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浅谈化学习题教学]
 

[浅谈化学习题教学]

发布时间:2019-06-18 04:06:57 影响了:

  习题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示范解题的全部过程。切忌按教案在黑板上照抄照搬,无论题目是简单还是复杂,都要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使学生从示例中领悟到“分析问题是十月怀胎,解决问题是一朝分娩。”也就是说化学习题教学是将要掌握的化学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通过课堂问答和课外作业练习以及检测等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它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评价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具有及时了解教学效果的功能。化学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地实施化学习题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习题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一部分教师不切实际,专挑偏题、难题讲解,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题目的分析和讲解,同时有些教师喜欢搞题海战,致使学生的负担过重,挫伤了学生做作业和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还有一部分老师对学生解题缺乏指导或不善于指导,导致解题与落实知识技能及培养智能脱节,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明确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步骤就成为习题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我通过两个例题的解决谈谈化学习题教学的技巧。
  例一:有A、B、C三种元素,它们之间形成AC型和BC2型化合物,已知A2+离子、B原子和C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原子和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试推断A、B、C各是什么元素?
  解本题需要的知识点:
  ①有关原子结构理论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②弄清原子结构与离子结构的区别及联系。根据题中已知条件与相互关系,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再根据因果、依存关系推知其它。本题的突破口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由此推知:⑴、C原子的次外层只能有2个电子,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等于或小于8(H、He除外),⑵、最外层只能是6个电子。⑶、C原子只能有两个电子层,即8号元素——氧元素(O);再依据B原子与C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C为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推知B为碳元素(C);又A2+也和B、C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说明A原子比B、C多一个电子层,即为第三周期ⅡA主族的镁(Mg)(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都为主族元素)元素,最后A、B、C之间可以形成AC型和BC2型化合物——MgO,CO2进行验证,符合题设条件。
  例二:20℃时,有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两份。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其中的一份加入5克该物质恰好达到饱和;将另一份蒸发掉32.26克水也恰好达到饱和。求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
  本题目需要学生熟知溶解度和溶液组成的表示法部分课本内容。因为题目中没有给出某物质原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况且两个已知条件分别出现在毫不相关的两个部分,所以给人一种似乎条件不足、解题难以下手之感。其实解决本题的依据就在于两个已知量的内在联系。由题意知,20℃时某物质原溶液之所以不饱和,就是由于其中多了32.26克水或还差5克该溶质,换句话说,就是多出的32.26克水中再加入5克该溶质,溶液就饱和了。所以,根据题意,题目可以改为:在20℃时,32.26克水中溶解5克某物质即达到饱和状态,求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学生很快就可以算出了。
  当然,对于化学习题课的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忌乱弹琴,无病呻吟。做好化学习题课的教学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精心准备,认真备好学生,备好知识点和考点,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地布置数量适当、富有启发性的化学习题。
  2.为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使用习题时,要注意习题的多样性、综合性和适度的灵活性,并控制习题的数量,不搞题海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教师要重视解题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各类典型习题的指导,使学生懂得解题的基本思路、过程、格式和方法,通过适当的练习,培养和巩固学生审题和分析题意的能力。
  4.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且做到有布置有检查,不姑息不迁就。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