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古代诗文人性境界摭谈]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古代诗文人性境界摭谈]

发布时间:2019-04-20 04:22:42 影响了:

  在古代诗文的教学中,用人性论的观点去考察人性的境界,我以为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就我理解的人性境界来说,我以为包括四个方面:自然境、悟知境、人格境、社会审美境。论述如下。
  一.自然境的人性
  按照休谟的说法,那些原初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属于印象,而在此基础之上表现于思维和推理的微弱意象叫观念。那么,追溯到人类最深潜的本有方面的印象和观念,最先具备的是哪些呢?它们是关于人的自然态的需求。它是不呼而应的空谷响应,这个声音是他或她“自身的”诉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召唤。潜意识的印象和感知观念在自然境(或者说“混沌境”)中,具体来说,就是“食色,性也”。这就是自然境的人性。
  六朝乐府民歌《江南》描写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北”。这首民歌表现的,纯粹就是女孩对于身在美好环境由内生成的感知快乐与反应。它是由人自身潜意识与理智告白而达成,其自然属性就像水一样流淌。应该说,这首诗是人性自然的真与美,它与自然景观的美和谐相融。
  对于痛苦的倾诉,也是人的本性。自然境的人的行为,当人感觉到某种与对象关系的困境压力,在情感上无法承受,心灵就要寻找倾诉。如柳永对于情人离去的痛苦:“……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因为人对痛苦的压抑,潜意识里是反对的,因此它就会寻找出路。对于压迫造成的痛苦心声,白居易的《卖炭翁》有很好的写照:“……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
  人的天性是倾向于自然的,这是由于自然的状态能给人轻松的快乐。陶渊明后期的生活,皈依于自然——他在《归园田居》里写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又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在官场受到约束压抑,自然就冀望于逃逸的轻松和故园的自由自在。
  人性本有的东西,以浑然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精神之表的底层,它可以很自然而然地一呼而出,只要有一种关系,只要有一个对象。李白的《月下独酌》就是这样的抒写——“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相期邈云汉。”花月是美好的,在他孤寂的时刻,又是这样的亲切。花月与酒将这位诗仙压抑的孤独痛苦,从他的心灵深处呼唤在了眼前!
  “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宋玉《风赋》),这里的“所托者”是那样的玄妙!宇宙的存在在人心灵的寓所,它将怎样地呈现出来呢?杨雄把它作一匹马,它会怎样地跑呢?这就要看马在驯养者那里得到如何的照看了。
  二.悟知境的人性
  《世说新语》中有《过江诸人》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理性的感知,让他们意识到了国破家亡的来临,就是对山河的感觉也有不同了。这种带着思维和推断色彩的直觉行为,区别于动物直觉于危险来临的表现,是悟性的浮现,是由心灵深处的潜意识伴随着思维的痕迹来到自我跟前。
  人的悟知境有强弱之分,因为它与天赋素养有关;但总是隐藏于人的心灵的根基之处,并伴随于其一生的行为表现中,犹如印记一般。所以人总要借助心灵理性的推断突破固有的知识、经验的障碍,才能获得新知。古代哲学家将人性二分为“性”与“情”。李翱认为“性不自性,由情以明”,韩愈以为人性可“教”可“制”,说明人性是可以引导向善的。李翱所比“火之潜于山石林木之中”、“江、河、淮、济之未流而潜于山”,表明人的心灵悟知是由内而外的隐蔽运行状况。正因为这样,孔子才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因性引导的教育方法。
  作为教师,应当知道梁朝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是一封很成功的劝降书。一信折抵三军拼杀,其力量之大,循性规劝使其觉悟罢了。丘迟在信里叙及陈伯之在不同的环境里所表现的骄傲快乐与谦卑屈辱,前者在梁是“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后者在北魏“腆颜借命,驱驰氈裘之长”。他晓以祸福之理,期以自求多福。“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他把一个人快乐或痛苦情感的必然条件指示给了陈伯之。陈读信后感慨万千,不久就率众归梁了。陈伯之的心灵是有觉悟境的。
