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1-16 04:06:22 影响了: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改下,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 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又何谈教学成绩呢?所以新课改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积极创新。
  风华正茂的学生,何以如此讨厌学习,不求上进?笔者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老师没有把培养学习兴趣真正落实。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跟上改革浪潮,变学生不想学为乐意学呢?
  
  一、教师必须热爱教育工作和学生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年轻国王,他倾注了全部的爱,雕塑了一尊象牙美女,后来这位美女竟然复活了,和国王永结连理,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教师能够像皮格马利翁那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学生岂能不热爱学习?亲其师,信其道。做一名合格教师,先要播下花的种子,再浇水锄草,特别要将那些长歪的小苗一棵棵扶正,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
  
  二、可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1.充满激情的背景介绍,诱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课文之前,充满激情地介绍时代背景,营造一个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的氛围,把学生引到这个情境中来,必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祝福》是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主人公祥林嫂生活的环境与当今学生生活环境截然不同。如何认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如何理解祥林嫂的反抗,如何看待柳妈等便成为教学难点。为了更好解决这些问题,分析课文内容之前,我用比较庄重低沉的语调给学生介绍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状况,特别剖析了当时仍然处在封建统治下的广大农村,人们落后的思想意识、愚昧麻木的精神面貌,以及压在劳动妇女身上的族权、夫权、神权等精神枷锁。学生很快进入到了所创设的情境中,对本文产生了兴趣。此时分析课文,学生异常活跃,效果显而易见。
  2.激情朗读,以情感人,激发兴趣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些教师上课不注意感情投入、语言枯燥乏味……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哪里有学习兴趣?哪里有激情?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授课,不能创设一定情境和欲求的气氛,不能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体验某种情感,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传授知识,那么学生绝不会产生愉悦的情感,教师必须用自己丰富的神情和生动的语言去点燃学生求知的欲火。情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是教与学的桥梁。例如,郭沫若《屈原》中有一段心理独白《雷电颂》,其想象丰富,气势雄伟,充满了战斗激情。为了更好地理解屈原对黑暗和邪恶的愤怒诅咒,对光明和自由的热切追求之情,我运用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语言进行朗读,学生受到感染,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课文学习中。教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用深沉的语调朗读:“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用亲切怀念的语调朗读:“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用欣羡的语气读:“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诗还未朗读完,许多学生的眼眶已经红了,流泪了,有的学生还哭出声来了。有学生说:“老师,你读得太好了,太有感情了。”有的说:“我实在忍不住了,哭出来了。”我们能说学生没有兴趣读书吗?看来,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叩开学生的心扉,点燃他们的激情,如何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充分调动自己情感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把课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带着浓烈的感情去教,那么,学生的心田必定得到滋润,主动学语文的劲头就会增加,学习自然就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事情了。
  3.精要点拨,见解独到,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目前,职高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差,语文教学仍然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用“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我们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叫着“画龙”,把老师的精要点拨,深入发掘叫着“点睛”。“画龙”要做大量工作,龙身的绘制可以多姿多彩,万千变化,但是无睛,它是不是真龙,是不是活龙还很难说。所以离不开老师“点睛”之语。于漪说“‘睛’乃关键之笔,传神之笔,‘点’与不‘点’,迥然不同。点睛之龙,破壁而去,乘云上天;不点睛者仍留于壁,其中显然有真假之分,死活之别。这一‘点’,点出了要旨,赋予了生命,起了质的变化;这一‘点’,笔力千钧,工夫深厚。画龙须这关键的一笔,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既要善于‘画龙’,通过一篇篇范文的教学,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更要学会‘点睛’,学会准确地掌握文章精要,言简意赅地开启学生思维门扉,以收豁然贯通、印象深刻之效。”
  4.角色表演,引导参与
  心理学研究证明,具体的形象对人的感知具有神奇的作用。越是鲜明、具体、活泼、新颖的形象,就越能缩短感知的时间,引起联想、想象,激发人们认知的兴趣,从而提高效率。表演集声色行情于一体,具有立体感,形象最具体。因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既省时省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充当“导演”指导学生表演,或亲扮角色为学生表演。比如,教鲁迅《药》,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刽子手康大叔的凶狠、贪婪,我选取华老栓从康大叔手里买药那一段情节做剧本,事先准备一件黑衣、一根黑色宽腰带、一包硬币、一块海绵(充当人血馒头)和一纸糊灯笼,要求两位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华老栓和康大叔。学生热情高涨,非常踊跃,很多人想上台表演。我从中选了两位胆大、有一定表演能力的男生上台表演。学生在笑声中,亲眼目睹,如见其人,不但体会到了康大叔的凶狠、贪婪,而且体会到了华老栓的胆小、老实,还对“嚷、抢、扯、裹、塞、抓、捏、哼”一系列动作描写之妙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向教育捧出你的一颗赤诚的心。在教坛洒出你的一身汗水,向学生献出你的一腔热情,想方设法创设一个优美融洽的学习环境,力尽所能地展示你的才情和技艺,学生就会围聚在你的周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