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当代戏剧》“校园戏剧”栏目开办仪式暨校园戏剧教育工作座谈会发言摘要]开班仪式
 

[《当代戏剧》“校园戏剧”栏目开办仪式暨校园戏剧教育工作座谈会发言摘要]开班仪式

发布时间:2018-12-26 04:54:55 影响了:

  编者按:2010年12月23日下午,陕西省戏剧家协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联合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举行《当代戏剧》期刊“校园戏剧”栏目开办仪式暨校园戏剧教育工作座谈会。来自省内部分高校的有关领导、专家、教授等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韩鲁华主持,《当代戏剧》杂志社副主编李明瑛宣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关于联合建立“戏剧艺术教学实验基地”的意向书,并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教授谢艳春宣读了“关于加盟《当代戏剧》期刊‘校园戏剧’栏目俱乐部”的倡议书。随后,大家就本刊“校园戏剧”栏目开办及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韩鲁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合作开办这个栏目,一是我们学校影视戏剧专业今年已经开始招生,打算进一步在高校中开展戏剧艺术教育。根据学校这个要求,我们多次和省剧协领导等同志进行交流协商,最后达成共识,与《当代戏剧》杂志联合开办这个栏目。二是想把各高校整合到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我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表态:一、无论是学校发展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还是研究陕西秦腔,尤其是高校秦腔的研究、宣传等,我们都将大力支持。二是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尽可能为大家提供方便和条件。工作在省剧协的领导下开展,具体由建大戏剧教研室操作。目的是创造一个平台,同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冯西哲(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首先对省剧协和建大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表示衷心祝贺。我的想法是,第一步,编一本秦腔的乡土教材,作为高校一种人文素质拓展、传播的内容。高校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第二步,把人才的培养和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对地方戏曲,我认为最要紧的是封存,音像资料的封存是地方戏曲最关键的东西。我个人觉得高校对秦腔应尽一份历史的责任,应该对其进行传播,给它一个助推力。现在戏曲的市场还是比较大的,尤其在农村还有很多秦腔自乐班,这个市场在文化的高层和普世层面还是存在的。我们将全力支持这个项目,加强联系与合作,共享研究成果。
  周树智(西北大学秦腔剧团团长、教授):首先表示祝贺。早在2001年陕西省秦腔研讨会上,就有专家提出在西大建立一个戏曲本科班,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现在这个基地建立起来,看将来能否在西大建立研究生班。另外,我发现在秦腔界搞戏剧理论的人没有实践,搞实践表演的人缺乏起码的戏剧文化知识,理论和实践这两方面应该结合起来。搭建这个平台,为今后的戏剧发展做更好的支撑点。
  雒社扬(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建大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整合力量,如何与高校的戏曲研究会挂钩。一个做法是,利用现在高校较好的录像设备,把名家的资料作为专题进行录像。对戏曲的研究要以秦腔为龙头,各个剧种普遍开花。地方戏曲的史料很少,很多没有第一手资料,这个地方需要下工夫。一方面是田野调查,另一方面是研究地方志。然后写一本能让人们普遍接受的,如碗碗腔史、眉户史等。还有,我们的研究要和大学生戏剧节等活动结合起来。大学生不是不喜欢戏剧,是不了解戏剧,一旦接触,他们也会很喜欢,例如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在师大演出后引起学生震撼。现在的问题是先普及起来,再培养兴趣。
  张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主任、教授):首先对于建大开办这个基地,在高校搭建平台宣传戏剧表示祝贺。作为戏剧,一方面,通过研究把戏剧的传统传承下来,然后推进戏剧的改革,因为再好的戏剧也是给今天的人看的,我们的研究可从戏剧改革方面入手。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承担着文化素质教育的责任,戏剧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的形式。现在俱乐部搭建了这个平台,既可以把专业的人集合起来,也可以扩大影响,做成开放式的,面向全省的高校的大学生。
