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人生三境】人生三境在线阅读
 

【人生三境】人生三境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9-02-14 03:50:09 影响了: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在每个人苦辣酸甜的一生中,会因时因地因人形成不同的境界,而不管是何种境界,都是要通过心灵来默默地体验的。   近日闲读,读到古人和今人写的有关三种(重)境界的文章,读后颇有些所感所思。
  其一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王国维说的三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古代三位大词人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词来形容人生兰种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在词话中,用三位词人三首词中各一句来形容人生做事业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由原词的写恋人离别的愁苦、爱情的执着与坚定、寻找情人的焦急心情及突然找到后的欣喜,引申比喻为欲成才成学必须有远大理想、成就事业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经过努力探求有所收获、取得成功的快乐。这种比喻,可谓寄语深远。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包括做学问,都如同一位忠诚的恋人对待爱情那样一往深情,若无“望尽天涯路”的深情和“千百度”的寻找,哪来“蓦然回首”的“顿悟”和“灵感”?我以为,这种形容和比喻是很有意境、很有意味的。
  其二是,今人一位作者在报上刊登的一篇谈人生三重境界的短文。他是引用这样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第一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第二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第三重境界。该作者对此阐释说,人处在第一重境界时,是不愿意轻易相信什么的,这时是激愤的,忧虑的,警惕的;人处在第二重境界时,已经追求和劳禄了大半生,这时发现自己想做的许多事情并未遂愿,于是就常常抱憾人生;人处在第三重境界时,已经把一切看透,于是茅塞顿开,回归自然。我感到,这里讲的人生三重境界,确也有一定的哲理性,让人受到启示,同样也很有意思。
  由上述两位作者阐释的人生三种(重)境界,我也想到人生还需有的三种境界。
  一日受辱心不惊。古人有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能做到宠而不惊,确实是一种境界,而能做到辱而不惊,则更是难能可贵的。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评价西汉明相张良时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段话,生动地描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处世方式和为人处世的不同境界。当然,世人所称道的自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这里引用唐代国清寺里名叫寒山和拾得的两个诗僧的一段对话便可说明――寨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拾得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教他不要理他,你且看他!”为人处事,做到了拾得诗僧这般境界,便可阻挡人世间的许多烦恼与纷扰。但丁曾说过,测量一个人的力量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美国鲍威尔将军崇尚的铭文是:“在所有显示力量的事物中,克制最能给人留下印象。”受辱心不惊,遇事能够克制自己,方为人上人。善于克制自己,既是交友之法、生存之道,又是成熟之美、和谐之器。
  二曰苦中能作乐。歌德曾说过这样耐人寻味的话:“人生是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者是微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达观者即乐观者,就是心胸开阔之人,他们遇事能够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人生快乐与否,皆由心定,心态是决定一切的。什么是心态?心理学认为,心态是指动能心素、复合心素所包括的各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决定你对生活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思想可能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诚然,“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往往是生活之真实。但面对这个现实,忧愁烦恼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保持乐观情绪,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要多想快乐的事、忘记烦恼的事。忘记烦恼,是为了节约出更多的空间装载快乐。“人生不如意事”虽“十常八九”,但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常想那如意的、不想或少想那不如意的,人生就会充满快乐。另一种方法是,要善于“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风轻云淡,海阔天高。现实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说,世界上并没有快乐的地方,只有快乐的入,这就像我们虽然左右不了天气,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一样。所谓乐观主义者,就是那些被狮子逼上了树仍能欣赏风景的人。须知,生活是快乐与痛苦的交响曲。所谓快乐之道,就是要把快乐尽量放大、痛苦努力缩小,而快乐的人生正是在努力解脱痛苦和坦然甚至悠然面对痛苦的过程中实现的。其实,世上许多事情并无所谓有幸与不幸,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而已,如同样一块煤,悲观者看到的是灰烬,乐观者看到的却是火焰。人生在世,想透了,看透了,对一切都不会奇怪,心就会泰然安然。有句格言说的好,只要心情愉快,就能天天过节。一位作家则说得更为透彻:遇事“从容一点,潇洒一点,开朗一点,明智一点,随和一点,放松一点,淡泊一点,想开一点,能够这样一点一点地做起来,便是寻找到快乐之本了。”
  三日“舍”“得”都从容。在汉语中,“舍”与“得”是连在一起的,即舍中有得,得中有舍,两者是不可分的。现实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要想得到一些东西,就必须舍弃另外一些东西,或者说,只有当你放弃了一些东西,你才会拥有了另外一些东西。人世间许多事情都是在舍、得之间,舍得――“舍”、“得”,是相辅相成的。有舍便有得,有得便有舍;事成有得有舍,事不成有舍有得;此地有舍有得,彼地则有得有舍。舍中有得,得中有舍,这就是舍与得的辨证法,也是人生之规律,又是为人处事的艺术。能认同这一点,可以静心、养心、健身,能做到这一点,则可以成才、成事、成功。常言道:天地之间有杆秆,世事得失、成败、荣辱,都有个守恒。能够得到一些东西,自然是幸运的事情,令人羡慕;勇于放弃某些东西,则体现了一种智慧,更是令人称赞。生活经验告诉人们,人生世事有个守恒律在起作用,这就是拥有之中便有失去,放弃之中又有获取。人生获取幸福的不二法则,是珍膳和喜欢所拥有的,放弃和忘却无法拥有的。人生苦短,百年一瞬。所以,要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做到认真每一天,轻松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人生三境,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方式,更体现了一种风度和情操,我说的这人生三境就更是如此。受辱心不惊,是一种内在的定力;苦中能作乐,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而“舍”、“得”都从容,却又是对人生的一种彻晤。人生之完美境界,可以心比天地、胸纳百川;可以气吐山河、顶天立地。当然,境界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的内心世界不断修炼的结果。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