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刘尚勇: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分析 艺术品投资
 

刘尚勇: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分析 艺术品投资

发布时间:2019-07-04 04:05:20 影响了:

  编者按:2月17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29讲邀请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先生主讲,主题为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分析。刘尚勇先生从1983年就已经进入文物收藏市场的工作中,常年从事文物艺术品经营、出版及鉴定工作。
  艺术品拍卖行业以前不太讲风险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开始讲?因为从电视到报刊,说了太多一夜暴富的故事,大家忘记了风险。其实,在从事艺术品投资的过程中,风险始终伴随我们。
  在2009年的时候,艺术品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年我们遇到了亿元时代的行情,把市场推到了一个高峰时期。如果在亿元或者是千万元、百万元行情时买下一件艺术品,实际上已经有风险伴随着你。过去不讲风险,是因为确实风险小于收益。在过去的30年里,也就是从“文化大革命”以后一直到2009年,艺术品投资其实没有什么风险。那时候流行“捡漏说”。其实,在这30年中买到的任何艺术品都是捡漏,因为价钱便宜,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哪怕买到的是假的都没有什么风险,假的也是假的价钱,真的就是真的价钱,相对来说风险小,收益大。
  到了亿元行情以后,情况发生了翻转,去年秋拍的时候市场已经有了一点寒意,这是市场给大家的提示:风险可能已经大于收益。
  交易机会的风险
  过去30年是我们百年不遇的购买文物艺术品的最好时机,是非常好的交易机会。这种机会在人类历史上应该也不多。“文化大革命”把所有的艺术品都变成了垃圾,变得一文不值,社会文化价值的扭曲达到了极致,经过30年的时间才得以恢复。如果2009年之前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个机会,那就是丧失了一个非常珍贵的交易机会。
  但今天还有另一次交易机会,就是海外回流的文物。近十年之内,流失在国外的很多重要的中国文物都在陆陆续续地回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收藏和投资的机会。
  这其中有很多是由日本的有邻馆和法国的吉美家族释放出来的。这些艺术品基本上是在鸦片战争以后,被八国联军掠夺以及后来用“庚子赔款”买走的。比较有名的,是日本京都有邻馆收藏的北宋米芾《研山铭》,2002年以创中国书画作品拍卖最高价的2999万元回归祖国,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中,北宋黄庭坚《砥柱铭》卷以3,9亿元落槌,这也是来自有邻馆的。这批东西能够在最近十来年回到中国,应该是百年一遇的事情。虽然对真伪、价钱还有争议,但如果错失机会,以后再想买恐怕就很困难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易机会的风险,买到它的重要性早已经超过了真伪的争论。
  而近几年拍卖市场上的皇帝玺印,基本上都是从法国回流的。因为当时八国联军法军司令的指挥部所在的景山寿皇殿,是清宫收藏帝后印玺的重要场所。法军司令撤出的时候从寿皇殿带走了很多东西,其中就有一批玺印,有一些捐给了法国政府,也有一些在市场上出售。当时吉美家族买了很多,后来陆续把其中一部分捐给了吉美博物馆,还有一部分由他们的子女继承,最终还是流入了市场。最初从法国买回来的时候很便宜,一两百万元的也有,现在有的已经上亿元了。
  鉴定的风险
  在具体交易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技术性的风险,最主要的风险就是鉴定。很多人说,鉴定是艺术品行业里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没有这么可怕。鉴定只是这个行业里的第一道门槛,看起来确实很高,但并不一定能够挡住很多有心人的脚步。
  分散的鉴定权
  说到鉴定,就有一个鉴定权的问题。谁有权鉴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粗略列了一下,大概有五个方面有话语权的人:一是司法鉴定;二是行政主管部门鉴定,比如文化部前几年成立的艺术品评估中心;三是学术机构的鉴定,比如故宫博物院等国家公立博物馆,但它们主要是为国家收藏的文物艺术品做评级鉴定,不对社会服务;四是市场鉴定,市场里的鉴定是拿钱说话的,听起来比较可笑,但的确是这样。卖得越贵越真越好,卖得越便宜越假,大体上是这样,但也不一定。在一个常态的理性市场里,应该说买得贵的都是真的,好东西就有好价钱,这是有效市场。但在非有效市场,有时候便宜的东西也是真的,非常贵的东西也是假的。
  最后一种是个人鉴定。比如画家来鉴定他自己的画作,画家去世了,他的家人也可以来鉴定。但这种私人鉴定也是备受争议的,以前在韩国都是靠家族鉴定的,但是后来出现了家族后人造假的案例,政府就把家族鉴定取消了。
  目前,艺术品鉴定权很分散,也不可能把权利交给拍卖公司。拍卖公司所说的鉴定其实就是一个大体上的判断。
  法律鉴定的真实和艺术原创的真实
  鉴定权的问题需要考虑不同的语境,首先确定我们相信谁。如果相信法律,就去找法院鉴定。但是需要了解的是,法院鉴定和我们所说的鉴定不一定是一回事,法律鉴定的真实不一定是事实的真实,但是一定是程序的真实。
  比对法院的鉴定,我认为艺术的真实也不一定是原创的真实。我们说这件东西是真的,也不一定是原创的,但是它必须符合一个条件,那就是在艺术价值上必须是唯一的、重要的、无可替代的。
  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比较极端的例子。真迹被唐太宗李世民陪葬了,今天流传在世的都是当时的大师临摹的,没有任何一件是王羲之本人写的,但我们实在看不见真迹了,就拿摹本当真的了,这就具有唯一性、经典性、无可替代性。
  再比如张大千,他有一个女弟子李秋君,也是他的红颜知己。当时上海一些名流希望要一些李秋君的画,但她画不出来,就找张大千画,写上李秋君的名字。这样一件作品肯定是假的,但如果能买到一张也很不错了。反过来,也有张大干弟子替张大干代笔的画。从著作权的法律角度看,无论张大千替弟子画还是弟于替张大千画都是一回事。艺术上的问题必须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不能太较真,一较真就麻烦了。艺术品的价值逻辑和一般人的思维有很大差距,鉴定艺术品的时候应该遵循的是艺术科学,以艺术经典为标准。交易机会是最可贵的,只要价格能接受,复杂的学术问题可以先买了以后再说。学术研究的真实和市场认定的真实
  学术的鉴定,基本上可以总结为鉴而不定,一直在鉴定,但是永远定不下来,因为学术允许百家争鸣。比如故宫收藏的所有名画都被人质疑,但质疑不可怕,名作仍然是名作,丝毫不影响其价值。张伯驹向故宫捐赠的“中国第一帖”《平复帖》,无论学术上怎么争论,它依旧是国宝。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