村百姓。但大家出来进去头都抬得挺高,而村里人对他们也都多几分敬意。这感觉,不在黄河边上生活的人也许体会不到。那是由于淳朴的护乡意识,也是由于祖祖辈辈那个关于黄河的理想。
  至8月13日,机动抢险队奋战17天,抢险16次,没有一个人下坝。当洪水终于安全通过,两辆解放卡车把42条汉子拉回驻地,其中竟有一半是从车上抬下来的1
  那场面催人泪下。
  新中国40年来,本着除害兴利的方针,在黄河上建成大中型水库170多座,发展水电装机250多万千瓦,为沿河城镇、工矿企业和7000多万亩农用灌溉提供了水源,在中上游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水土保护工作,建成3万多座淤地坝,修成500Q多万亩梯田、条田、坝地,种植了9000多万亩林草,使10万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
  这样的治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不敢想像的。
  黄河宁,天下平。
  王锡栋有句名言,叫作:一不怕死,二不怕活。那是1985年11月,他作为东营修防处的高级工程师,被人从工地上抬进医院,准备开刀的时候说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