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探析报纸采访过程中常见问题】 报纸采访格式
 

【探析报纸采访过程中常见问题】 报纸采访格式

发布时间:2019-01-24 03:53:23 影响了:

  报纸访谈就是要通过提问了解人物的内心或事件的内幕,这样的深度报道是受众期待的,抓住人物所能体现的最重要的新闻点吃透它,用提问引导并发现有趣的、新奇的内幕,要么让读者豁然开朗,要么让读者心满意足。由于记者在人物采访中,多以交谈的形式搜集素材,最简单稳妥的新闻写作方式便是“一问一答”地再现谈话内容,尤其是一些涉及专业性内容的访谈,若进行综合报道产生错误的机会会大大增加。这种报道方式的优点本身就是个很大的缺陷,因为经过后期整理,访谈过程中的很多意外和细节被过滤掉了,展现出来的是僵化的形式和访问对象的长篇大论,使得报道本身对读者的吸引力下降。
  一、一问一答
  在“一问一答”的基本模式下,报纸的访谈报道非常容易出现记者和受访者互相隔离、各自一条线的平行式问答,看似两者在谈论同一个话题,其实问和答是脱节的,即只见“问答”不见“对话”。记者一心想提出尽量多的点,希望对方提供尽量多的信息,而受访者则希望在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里完成自己个性化的表达。不管之前的访谈是如何进行的,最后见诸报端的文章本身呈现的是一种拼盘式的报道。就像在电影《对话尼克松》中那位急于挽回自己江河日下的事业的福斯特,投巨资采访下台的尼克松,因为两人各有目的,就出现片中前三次对话双方都自说自话的现象。这样的采访当然是没有效果的。对报纸访谈来说道理是一样的,记者在采访中不管想要得到什么信息,都不能与被采访对象完全对立,深入对方内心进行交流和对话是访谈成功的关键。
  二、采访中的突破
  人物访谈最忌平和,就像戏剧一样,冲突是吸引人的关键。对报纸的人物访谈而言,除了受访者自己内心的冲突、事件本身的冲突之外,便是受访者的言行思想和读者心理的冲突。记者作为读者的“代言人”,自然要站在受众的角度与访问对象进行必要的辩论,挑起某种潜在的冲突。当然,辩论并不是争论,更不是争吵,记者在提问时必须把握好度。
  现在的报纸访谈很少有优秀的辩论性的文章,倒是电视访谈更容易做到这一点,而且有不少经典的节目出现,比如央视的《面对面》等,因为电视人物访谈在表现冲突和现场感上有先天的优势。但报纸的访谈报道并不是只能平淡无奇。
  山西“黑砖窑”事件的主要当事人之一衡庭汉在丹江口被抓后,十堰晚报的记者对其进行专访,以下是记者的一些提问:
  “怎么跑到丹江口市的?”
  “为什么跑?”
  “出了事后心里怎么想的?”
  “什么时候想投案自首的?”
  “现在你想对你的工人说什么?”……
  这样的提问很难有什么意外的收获。或许是由于采访时间的限制,记者只能问些具体的问题,但在采访一些敏感性人物的时候,问题既要客观又必须一针见血挑起冲突。
  关于“为什么跑”这个问题,衡庭汉的回答是“害怕坐牢”。笔者认为接下来的问题如果是“当初不知道那样做是要坐牢的吗”,就把谈话引到了衡庭汉内心关于利益和人性的较量上。
  如果双方面对面地交谈,更容易形成交锋和冲突,现在一些记者采用电话、电子邮件甚至信件进行访问,整理后即刊出。这种采访方式虽然使被访者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并形成系统的回答,可同时也失去或者消减了现场采访的交锋感以及不可控性,恰恰这些是最吸引人的。
  三、报道的本质和优势
  访谈报道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问题一箩筐,回答几大段。也就是说,先罗列出好几个问题,然后跟上受访者一大段甚至更长的回答。这种整合问题集中回答的方式有访谈的“形”却无访谈的“神”,同受访者个人的宣讲报告几无差别,失掉了访谈报道的本质和优势。报纸访谈报道的提问需要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像这种简单地罗列问题并给出回答的报道方式,有时完全可以不去关心问了些什么,直接看受访者的回答并不影响信息的接受。这就对记者的提问提出了挑战,他们必须把问题提得尽量具体和连贯,更重要的是要有整体感,层次清晰。问题和问题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假如只是看所有的问题,应该让受众发现记者在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展开信息发掘,并很快发现提问的意图。这样的传播效果显然是不一样的,读者在接受信息时会随着记者的思路去探寻。
  另外,问题的具体、连贯和整体感,除了能显示记者清晰的思路,也使报道本身在形式上产生一种美感。
  四、浅阅读与深度策略
  浅阅读时代是读图的时代,人们更加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似乎报纸的深度优势在这个时代成了劣势。其实不然,深度是报纸在新媒体时代的立足之本,需要反思的是深度报道的技巧。新闻访谈既然是访问人物,访问对象必然是个有故事的人,需要记者去挖掘和发现人物背后的故事。很多新闻访谈面面俱到,什么都想问,结果使受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访谈就是要通过提问了解人物的内心或事件的内幕,这样的深度报道是受众期待的,抓住人物所能体现的最重要的新闻点吃透它,用提问引导并发现有趣的、新奇的内幕,要么让读者豁然开朗,要么让读者心满意足。其实,深度并不意味着深奥和枯燥,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篇报道的风格。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攻其软肋,让受访对象去解释,比如《南方周末》记者就中国律师起诉“圆明园兽首拍卖”公司事件,问了当事律师之一刘洋一个问题:“有人说,就海外文物追索而言,公益诉讼的‘秀’的成分大于实际效用。”当时很多人对律师们的动机表示质疑,这样的提问既激起了受访者解释的欲望,又让读者得到了当事人的直接回应。人物访谈就应该像这样走精而深的路线,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人物的性格,提出有效地挖掘新鲜信息的问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