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灵活引“探”激趣求“究”|激趣 诱趣 探趣 延趣
 

灵活引“探”激趣求“究”|激趣 诱趣 探趣 延趣

发布时间:2019-07-04 04:20:27 影响了:

  摘要:兴趣是引发科学探究的导火线,但是,在幼儿园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幼儿的探究兴趣往往被教师忽视。本文论述了教师在组织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兴趣,引发幼儿探究,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环境 故事 提问 游戏 探究欲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明确指出其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知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兴趣是引发科学探究的导火线。因此,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笔者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应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幼儿兴趣,引发幼儿的探究,从而促进了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环境创“探”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科学教育离不开环境,环境是幼儿探索活动和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再者,环境在与幼儿互动中,既能满足他们感官的需要,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应创设有利于引发幼儿探究的环境,即为幼儿提供一定的场景、利用社区的自然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来引发幼儿从中发现有趣的现象和问题,以此来激起幼儿对问题探究的欲望。同时还可以营造宽松的自由温馨安全的心理环境,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可以不断地往纵深发展。笔者在区角里经常放置一些有关光、电、力等方面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操作、观察、了解和体验,让幼儿在自由的玩玩做做中萌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又如,在数学活动《5的分合》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水果超市的场景,让幼儿用5元钱去买自己喜欢的水果,幼儿对此非常感兴趣,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在愉悦的氛围中幼儿发现了5的不同的分法。
  二、故事激“探”
  故事深受幼儿喜爱,教师可以将问题蕴藏在小故事之中。当幼儿正饶有兴趣地听着故事时,突然遇到了问题,幼儿非常乐意解决,就不知不觉地进入探究的状态。例如在《神奇的蛋》活动中,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鸡妈妈的蛋宝宝不见了,黑猫警长根据脚印,找到了老鼠家,可是老鼠把蛋宝宝放在熟鸡蛋里面了,哪个蛋是鸡妈妈的呢?黑猫警长为难了,小朋友你能帮它这个忙吗?幼儿就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迫不及待地去操作、实验、求证。
  三、提问唤“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以提问作为探究的导火线,实际是用提问作为学习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对幼儿起着激发兴趣,引起探究欲望的作用,在这种作用的驱动下,幼儿有着强烈的求“究”意识,积极地投入到求“究”活动中,认真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液体守恒》活动中,我出示大小、高矮不同,水位不等的量杯,让幼儿说一说哪杯水多,引发幼儿求证心理。又如在《有用的电池》活动中,活动一开始我就提问:“老师这里有电池、铜片、电线和灯珠,怎样才能使灯珠亮起来?问题。一提出,幼儿就忙开了,大家积极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让灯珠亮起来。当幼儿发现灯珠亮起来的秘密时,互相奔走相告,讲述探究过程,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
  四、游戏引“探”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科学教学中,我将问题设置在游戏之中,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背景下,发现并提出问题,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例如在《谁跑得快》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雪碧瓶,里面装了多少不一的沙,然后让幼儿自选一个拉着跑,做赛跑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发现了问题:拉空雪碧瓶的幼儿跑得最快,为什么?然后幼儿就开始自主地求证,通过多次实验游戏,幼儿自己发现了秘密,即雪碧瓶的重量越轻,跑起来就越轻松,就跑得快了。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通过游戏发现问题,引发探究活动。教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兴趣是成功的桥梁,教师是设计桥梁的工程师,只要我们教师处处做个有心人,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探索,巧妙地唤起幼儿自主学习,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