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发布时间:2019-02-06 03:40:28 影响了:

  高中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式”的要求。这对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传统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丢失了宝贵的东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这样来概括,“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因此,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更新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教师就是“传、授、解”,是教学的主人,是“教”;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于是,课堂上教师一言堂,把自己有生以来所学的、所知的、所了解的,一股脑儿毫不吝惜地、不图丝毫回报地交给学生,可谓无私奉献;而学生则两耳唯教师之言是听,两手唯教师所书是记,把教师交给他们的全盘无条件地吸收。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未必真的达到最佳。而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本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首要任务,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积极探索,要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多种形式去自主吸纳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最终创新知识。教师的角色应由课堂的“主角”变成“导演”,教师的作用应由“传授”变成“引导”,教学的效果由解决问题的唯一性变成多种性。
  
  二、改变教学方式
  
  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就得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改革,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要踏踏实实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展现。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方式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因为新课改就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毕竟是几千年教育教学经验的结晶,其作用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所谓改变教学方式,准确地说,应该是渗入新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更合理、更科学、更丰富。
  (一)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备课主要包括:备课标和教材、备上课时的心理准备、备学生知识背景、备课堂导入、备教学方法、备课堂提问、备教学过程、备课堂训练、备教学语言、备课件和教具。
  (二)精心上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节奏性。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不能不注意教学的节奏。所谓教学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旋律性变化。如果40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象流水,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效果就不一样。教师讲话的声调高低、速度也要适宜,声调太高、太尖会刺耳,太低又听不清,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掌握好教学节奏,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快慢适宜。所谓“快”和“慢”,是就教学过程的速度而言的。要突出重点,可反复地讲、慢此讲;要分散难点,可缓慢地讲;一般内容可简明地讲;新课导入宜快,时间不能拖得太长;需要学生记笔记的地方,则应适当放慢速度;学生易懂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两个小步骤之间的过渡可以快些,而两个大步骤之间的过渡就需慢些。
  2.要动静相生。所谓“动”和“静”是就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而言的。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有助于学生消除疲劳,保持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组织教学时,要巧于安排教学方式,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老师辅导等教学双边活动,按照科学顺序有机地组合起来,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高明的导演,总是在闹场之后又会安排一个静场,以调节和平衡观众的情绪,优秀教师的教学也应重视动静的合理搭配与巧妙转换。如在学生答问、讨论之后,教师总结、板书,学生做笔记,课堂气氛由闹转为静,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讨论问题的理解,把讨论问题条理化,达到动静相成、动静相生的好效果。
  3.要起伏有致。所谓“起”和“伏”,是就教学过程的态势而言的。潮有涨落,山有峰谷,事物运动的过程往往呈现波浪式状态,教学过程也是贵在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才能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而如果一味地平铺直叙那就乏味了。前苏联的调查研究表明,40分钟的一节课当中,学生的认识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最初的3―5分钟注意力不稳定,学生处于上一节课的影响之中;其后的30分钟一般是学生进入注意力最积极的时期;下课之前的7―1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趋于衰退。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使教学过程有起有伏,形成节奏。4.要抑扬顿挫。这里所谓的“抑”和“扬”是就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而言的,是指教学语言中节拍强弱、力度大小等的交替变换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的变化。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可明显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正如古人所讲:“唱曲之妙全在顿挫,顿挫得款则其中神理自出。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必须彰显教师的主体性,只有具有主体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意识的学生;应当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智慧的课堂,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付淑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