  孟郊《游子呤》写得好,因见母亲为己缝衣的细节,是那样地“密密缝”,他觉悟到了母爱的伟大,是难以报答的。母亲的爱意使他感悟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人的悟知境的情形表明:人的精神意识有时是麻木的;而作为天赋较强的人,会由于某些偶然的因素获得自省的意识与观念。
  三.人格境的人性
  人格境人性也可称为功利境的人性。人格的表现是由内而外的渗透,虽然如此,却更多地表现为情感,即骄傲与谦卑、爱与恨、妒忌、怜悯、尊敬、鄙视等。人性有格借此以表现。
  考察表现人格色彩鲜明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人性的一种境界情形。《左传·晏婴论季世》中述,陈氏“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陈氏“其爱之如父母”,是仁爱之心的表现;而晋君“庶民罢敝,而宫室滋多……民闻公命,如逃寇雠”,他的残忍可见一般。两相比较,二人的表现是鲜明的两种人格境界,虽然二人都为了自身的利益。陈氏了解爱民之心的重要,他做到了;晋君则只知残酷地剥削,表现出了他的残忍。
  东汉赵壹有“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刺世疾邪赋》)之论,这是赵壹精神意识的宣言,是他刚强正直的人格写照。
  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有一首《孤桐》诗,诗曰“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陵霄不屈已,得地本虚心……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诗中借孤桐表现了自己孤高不屈、希望济世利民的品格,这在他是有着长期以来艰难改革体悟的深远背景的。叔本华认为人有悟知和验知的两种性格成分。诗的前两句当属悟知之境,中间四句则属于后来的验知之境,表明了那是几十年政治生涯塑造成长起来的人格。
  人格境的形成较之悟知境的出现是更进一步的,因为它叠加了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就是说它叠加了对象关系,因而也叠加了意识和情感的过程与积累。从这个角度讲,人必须讲究德行修养。
  一部《论语》强调君子的“修身务本”,期待“就有道而正焉”,只是希望君子能以完美人格自重。德性意味着灵魂的恰当活动,而这种“恰当”,是追求完美的至善。
  四.社会审美境人性
  人总要参与环境的活动,因此人在许多时候身不由已,他(或她)只能自主自身,按照自我认定的理想去作为;同时他(或她)也是根据自己的脾气去做事,也就是说按照自我理解的色彩行事。心灵的色彩有没有烙上社会潜意识的色彩呢?从影响的积淀原理来看,这是必然的事情。人性都带有社会的审美性质。
  社会境人性以其格调来看,都具有抒情曲的属性。它主要从情感方面表现自我属性、表现人生的态度,因此总是外化于表面而又从属于自我。并且这样的表现又是在与对象关系的反复推演过程中抖落,因为环境总是为自我提供着一个心理场而影响它。
  喜爱才子苏轼的人,读过他的诗篇《荔枝叹》,就会知道他的精神意识与情感倾向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那个时代。先来读一读其诗:“……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採;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诗中鞭挞了汉唐至宋统治者的罪恶,揭露了他们为满足欲望而致“赤子”之痛的现实。一方面是美人欲望满足的愉悦,一方面却是人民“血溅”的痛苦,于是出现了愤怒的仇恨。伟大的诗人,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尖锐地揭示了现实的巨大矛盾;同时也表达了对被压迫者的同情怜悯,对“争新买宠”官僚的鄙视。诗中的各主体人物和诗人主体,都在历史现实的“场”的压力作用下呈现了各自的情感与观念。
  主体在环境中与环境对象的“场”,就像空气一样的将人群包围,各个体犹如其间不同的物体元素,是自由的又互相作用影响,从而表现其特色性质。
  明末张溥作《五人墓碑记》,叙述苏州市民的抗暴运动:正直的官员周顺昌被逮捕的消息为市民杨念如等人知晓,于是颜佩韦、马杰等人奔走呼告,激起了民变。社会审美的意识就这样激发了人们的感情和刚强反抗的行为。
  人性的这个境界,总是试图影响、甚至于修正世界的进程,它就像画师在画布上调配着需要的理想颜料。
  一动一静,天地之至妙也;一动一静人之尚行也。
  王襄宁,教师,现居福建建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