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培养学生的积极创新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积极创新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19-07-05 04:10:20 影响了: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一谈起创新,很多学生有一种神秘感和可望不可及的害怕心理,学生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自己没资格,也没有能力去创新,其实不然。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证明,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创新教育首先要强化创新意识,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对他们来说,一旦坚定了信念,再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创造性的能力会与日俱增的。据此,我们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消除对创新的神秘感,告诉学生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新方法都是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必须有效的改变仅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把研究创新学习方法与手段作为重要内容。因为只有通过有效的科学的方法,才能使学生达到创新学习的境界,也才可能实现创新学习。主要是:
  1.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学习过程呈现自主、主动、创新相互依存。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即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又要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学生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习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创造性的探索新的问题。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反复实践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主要让学生按下面步骤进行。第一,学生质疑。学生通过自学,发现自己能力范围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要发问。第二,合作质疑。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合作交流,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提出个人或小组的疑难问题,让全班同学讨论解决,或者是归纳释疑。合作学习不仅增强活动的探索性,也增强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各自学习体会交流的自觉性。第三,巩固拓展。巩固是对学习知识的尝试记忆,尝试不仅有练习这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的运用,让学生明白用处理问题的方法,体会到方法是从普通的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并引导学生能自觉地把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已有方法解决。
  思维的自主独立性,就是在思维活动中发挥个人智能,进行独立自主思考,保持自始如一的思维主动性和经久不衰的思维进攻性,善于发现和解决前人尚未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以自觉、执著地研讨获得新知识、新见解、新成果。
  例如,在讲绪论时,教师提出病毒是生物吗?小孩为什么会长大?老鼠听到猫叫为什么会立即躲进洞里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再比如,在讲述神经调节时提出这样的现象及问题:某人过马路时,突然发现迎面正飞速行驶来一辆汽车,他立即逃避开来,这是人的神经调节的结果。在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是如何发挥作呢?学生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和对问题的探究,逐步获得正确答案。
  2.问题学习法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形象直观而又蕴含一定的趣味。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他们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该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3]。例如,在讲述ATP是高能化合物时,提出如下问题:细胞中主要是由什么细胞器来产生能量的?细胞中哪些生理过程在不断消耗能量?细胞产能与用能明显存在了空间上的隔离,细胞怎样解决这一矛盾?通过对这些问题入手,学生就很自然地想去探索有关ATP的知识了。
  近年来,生物科学在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生物芯片、生物材料、生物起源等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27]。生物科学面对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也必将能发挥其重要作用。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以讨论会、课前介绍、课外科技活动等形式,及时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兴趣。思维的多向性,就是指思维的发散性和思维的求异性,即善于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去考虑问题,或从同一条件下得出多种不同的结论。创造性思维形成于发散思维之中的收敛思维之中,可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生物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多向性的培养,一般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启迪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获解。具体而言,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作为培养思维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讲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时,可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再比如在解决一些开放性习题时多用这种思维,吃猪脑补人脑这种说法对不对?在学习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时,讨论两对相对性状均杂合的个体自交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16种组合,9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2:2:2:2:4,4种表现型,比例9:3:3:1,相对学生来说,初学自由组合规律,感觉很难,很不好理解。我们再换一种思路和方法,如果单独研究一对相对性状,按一对对的相对性状分别考虑,发现仍遵循分离规律,基因型1:2:1,表现型仍为3:1,这样学生对自由组合规律就掌握得更深,更透,深入浅出,学会了,学懂了。
  3.兴趣学习法
  如果一个学生对某学科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他在该学科的学习上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与之相应的创造性思维也将逐渐发展起来。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了创新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一原则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例如,从绪论课开始,提出神奇的人体干细胞,从而激发起学生用干细胞解决医学难题,挽救生命的决心和信心。再如讲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用新玉米浸重若干。并用小刀切成两半,一组煮沸10分钟,并分别将两组玉米放入培养器,倒入稀释的红墨水,洗去浮色,观察结果。为什么煮沸的种子胚被染成了红色?学生很快得出结论,细胞膜的选择性是生命活动的体现。学生不仅学得轻松,也热爱了生物学,懂得了学习生物学的方法之一,要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分析结果。
  创新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不断学习、研究,就可能创造更多有效的创新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