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逊克县耕地土壤侵蚀问题及治理_土壤侵蚀治理
 

逊克县耕地土壤侵蚀问题及治理_土壤侵蚀治理

发布时间:2019-02-19 03:56:53 影响了:

  【摘要】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开展的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获取了有关农业生产的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测试数据和调查资料及相关数字化图件,形成了对我县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农业生产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工作成果,促进了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基于地力评价成果通过对逊克县耕地土壤的侵蚀问题现状进行的研究,提出了解决对策,为建设高产农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土壤侵蚀;危害;原因
  
  0.概况
  逊克县位于小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中游南岸,行政区域总面积17344平方公里,辖2镇、7乡、74个行政村。全县人口1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6万人,现有耕地232.7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42亩。其中水田面积只有1050亩,其余均为旱田。境内还有7个国有农、林、牧场,省属逊克农场和县林业局的林场、县属良种场和种畜场等。逊克县种植的作物种类主要有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也有少量水稻、蔬菜、果树等,但90%以上都种植大豆,粮食年总产量32万吨。耕地主要分布在低山、平川、丘陵漫岗及山前台地和河谷低地、大小河流的沟谷低平地、沟谷水线两侧的开阔地上。
  我县土壤垦殖历史虽短,但由于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也有较大面积的水土流失, 近年水利部门由于资金问题没有系统全面调查,具体流失面积及坡度所占比例不详。通过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形成的数据库,可具体查清坡度实体面积,为治理奠定了基础。
  逊克县2007年开始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通过对耕地采样点的调查与质量分析,对全县耕地地力进行了质量评价分级,建立了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其中“GPS、GIS”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查清全县水土流失耕地面积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这次调查,查清全县水土流失耕地面积106.46万亩,占实有耕地面积的45.75%。其中严重流失耕地面积22.78万亩,占实有耕地面积的21.4%,均为水蚀(见下表)。下面就土壤侵蚀造成的危害、产生土壤侵蚀的原因、水土流失的防治提出意见和建议。
  逊克县耕地土壤不同坡度侵蚀统计表单位:万亩 度
  1.土壤侵蚀造成的危害
  1.1水土流失加剧,致使土地荒漠化进程加快
  耕地沙化严重,从而使肥力较高的耕层土逐减变薄,失去耕作价值。例如:干岔子乡的耕地,由于水蚀造成沙子埋压耕地。
  1.2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程度,切断道路及农田
  例如:边疆镇前进小流域内就有30多条侵蚀沟,减少土地利用率3.5个百分点。最大的一条侵蚀沟长2.5km、宽12-15 km,并且由于沟壑侵蚀发展强烈,使道路及农田被切断,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3水土流失加剧了表土层变薄、地力衰退,粮食产量下降
  本县垦初表土层平均在80cm左右,有机质含量达8-12%,粮食单产可达3000kg/ hm2。随着水土流失加剧,到目前为止坡耕地表土层只剩下50 cm左右,有机质含量下降到3-8%,粮食单产只有2250kg/ h�,且土壤出现了板结现象。现有的表土层厚度50-20厘米,表土层平均下降30厘米,平均每年下降了0.4厘米,每年每亩流失表土3吨。全县1.3度以上坡耕地588,500亩,按每亩3吨计算,每年流失土壤176.55万吨,按现在的耕层养分含量(有机质为5.6%,全氮0.3%,全磷0.15%,速效钾0.022%)每年流失的有机质9.89万吨,全氮5296.5吨,全磷2648.25吨,钾388.4吨,流失的氮折合含氮46%的尿素11,514吨,流失的磷折合含磷46%的三料5757吨,50%的硫酸钾776.8吨,2007年全县共下拨化肥2.8万吨,而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施肥量的64%。由此可见,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地力减退,是一般增产技术措施所不能弥补的,这也是我县多年来,年年施肥而没有明显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1.4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水土流失加剧,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加重了自然灾害,是全县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恶劣的生态环境又加重了水土流失强度,形成恶性循环。
  1.5风蚀危害 我县≥8米/秒(5级)风日春季为34天,秋季20天,≥17米/秒(7级)风日为6天,平均蒸发量1047.6毫米,历年平均风速3米/秒。风蚀的危害主要在春季,春季四、五月份大风出现的日数占全年的63%。春风大,次数多,降雨少,蒸发快是造成风蚀的原因。风蚀严重的2005年,全县毁种补种面积达3000亩,造成缺苗断条和贪青晚熟。
  2.造成土壤侵蚀的原因
  产生土壤侵蚀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2.1自然因素
  2.1.1地形
  地形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本因素。坡度坡长与流失程度直接相关,当坡度达1.5度时,便可引起水蚀,坡度越大,流失越严重。同样的坡度,坡长不同,流失量也不一样,坡度越长受重力加速度的影响,流速流量就越大。全县地貌复杂、丘陵较多,一遇大雨,径流很快汇集起来,越往坡下流速越快,流量越大,冲刷越重。
