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教师配合学生”的理性选择与实践诉求] 实践理性
 

[“教师配合学生”的理性选择与实践诉求] 实践理性

发布时间:2019-06-22 04:19:55 影响了: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关于教师与学生到底应该谁配合谁,争论由来已久。传统教育倾向子让学生配合教师,这不仅造成了教学主体的错位,也使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发生了偏移。现代教育倾向于让教师配合学生,但被指责为“儿童中心论”。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教师配合学生。这不仅是教育的终极追求,教学的内在需要,也是学生的主体性诉求。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发挥学生自主性、开展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和促进学生特殊才能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教师配合学生。
  关键词:配合;学生;教师;理性选择;实践诉求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4-0057-04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听到诸如“希望同学们配合”之类的话语。在评课的时候,也经常听到“某教师教得不错,就是学生配合不好”等等。课堂中让学生配合教师,似乎没错,但如此定位“配合”,不免让人生疑。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配合”一词的诠释:“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1]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这共同的任务乃是尽可能地提供各种条件让学生学到知识、技能,提升其素质和品位。由于教育最终要看学生发展情况而不是看教师完成任务的情况,学生是教育的目的,因此教育中应该是教师主动“配合”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被动地“配合”老师。当然,这并非要求教师不加思考地去配合学生的一切,而应该是理性的、教育式的配合。
  一、“学生配合教师”的错误诠释
  尽管以赫尔巴特的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教育观念受到过无数次的无情批判,但理论的逻辑毕竟不同于实践的逻辑。在实践中,传统教育理念依然根深蒂固,在教学中教师还是课堂的唯一主角,是课堂的驾驭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决定者。因此,学生理所当然地就成为课堂的“配角”,甚至是教师的“仆从”。“学生配合教师”虽保证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却给教学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1 教学主体错位:教对学的规避
  在现实的课堂上,多数教师依然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学生必须唯其马首是瞻。为了顺利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任务,教学就表现为按照一条排除一切偶然性和随机性的平坦大道,向一个个预先设定好的目标挺进。在教学中,教师用固有的思维方式处理学生因认知冲突而产生的“不按常理出牌”和“旁逸斜出”等教学意外。作为术业有专攻且闻道在先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处于一种唯我独尊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看作是有待打磨的“糙胚”。课堂犹如战场,师生之间形成了毫厘不差的“授一受”关系,原本动态多样的课堂变成了“准备——复习旧课——教授新课一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的简单流程。最终,教学“通过对精神和肉体的改造来消除所有的社会和心理非规则性,生产出有用且驯服的主体”[2]。其实,学生的“旁逸斜出”也孕育着巨大的附加值,可以作为教学活动提升的生长点与脚手架,但它却被设计精密的教学所替代或掩埋。乍一看产生了教学顺差,但仔细想想,学生失去了一次次探究与试误的机会,丧失了一个个自主思考与发展个性的空间。教学实际上是产生了逆差,最终得不偿失。
  2 教学过程离位:效率对效益的掩盖
  为了配合教师保证教学的高效率,教学过程就会表现出过于强调目标的定向性与手段的有效性,追求急功近利而非追根究底,脱离了它应有的效益。日常的“多教总比少教好”、“早教总比晚教好”,就是这种追求高“效”的典型表征。这一取向会为某些不正常的方法或者手段提供一路绿灯或者避难所,最终导致教学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为善”的目的可以为道德上有害的手段披上圣洁的外衣,从而使非正义的手段变得理所当然,并且还美其名曰“都是为了学生好”。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风景:空隙、冗余被应然地压缩;曲折迂回的探索被无情地踢掉;对话、建构被认为降低效率,是一种浪费;费时的酝酿和复杂的内化过程被效率的鞭绳催赶。同时,这种“求效”的取向也会导致揠苗助长:催促孩子不断偷跑与抢跑,从而赋予“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正当的理由。但它忘了,不同儿童的起跑线是基于自身特点的,根本没有可比性。有学者认为,学习包括3个阶段——浪漫、精确、综合阶段。在浪漫阶段,学生“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催扰之则衰痿”,知识的传播应该充满想象力和活力。但追求效率原则控制的教学就剥夺了学生的浪漫期,直接进入到精确阶段,提前消耗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后续学习乏力。可是,“对正在成长的儿童来说,浪漫阶段的自然发展尚未结束时就对他的精确性进行训导,必然会妨碍他对概念的吸收。”[3]高效率的教学导致学生收获其微,因而无效益。
  3 培养目标偏位:双基对三维的背反
  学生配合教师,就要按照教师预定的轨道前行。在其中,知识和技能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依据。在单位时间内,教师传递的内容多,学生识记的量大,运用得熟练,就预示着“配合”成功。而其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虽然口头上承认其重要性,但由于其“显示度”太差,因而被淡化和淡忘了。然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也是知识增值与活化的动力性因素,它们不仅对学习过程有重要的调动、激励、保持和调控作用,而且与学生态度的形成、信念的确立与坚持、个性的完善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持续发展发挥着根本性作用。缺失情感和体验的教学,或许能留下只言片语的痕迹,却无法在人的心灵中留下震撼。因而,学生对教师的“配合”,充其量只是证明了教学灌输的成功,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仅仅在认知层面,教学本身要承载的人文关怀被冷落了。这样的教学或许越是有效,就越预示着对学生训练力度的越强。当教学缺失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后,换来的只是杯水车薪,甚至有可能南辕北辙——以人道教化为名却换来反人道的片面发展。
  二、“教师配合学生”的理性选择
  以上这种“配合”的教学,把教学推离了正常轨道,陷入了狭域。这不得不让人反思:所谓的学生配合教师,“换来的究竟是为学生人生考虑的真正的‘进步’与‘发展’,还是以扭曲身心健康、丧失独立思想为代价的短视行为?”[4]当然,更多的学者会认为,“学生配合教师”不好,那让“教师配合学生”同样存在偏误,正确的选择是“相互配合”。“相互配合”的选择固然不错,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它很容易滑向教师绝对主导的境地。同时,这如同人体得了疾病一样,如果采用中立的方法不管不问,病情就会继续发展。要治疗,就得用药。然而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治病所采用的办法实际上是以毒攻毒的办法。只是用以攻毒的那种毒必须是对症的,不能太强,持续不能太久。对于教学的某些病症也是一样,为了纠正它,必须适当走点极端,不然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而且还会继续发展。除此之外,将教学关系定位于“教师配合学生”,还有其本体性的理由。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