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中集 [中集“斗周期”]
 

中集 [中集“斗周期”]

发布时间:2019-06-24 04:06:12 影响了:

  最近有一些老领导问我,还好过吗?我说还行,主要大家都不好,麦伯良用夹杂着广东肇庆口音的普通话慢条斯理地说,他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企业一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团)总裁。
  几天前,深圳刚刚遭遇今年以来最猛烈的台风韦森特,进出深圳的航班纷纷取消,蛇口码头甚至一度闭关封港,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老麦”的心情。“今天下雨了,过两天再看看,肯定又阳光明媚了,这就是自然规律,谁也摆脱不了自然规律。”麦伯良告诉《中国企业家》。
  可今天,也许是麦伯良30年来所面对的最为严峻时刻。7月中旬,中集集团(000039.SZ)披露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可能将徘徊在7.019亿元至12.6343亿元之间,比去年同期下降55%-75%。
  这是麦伯良第二次遭遇经济突然大幅下滑,上次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最惨的时候陷入15个月没有集装箱订单的窘境,工厂停产,并无奈裁员。
  过去两年,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中集集团从重创中渐渐复苏,实现V型反转,并在2011年达到营收350.7亿的历史高点。现在却突然一个“猛子”又扎了下去。
  到今年二季度,中国GDP增速已连续六个季度回落,对中国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不绝于耳。如果经济持续恶化,对中集的影响首当其冲。
  可是,麦伯良并不焦虑。他的老同学、亲密“战友”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形容“我们经历过从最好跌到谷底又好回去的过程”。真正令麦伯良感到压力的是,他视为中集未来发展引擎的海洋工程板块去年亏损1l亿,使其“多元化”应对经济周期的决策受到广泛质疑,“大家总觉得你怎么还没盈利?哪那么容易啊,做那么重要的产业,能不能给我一点耐心?”麦伯良提高了语调。
  2002年,中集尚处于高速增长时代,麦伯良就开始思考多元化问题,先后进入车辆和空港设备领域。金融危机后,中集加快步伐,从金融危机前的三个产业板块,发展到现在“四大五小”九个产业板块(四大板块是集装箱、车辆、能源化工、海洋工业,五小板块是空港设备、地产等)。
  至今,麦伯良依然坚持通过业务组合来抵抗波动风险的逻辑。相对于转型,他更认为中集需要进行的是一场升级,他和搭档们正努力为公司输入新管理元素和技术元素,“既然市场波动,而且波幅越来越大,频繁度也越来越高,那企业就要建立快速应变的能力。”
  冲击
  与其它机械制造业相比,集装箱生产对于外贸依赖度更强,也因此产业波动更加剧烈。2011年底,中集集团分管集装箱板块的副总裁刘学斌就感受到了全球集装箱市场转淡的迹象。
  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中集集团集装箱销售收入为53.26亿元,其中干货集装箱累计销量为1.53万TEU(集装箱运量统计单位,以长20英尺的标箱作为标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6.19%。
  “我感觉全世界这种低增长不是短期的,至少是中期的,是不是长期现在看不准。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情况下,应该会对所有产业造成影响,我们的集装箱制造业也跑不掉。”刘学斌说。
  不止集装箱,中集集团第二大板块一车辆板块负责人李贵平也顶着经济下滑的巨大压力。运输类、机械类专用车市场都不景气,运输车辆产销量及收入都比上年同期显著回落。李贵平甚至惊讶地发现,原来可以为该板块盈利贡献超过90%的本土市场,今年上半年的贡献率甚至不足50%。
  “全球(经济)都不太平,一会儿国内需求疲软,一会儿又欧债危机,你瞧瞧我的报表,到处都是七上八下的。”李贵平告诉本刊。
  此外,欧债危机后,受汇率影响,中集在欧洲原来还可以赚钱的业务,很快就变成亏损,目前中集正在大幅收缩欧洲业务,而供应欧洲的零部件成本也因汇率变化在增加,“这个挑战很明显,逼着中国企业必须大幅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使得效率进步速度超过货币汇率影响速度,这是和时间赛跑。”李贵平说。
  为此,他提出车辆板块要在2012年、2013年,全力在欧洲打造半挂车的第三代技术之余,经营上保持稳健,“主要是大环境不允许我们在经营上太过于激进。”
  麦伯良并没有给李贵平太大压力。在麦伯良看来,2012年业绩与去年相比有滑坡,外界都能理解,这样的起伏中集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
  嘴上放松,麦伯良心里却放不下,为比较同期同行业的业绩变化,中集集团在内部建立了详尽数据库,对目前相同产业世界排名前几名的业绩变化状况进行对标和分析。
  “现在经济放缓,是不是永远放缓?我觉得不是的,而且是不是全都放缓,也有各行各业不同的情况。”麦伯良认为,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自强”。
  逆势
  面对新一轮经济下滑,从短期和长期看中集该如何应对?这是本刊向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提出的问题。
  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并没有得到一个颇具行动力的答案,吴发沛所有回答只透露着一个信息:以不变应万变。“最惨的时候标准干货集装箱一年只做6万个,6万个是什么概念,现在我们可能一个礼拜就做了,那不也过来了吗?”吴发沛说。因为他很明白,今年6万个,也许明年就会好,你今年憋着不买,明年一定会买。
  他解释说,中集2010年赚这么多,与2009年金融危机时的策略有关系。客户不买自己也不着急,但要为明年需求好的时候做好准备,“咔咔往上走的时候,2010年只有中集的产能是最多的,那个时候牛啊,2010年4、5月份,全世界所有的大船公司都去找麦总。”吴发沛说。
  能够在熬过寒冬后,牢牢抓住客户需求,取决于提前的反应与准备。2010年中集业务大爆发,工厂可以直接两班生产,而竞争对手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在中集最快的工厂,一个高中生10天就可以训练为熟练焊工上岗,这依赖于中集培训的速度,有些企业则需要15天;工人来到中集10天后就可以发奖金,而有些企业要晚一周。吴发沛告诉记者,市场好起来,大家都去招人,工人肯定来中集,中集招到的人也最多。
  2010年,中集业绩正如日中天的时候,麦伯良提出了2017年实现营收1500亿的目标。其中集装箱板块500亿,车辆板块500亿,能源化工板块200亿,海工板块200亿,其它板块为100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