  2.1.2气候
  气候因素中直接起作用的是降水。在降水这一因素中,破坏作用最大的是暴雨,暴雨雨量集中强度大,土壤来不及渗透便产生强大径流,造成水土流失。我县降雨特点是:降水量较小,年平均在481.4mm,且分配不均,60%集中在六、七、八月,并且历时短、强度大,在坡地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蚀。该特点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2.1.3土壤
  我县岗坡地表层土壤比较疏松,但心土及母质为黄土状粘土,质地粘重,吸水能力低,当表层土壤水分饱合后,不易下渗,在急雨作用下顺坡而流,造成土壤侵蚀。
  2.2人为因素
  2.2.1耕作制度不合理,粗放经营,用养地失调。由于多年形成的耕作制度,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物理性质变坏,削弱了土壤的蓄渗水能力。
  2.2.2盲目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毁林开荒,使森林覆盖率降低,农、林、牧用地比例严重失调,致使水土流失面积逐渐增大。
  2.2.3开发建设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在生产建设中只重生产建设,忽视了水土保持配套措施的建设,易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2.2.4治理资金投入少,没有科学规划。多年来对水土流失治理资金投入少、不能形成规模治理,同时缺乏科学规划,各项措施不能进行科学组合,起不到措施的群防群护作用,不能形成综合治理体系。
  3.水土流失的防治
  全县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190 hm2,营造水保林5242 h�,种草70 h�,修筑地埂植物带761 h�,修塘坝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5座、淤地坝3座,挖截流沟17.66万延长米,控制面积达2086 h�,治理侵蚀沟13条,修谷坊12座,跌水7处,沟头防护14处,修桥30座,修标准涵55座,修简易涵312座,修道路220.5km。
  总的看,我县治理水土流失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流失耕地多,加之措施单一,防治脱节,水土流失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3.1按不同坡度进行治理
  1-3度坡:一是调整垅向。调整垅向是大面积控制和减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二是横坡垄作。横坡比顺坡垄作流失相对减轻80%。三是深松耕作。深松可增加土壤孔隙度,减轻地表径流,提高蓄水能力。顺坡垅作不宜深松,顺坡深松的结果是,土壤流失量增加21%。
  3-5度坡:坚持调整垅向,变顺坡垅为横坡垅的原则。3°坡地横垅比顺垅径流量可减少32―39%,冲刷量减少44―53%,土壤含水量可提高2―5%。农业措施中还包括耕作施肥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近几年提倡的少耕或免耕法,也是防止土壤侵蚀的有效措施。在三至五度坡耕地上,单靠调整垄向不能完全控制水土流失,应每隔一定距离修筑一道田埂,或者每隔50-60垅种植3-4垄苕条或多年生草木樨植物,既防风又能防止水土流失。
  5-7度坡:采取工程措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特别是陡坡、沟头、河岸等地,仅用生物措施还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必须配合以工程措施,如修过渡梯田或水平梯田(但我县少有修梯田的习惯)、挖掘截流沟、修跌水池、小型蓄水池、小型水库等,见效快,寿命长,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水土保持作用。但工程措施投资较大,成本高,施工要求也严格,还须与其他措施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对坡度大于八度的坡耕地,一定要有计划地逐步退耕还林。
  3.2调整林业布局,突出发展水土保持林 森林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涵养水源,防治风砂,缓解旱涝,被誉为“土地的保姆”。据测定:在森林植被下,雨水有14―40%被树冠截留,5―10%被林下枯枝落叶层吸收,50―80%缓慢渗入地下,形成径流沿地表流失的水量不超过1%。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100万立方米的水库;农田防护林可以降低风速25―48%,土壤水分可增加3.3―4.7%。可见,森林既蓄住了水分,也缓解了旱涝和水土流失。那种怕占地而不愿造林的想法是不对的,占地是为了保地,当然造林也有个合理问题。据省林科院测定,农田防护林网以250米×1000-1200米为宜,林带宽3―5行,林型为疏透结构,占地4―6%即可达到保护农田的效果。我县林业经营总面积418,668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49,978公顷,森林覆被率为56.3%。但从林业布局看,主要集中在县界边缘的林管局,而占大面积的乡村土地,林业面积较少,森林覆被率为25.4%。农防林的面积占有林面积的21%。从长远的观点看,必须把水土保持林做为重点进行发展,重点发展林业和水土保持林区,尤其是耕地开发年限较长地区,除农田防护林外,还应种植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沟头、沟坡等水土保持林及水分涵养林,逐渐减少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危害。争取尽快将全县223条侵蚀沟得到治理,三度坡以上的流失地得到控制。
  3.3实行粮草或树草间作 坡度陡流失严重的瘠薄地,可采取间作的方法进行改土防蚀。如玉米与一年生的黄花、草木樨间种,采取8:1或4:1的比例玉米适当密植,“两垅打出三垅粮,一垅种草养牛羊”。也可采取小麦三叶期套种草木樨的方法,既养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八度坡以上严重流失地块,应退耕种草种树,可采取树草间作的方法根据地形按等高线种草带和树带,树高草低,草快树慢,长短结合,又防止水土流失,既发展林业生产,又扩大饲草来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