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高中生物必修二讲学练【高中生物讲学稿的设计与使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讲学练【高中生物讲学稿的设计与使用】

发布时间:2019-02-15 04:37:55 影响了:

  所谓讲学稿就是指:将教师备课的讲稿和学生学习的学稿有机整合,通过教师的“三级”备课和师生、生生互动,完成设定的教和学的活动程序。高中生物讲学稿包括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巩固练习等五个部分。讲学稿是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过程为一体的一种全新的教和学的模式。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证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在信息化背景下精心设计、使用好讲学稿,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是落实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重要策略。下面以“染色体变异”复习一课为例,淡谈本人在设计与使用讲学稿中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1 “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合本课
  
  学习目标首先要体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原则要求,三维目标不要分开标明,可以“拧成一股绳”。其次是要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明确、具体、简练。让学生在预习时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底;在听课时能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在复习巩同时有一定的标准,便于开展学习评价。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力求使目标明确、具体,切合本课。例如在《染色体变异》的复习教学一课中,把学习目标设定为:①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几种类型。②明白染色体组的概念,学会辨别染色体组。③区分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说出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特点,感受多倍体的用处。④概述单倍体、多倍体育种原理、方法和主要优点,感受育种方法。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明确实实在在的学习目标,并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学习活动。
  
  2 “知识链接”要深度挖掘、前瞻后顾
  
  知识链接主要是与本节课有关的重点知识回顾和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生产生活常识、现象、最新科技进展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例链接。既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也有助于学生从更广、更宽的角度把握本节知识。本栏目不是每节课都有,可根据教材具体内容而定。一般用填充、简答、问题等形式展开。例如在《染色体变异》一课中,可设计为:①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靠什么牵引?②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哪个更大?为什么?③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在______,对象是______结果是______?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吗?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能否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这样使学生在课前就能对本节学习内容应该储备哪些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思考,也为后面相关知识的学习设置一个悬念,预埋一个伏笔。
  
  3 “导、学过程”要层层递进、启思培能
  
  本部分主要呈现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和内容,一般包括概念的理解与辨析;知识探究(问题探究);典型题例;变式训练(思维拓展)等步骤。可以说“导、学过程”是学生在本节课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这就要求在编制时,能递进式展开,尽可能地考虑它能起到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作用,使“能力培养需建立在知识载体上”不成为一句空话。
  
  3.1 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对于本节课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辨析时教师可以设置是非题、概念图。
  通过这一组概念图,不仅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各个概念的定义,而且要求能通过观察发现,概念图之所以这样连线的依据,从而明白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3.2 知识探究
  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来解决,从而获得新知。必要时,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讲解。设计的问题不是对课本知识直白的提问,而要有启发性、思考性与概括性。问题设计要注意呈递进性。问题的质量是讲学稿质量的关键,问题设置既要围绕教学重难点、难点,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例如在上面概念图的基础上可设置如下知识探究: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图2),下面另列出A、B、C、D四种变化,(1)请你把上述所填的1、2、3、4与染色体变化情况对应起来(填在概念图的划线上)。(2)在对应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否自己把它画出来?(3)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被观察到吗?(4)染色体易位(移接)和交叉互换有何区别?(5)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是什么?有了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在对染色体变异基本概念记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的对各个概念的关键词、实质有了一个较深的理解,也能把几个相关概念相互串联起来,初步学会了运用概念,为下面熟练运用知识奠定了基础。
  
  3.3 典型题例
  典型题例是用来帮助学生印证、理解、应用知识的,可以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展开。
  由于题量有限,所以要注意选题有针对性,要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一两道典型的变式拓展题,就基本能够将本节课的内容融会贯通。
  
  4 知识体系要统领全课、形成网络
  
  本部分是本节课应该掌握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概括与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个性化的“网络建构”。构建的知识体系,需要体现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重点、难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要一目了然。可以采用大括号结合填充的形式,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但要注意添加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不能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再现!
  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站在较高的角度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也有利于课后的复习与巩固。教师应协助学生认识到,在知识体系的构建形式上,需考虑其使用效果,同一个知识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构建,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5 “巩固练习”要实用灵活、及时反馈
  
  本部分主要是练习,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巩固新知,也能结合前面所学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并兼顾了能力的提高。可以用选择、填充与简答题,难度不宜过大,但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编制巩固性练习时,尽可能地考虑它的实用性,需把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注重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任务,自己选择练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调节和控制练习的速度,使师生、生生互动贯穿整个课堂。
  另外还有几点说明:上述“1、3、5”中教师的作用明显,教师应通过三级备课精心设计;“2”应根据具体内容灵活操作;“4”要逐步引导,不能操之过急。必修班教学的“变式训练”可以适当淡化,但在知识体系上应加强;教学重点、难点不一定要列出,教师在讲学稿设计时已围绕展开并体现,教师在个性化备课时,自己在讲学稿上加注。
  总之,“讲学稿”要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或设置台阶,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教学;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教学;当堂进行知识巩固,及时得到反馈,解决问题,完成第三次教学。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讲学稿”为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教”与“学”方式提供了一个实用载体,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在理念上与新课程实验的理念是相吻合的。在课堂上以讲学稿为教学载体,强调师生互动,相互砥砺与启迪。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研究与成长,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讲”的权威,而是信息的“重组者”、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教育资源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学业的“评价者”和纪律的“管理者”。“讲学稿”教学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机械性、盲目性,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学会学习、内化知识,发展情感,形成能力,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密度和效率。“讲学稿”还很方便地为教师和学生保留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资料,有助于教师的反思性“教”和学生的反省性“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