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2018个人年终工作总结_个人磨课史话
 

2018个人年终工作总结_个人磨课史话

发布时间:2019-04-11 04:48:07 影响了:

  磨课也可以是个人史  磨课多被理解为大型公开课或比武课前的递进式研讨与试上,螺旋式上升被认为是其重要特点。在普通教师的常态教学中,这种性质的磨课并不容易成为常态。因此,如果我们在磨课的内涵基础上作一定的外延,将目光转移到研究教师的个人磨课史的话,或许对于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而言,更具意义。事实上,即便是传统视角下的磨课,其仍然是指向个人的,只不过在过程描述时多了参与磨课者的话语,但主观感受却属于个人,从这个角度讲,研究一个人的磨课史,也可以为我们的教学寻找到一些思路与方向。
  作为一个不喜欢重复的教师,我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怎样才能让同一个内容上出不同的味道。于是,磨课便成为我个人教学研究的见证。相对于公开课的即时磨课而言,我更喜欢循环教学中的不断思考与改进,有时甚至是颠覆——这就是一个人的磨课史,虽然其中必然穿插着与同行们的切磋,但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思考与尝试,其乐无穷!
  以“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为例。
  如今回头看,工作以来对这一节内容的磨课可分为三个阶段,自忖后两个阶段比前一阶段都有进步,这种进步既体现在学生的反应上,当然更体现在自己的教学感受上。
  第一阶段:工作之初的两三年,基本上是将教材和参考书上的文字转换成语言,将教材上的图示转换成实验。至今数年,已无多少深刻印象可供回忆,故说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其实那个阶段的教学基本上全部是这样,浑浑噩噩,偶尔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获得领导的一声赞许,如今想来,甚是奇怪。
  第二阶段:随后的五六年,这个阶段开始对教材有一定的思考,加上开始了课改,对照课程标准提出的诸多理念,心里有一种改变的冲动。于是开始研究这一知识点——特别强调,不是研究教材。因为在这个阶段,我已经意识到了研究知识与研究教材是不同的。
  请允许我用一点篇幅来描述一下两者的不同。
  研究教材(包括教学参考书),是研究某一知识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教学的实施步骤等等,从物理知识的体系上来看,其更多的是一种“逻辑行程”——什么时候该教什么知识——这主要是教材编写者意图的体现。但只研究教材是危险的,因为我们很容易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从而迷失自己的方向。
  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我更多的是研究知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毫无疑问是物理中的经典,被喻为经典力学的支柱。研究这一知识,首先应该从物理学史入手,知道这一规律是从何而来的。翻开《科学的历程》《大设计》等书籍,看看网易公开课,我们不难发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产生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研究,甚至粗略地看,你都不大看得出他们的表述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表述,在真实含义上有什么不同。——可能是个人更多地偏好物理学史,所以依托物理学史进行研究,其实是研究知识的发生史,去了解它的“历史行程”。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物理学史确实是个好东西,我才粗浅地读,已经知道了不少物理知识的产生与教科书其实是有着巨大差异的。例如教科书上的密度概念是用质量和体积来定义的,而历史上却是先有密度后有质量的,好玩吧!
  在这一阶段的课堂上,虽然上课流程与第一阶段的差异并不大,但内心涌动的东西却大不相同,有一种将自己了解到的物理学史倾诉给学生的冲动,于是在三个班上,总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将伽利略怎么做的、笛卡尔怎么说的告诉学生。学生倒也乐得享受这种看起来游离到考点之外的知识,听得津津有味。
  第三阶段:我不仅研究知识,更研究学生。虽然在第二阶段,经过“耳濡”(培训、阅读)等方式,我已经知道了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但在教学现场,想要做到并不容易,虽然努力想实现学生主体的愿望,但心底总觉得自己做得不甚到位。因为教师满堂灌固然不是以生为本,但教师设计好了之后给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表演其实也谈不上以生为本。那真正的以生为本是什么呢?
  这一阶段有几年连续教初三,因此没有直接讲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机会(虽有过借初二班级上这一课的愿望,但终未能实现)。但幸好初三有个总复习,而学生对此知识点遗忘也较多,也总有个补救的机会。
  或许正是骨子里不喜欢重复,又加上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这一课确实有着强烈的“磨”的愿望。那个时候,我就注意观察学生,任何与力和运动有关的现象都有可能刺激我将之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联系起来。后来想想,这简直是一种偏执。
  碰巧的是,我还真寻着了两个好的素材——要不怎么说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呢?司空见惯的情形立马被我发现了其中的价值。
  素材一:我注意到很多学生(尤其是男学生)课间喜欢玩一种“漂移”:如厕完毕后从厕所直冲教室,一阵快速跑之后,到离教室门还有四五米的时候,双脚并拢跳起,落地后还能向前滑动一段距离。控制得好的,正好到教室门口停下,然后一猫腰,就钻教室里去了。
  这个素材太好了!因为它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所设计的实验有着质的相似:教材设计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上向下运动,以获得一个初速度;而素材一中学生通过助跑获得了一个初速度;教材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停止,而素材一中学生在地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也会停止。教材实验中提出“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速度相等,则小车在斜面上向下运动的高度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的问题,而素材一中恰恰可以超前一步提出问题“影响学生向前滑动距离的因素有哪些”,进而在控制变量的思想中探究得出必须控制学生落地速度相同。
  素材二:教材特别强调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到的。因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确实不好用实验来验证——这世上、这宇宙里哪有不受力的物体呢?但,整个初中物理学习中,明确通过这种方法来得出的规律几乎没有。于是我着眼寻找生活中有没有“实验加推理”思想方法的运用,于是一个例子被我发现了:开车时听到收音机里说某公司使用了一批合格的阻燃材料,头脑里立即出来一个问题:凭什么说这些材料在阻燃效果上是合格的呢?最直接的方法应该是通过燃烧来证实,可一旦燃烧,材料就没了,因此这种直接证明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因而能证明其合格的方法应该是间接的。这不就事实(实验)加推理在生活中的运用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