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对课文的什么悟【激学生“情”,悟课文“情”】
 

对课文的什么悟【激学生“情”,悟课文“情”】

发布时间:2019-02-03 04:18:57 影响了:

  在当今大力提倡新课改的情况下,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如何变革才能适应新的形势?语文教师应注意哪些以适应当今的课堂教学?针对此疑惑,本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迫切需要在教师、教材和学生这最基本的教学三环节中进行认真的思考,确定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教学原则,从而有力地跟上新课改的步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验和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课程、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等诸多“新的色彩”,使得当今的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既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实际活动,它的主旨应该在于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以求能自动产生一系列问题,引起深入研究。因此,它强调的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同时,对于教学过程本身来说,它作为一个特殊实践认知过程,师生双方都是带着自己主观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来认知和理解教材的,它也应是一个认知与情感相统一的过程。
  1.以教师情激学生情――让学生主动求知
  第一,民主平等,塑造情感和谐。“亲其师而信其道”,首要的便是建立师生之间真诚、和谐的情感氛围。人文主义思想告诉我们应强调人的主动性,要保持师生双方的平等意识。因此教师不应强求学生接受某一权威结论或我们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而应让学生对作品有自己的探索。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的条件,也是激发情感的前提。试想猫爪下的夜莺又怎能唱出动听的歌儿?我们应让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呼吸。教师首先要创设民主、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敢想敢说,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新颖、奇特、有创造的见解。因而,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确立“服务意识”,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思维活跃的创新氛围。
  第二,以情激情,引发情感共鸣。要使学生受到课文的感染、熏陶,首先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以情激情,使教学双方产生情感共鸣。如教学《万里长城》的王崧舟老师,显然正像他自己对学生讲的:“每当我读到这篇文章时,我的心里总有一种激动。”正是这种激动的心情,使他饱含深情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从而拨动了学生的情感琴弦。自豪感、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学生自会受到感染,沉浸于情感的共鸣之中,教学效果自是不言而喻了。
  2.激学生情,悟课文情――让学生自主发现
  对于极富感染力与情感性的诸多课文,学生情动于中才能发于外,如何激学生情悟课文情呢?
  第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陶醉。由于学生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许多教材与学生生活仍相距甚远,这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即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情感冲动。(1)揭示矛盾。课文中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往往会存在矛盾,有的属表层性矛盾,是由于不理解或片面理解造成的错觉,这样的矛盾往往可以成为学生深刻理解的铺路石。(2)寻找相关。指所创设问题情境能力和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与本文信息建立联系,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也指明探究方向,通常我们可采取“换位法”与“对比法”,即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对比或换位。如教学《小珊迪》一课最后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这位先生开始买一盒火柴都不愿意,到最后为何愿意拿出几百、几千元钱抚养小利比,这叔叔是不是有点怪?”谈谈你的看法?
  二 注重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1.独立思考,个体学习
  学生的“个性学习”是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因为任何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与形成必然有一个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学会发问。
  2.组内讨论,去粗取精
  在个体学习后,四人或六人合作小组即进入讨论。通过比较、说理,摒弃一切认为有错误或不妥的答案,筛选出正确的、有创造性的答案供组际交流。通过讨论,小组内的学习伙伴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上会有新的提高。
  个体学习后,合作小组内立即进行交流,并尽力帮助解决组内成员在自学中的困难。如:仿写“春天来到人间”、“秋天已在眼前”表示季节变更的句子,有的同学写得优美巧妙,有的则生搬硬套,此时合作能使他们互教互补,共同进步。
  3.组际交流,评价激励
  小组的交流只能是一个小范围内的集思广益,在组织交流的思维撞击下,还会冒出一些理解更到位、更富有创意的答案。
  通过“组际交流”后,教师应利用较短时间,对各小组所反映出的学习量和质进行单项和综合评估,利用简洁明快、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扬肯定、符号记分)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因此,语文教学要以课堂为依托,向课外延伸和拓展。只有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语言实践,才能开发学生多姿多彩的创造才能。
  〔责任编辑:陈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