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领导观的转向及对学校领导的启示】无领导小组面试15金句
 

【领导观的转向及对学校领导的启示】无领导小组面试15金句

发布时间:2019-02-04 04:12:05 影响了:

  领导被认为是学校的重要因素,而领导观是影响领导行为的重要变量。领导研究启示我们:领导者既成因于天生的特质,更生成于后天的学习;领导者已经从个人英雄走向群体优秀,从英雄崇拜走向文化召唤。领导机制更是从直线命令到分布承担,领导本质也超越了交换朝向转化,领导的使命已经从行政管理走向道德引领。
  
  一、 从天生论到学习论
  人们发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身上都有着独特的人格特质和人格魅力。因此,最初的领导研究都是从检视英雄人物的特质开始的,这种理论阐述的重点是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个人品质差别,以期预测选拔具备最合适素质的人担任领导者。基于这种理论,人们普遍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是天生的,生而不具有领导特性的人就不能当领导。显然,这种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现代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而加以造就的,学习是领导者终生的事。通过学习,人人都可以当领导。
  这种从天生的领导观转向学习的领导观向我们昭示,领导是人人都可以从事的活动,也是人人都可以扮演的角色。只要通过学习,提高相应的领导素养,人人具备领导的潜质。从这个角度看学校中的领导,校长并不是天生下来就具有当校长的特质,其身上业以形成的领导特质主要是其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且还要不断学习,才能达到时代对学校领导的特质要求。同样,每位教师,只要愿意,也有义务从学习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为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和自身发展负起责任。
  
  二、 从个人论到群体论
  传统领导研究主要关注领袖的个人影响,认为领袖的个人魅力和个人作用是率领群众达成目标的关键因素。但是当代领导研究发现优秀组织领导往往是一个团队。因为随着组织的不断扩大,信息流通的快速和便捷,决策的日益民主化以及组织任务的多元化和复杂化,领袖人物的个人影响力要么鞭长莫及,要么决策能力和效力显著降低。团队领导是一个领导集体基于某个特定的任务而组成的临时任务型组织,这个组织的成员必须相互领导,共同负责,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任务。因为领导并不是一个居于高位的、孤独的个体所行使的职能,而是在一种共同文化之下、在合作性工作之中发生的集体行为[1]。
  这种从强调个人领导到重视群体领导的转变给学校领导的启示是:学校领导已经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了。校长要努力培养一个领导团队,合理分权,使领导具有厚度和宽度,既让领导力深入到每个人心,也使领导力覆盖到每个角落。如校长多培育课程领导、教学领导、德育领导、安全领导、文化领导等横向面的领导,也需要在组织纵向点上培育高级领导、中级领导和基层领导,特别是培养教师领导。
  
  三、 从英雄论到替身论
  当代领导研究指出英雄式领导的时代已经终结。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国家,一个人主宰历史的时代基本行不通了。领导也不仅仅是人的事情,领导的替身已经诞生,这些替身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萨・乔万尼认为“共同体规范”、“专业理想”、“对工作本身的回报”以及“团队精神”是学校领导的有效替身[2]。在学校中建立共同体规范,可以充当直接的领导。因为共同体规范是所有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愿景,是靠文化的力量、靠承诺和信念来维持的。
  领导理论的这种转向昭示着学校领导力源的扩大。校长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智慧,而是要从文化入手,让学校发展愿景化为共同体规范,成为教师精神,达到全员领导的目的。只有这样,制度才是力量而不是羁绊,领导才是促进而不是推进,工作的动力才能来自“对工作本身的回报”。领导替身的获得过程也是对校长领导的解放过程,更是学校由行政组织转向专业组织的象征。
   四、 从直线论到分布论
  传统的领导理论认为领导的作用直接指向下属,因为领导是沿直线传递领导者的影响过程,这是人际领导的标志。当代领导研究表明,领导的功能发挥既有直线式的传播,也有沿平行水平的传播。领导功能往往不是领导者一个人作为领导的影响源,领导和他的许多领导助手,将领导影响一层层传递开来,这时的领导实际上是人们和他们所处情境的交互。
  这是一种分布式的领导理论,其对学校领导的意义在于,学校是一个知识密集的组织,如果不在组织成员中分布领导职能,要完成类似于教与学这样的复杂任务是不可能的。另外,学校领导功能的有效发挥也不是单单靠正式领导者独立实现,学校领导是一种呈现分布式的网络结构,只有每个节点上都放大领导功能,学校才能有效发展。
  
  五、 从交换论到转化论
  传统领导观认为,领导的本质是领导者和下属的交易行为。如政治领导人通过允诺拉来选票,经理提拔完成任务的人,校长给升学率高的教师发奖金等。与交易型领导相比,转化领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相互融合,并建立一种联系去提高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各种热情和道德意识。它关心的是价值观、社会准则、规范和长期的目标,而不是对等的物质交换。它关心下属的实际需要、潜能的发挥和自我实现。它通过愿景的分享、个别化关怀、合作和建构创造一种相互领导的情境。
  因此,转化观的领导理论是一种人本领导,强调领导者和追随者的交互领导。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就必须为教师搭建成长的阶梯,让教师也成为领导,从而赋予教师发展的责任,唤起教师主人翁的精神。
  
  六、 从行政论到道德论
  传统的领导观认为领导力量来自于群体或组织的授权。领导的力量正是层级落差所致,正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是一种行政观的领导。但是道德领导理论认为学校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个以知识生产和育人为特征的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特征决定了领导的力量是成员之间的承诺和共同的价值观,来自专业精神和成员互依。这是一种道德论的领导观。
  基于这种领导理论,校长的首要任务是将道德领导置于一切领导的过程中,将领导的科层权威、心理权威和技术理性权威置于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之后,发挥领导的道德力量。
  总之,领导的转向说明,领导越来越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了,而是学校内全体成员的责任。领导已经超越了人,可以用替身代替。领导不是垂直的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广布在组织网络中涌动的力量流。领导的力量必须达到道德的高度才能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Gronn, P.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s a Unit of Analysis.Leadership Quartely13 (4). 2002.
  [2] 托马斯・J・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杨 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