  高益荣(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关于戏剧,我们首先有一个培养戏剧观众的任务。我现在讲课讲到元明清时期文学时,就先给学生放一段秦腔录像然后才开始讲课,让学生了解戏剧的价值。现在的戏剧不可能像上世纪那么辉煌,但也不能悲观地说戏剧就走向衰亡了,这是更不可能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牛鸿英(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任):目前戏剧在我们学院的生存状态是,戏剧已经融入到了编导专业,一些戏剧的课程已经变成了支撑性的基础性课程;另外和影视专业的培养结合起来,被内化为起到很大作用的元素。我觉得如果能有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把大学生积极的、活跃的思维方式以及大学生对当代生活新的理解和戏剧结合起来,未来的空间会很大。
  高字民(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基地的建立和栏目的开办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我在学生剧社里是指导老师。关于戏剧,我认为:一、戏剧是个大范畴,作为陕西来说,秦腔和地方戏应做得更详细,各个剧种之间的交流、交融更重要。二、戏剧改革过多是形式,在创作中,现代思维和戏曲结合方面还需要学习借鉴。三、戏曲改革要针对年轻观众,要有新的思考,广泛的视野。四、我们努力将作为一个积淀。最后,非常感谢这个平台,以后陕西的戏剧教育、戏剧研究有了一个整合、互相交流的平台,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张化新(西安文理学院副院长):针对校园戏剧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需注意:一是理念,二是机制,三是氛围。要通过戏剧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戏剧人才。要建立长效机制,有效地保障资金的供给。校园戏剧活动要以学生自发活动为主,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教师以参与、辅导为主。要建立校园戏剧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宣泄、产生灵感。
  赵艳(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传播学院讲师):长安大学的《生如夏花》获得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使戏剧在学校得到更多的关注。提两点建议:1.将各学校好的作品视频化,让学生自由观看,使学生接触戏剧的机会更多。2.在戏剧专业教学的同时,重视校团委的组织作用,更好地沟通与合作。
  周玉昆(西安培华学院副教授):高校戏剧的繁荣与提高,重在创作。学生专业性不强,希望能够通过《当代戏剧》“校园戏剧栏目”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作指导。组织专家进校园开办讲座,使大学生对戏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兰一�(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我是搞影视的,曾写过一个《铁人王进喜》的影视剧本,了解到王进喜就喜欢秦腔,大庆现在还有秦腔剧团。2000年我到加拿大,那边有一个西北同乡会,也有人唱秦腔。可见秦腔的影响力非常大!我认为搭建这个平台是非常好的。从教学方面谈,对平台的定位非常重要,戏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期望立刻培养出作家、演员、编剧。
   翟高红(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戏剧在校园的演出太少,学生接触戏剧的机会也很少,希望通过“校园戏剧”栏目带给学生更多戏剧方面的知识,也希望栏目能开辟一块版面反映学生的呼声,听听来自学生内心的声音,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闵波(西安培华学院教师):培华学院在与省剧协举办的陕西省大学生戏剧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加并获得很多奖项。学生们虽然不是戏剧专业的,但非专业的学生往往不受专业因素的限制,想象丰富,敢于创新。但学生的创作方面比较弱,这方面还需要省剧协专家的引导,希望通过“校园戏剧”这个平台,使大学生了解、熟悉到热爱戏剧。
  甄亮(省剧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当代戏剧》主编):“校园戏剧”这方面的活动、文章,在《当代戏剧》刊物上很早就反映过,而我们这次与大专院校结合,携手共设“校园戏剧”栏目,在《当代戏剧》的创刊史上是第一次。《当代戏剧》“校园戏剧”栏目的设定是务实性的工作。2007年剧协创办“大学生戏剧节”,从第二届开始正式命名为“校园戏剧节”,明年举办第三届,主要目的是通过戏剧进校园,传播戏剧文化,培养戏剧观众。各位老师充满期待、热情洋溢、富有智慧的建言献策给我感受很深。在各位老师发言的基础上,我把今天的会议用六个字概括出来――“共识、加盟、定位”。“共识”是共建一个基地,希望这个平台是宣传秦腔靠得住、落得实的抓手。期望各位老师“加盟”这一基地,共同把基地搞好;也期待各位通过加盟这一基地,用共同的智慧做大事。栏目的“定位”是为搞精品,与宣传部的“精品工程”挂钩,主要有以下几点:1.抓人才;2.教学理论与实践高度紧密地结合起来;3.将基地营造成资本,形成品牌。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在基地上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自己的领军人物。今天,我们满怀希望地构建一个朝向戏剧殿堂起飞的基地,我们满怀喜悦地经营一块结满戏剧果实的试验田,我们集体出征,拉开了帷幕,期待我们共同创造精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