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微观经济学需求理论_互联网能满足你哪种需求?
 

微观经济学需求理论_互联网能满足你哪种需求?

发布时间:2019-03-12 04:11:50 影响了:

  ( 邓超明)继蓝海战略、长尾理论风行之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成为互联网产品设计的一种方法论,并逐渐流行起来。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求层次论,他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求,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从低到高的梯式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联系到给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改变的互联网世界,从这五种需求中,可分别找到同网民需求分析、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契合点。
  生理需求:
  
  基础服务掀起了互联网热潮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要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网民使用互联网时的最基础需求包括浏览信息、收发邮件、传输文件以及信息查询。这些需求产生于互联网出现之初,对应地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软件以及搜索工具。针对电子邮件,产生了如网易、263通信等专业或非专业的电子邮箱服务商;对于即时通信工具,则在一场混战之后剩下了QQ与MSN这两家中国市场的“双枪将”。
  安全需求:
  
  网络安全不可或缺
  
  在互联网上,安全需求表现为要求网络使用流畅、安全,比如网页是否含有病毒、流氓软件、弹出广告,以及是否含有**、暴力等垃圾内容。同时,网站响应速度、内容质量与更新及时性、网站访问的稳定性等,都构成互联网的安全需求。围绕这一层次的需求,诞生了一批杀毒软件厂商。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自从《纽约人》杂志刊登出“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黑色漫画式幽默之后,大部分网民一直认为网络的虚拟性会让传统社会的隐私在网络虚拟世界得到最大的满足与保护,然而事实却似乎并非如此。目前大部分私人信息在未得到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被曝光,如热卖的企业老板名录、投资人名录等。另一方面,也有很多网友自愿将私人信息发布在网上,供虚拟联络与交往所用,这种需求即是下面将讲到的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
  迎接Web 2.0的到来
  网民对网络的需求提升到“社交”层面,就是Web 2.0。Web 2.0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诞生,比如融合即时通信、BBS、Blog、播客、交友等为一体的平台,以及六度交友的盛行。这一层次需求的满足比友谊与交往的达成要难得多,一方面要求网络平台的用户体验做到位,同时在这个平台需要形成一个社区,让网友能够在社区里面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或者社会价值。
  要实现这两点,有两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一是网站所构建的社会体系要较为成熟,能够通过内容、话题及互动引导大家建立一个社会体系;二是要求网友相互间能够更多更深层次地沟通。目前大多web2.0网站都在倾注力量构建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无论是群、组、圈、部落等概念,还是社区的早期叫法,都是为了吸引一批有着某种共同诉求的用户,要么带来人气,要么从中挖掘价值。
  不过,这些群、圈或者组,其内部成员形成的关系或者同其他群、圈之间的沟通并不牢固,或者说尚陷于一种苍白的状态,还无法达成像线下的沙龙、论坛等聚会那样的效果。
  比如,众多网友在写博客时,多半是在自己的圈子发表一些观点与感悟;BBS则更为松散,网友间的交流往往限于帖子层面,过渡到更深层次的比如网上沟通、邮件交流,甚至达成某种合作,其间的障碍目前尚未有效地解决。
  
  尊重需求:
  虑拟与现实相融合的网络社会
  在互联网上,尊重需求则是以“互动”、“体验”、“个性化”为核心的Web 2.0的一大体现,网民无论是作为组织还是个体,在网络上的活动都不会被歧视。如何能够引导网友在网站里面获得地位,这个是最关键的。无论是文章还是视频,现在在国内制作者都很少,能够做得精致而且有价值的播客则更少。
  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具体体现为:用户在他们的社会性网络圈子内与人交流,因为网络的匿名性,使得那些在现实中默默无名的平凡人,也同样有可能成为舆论领导者,获得他人尊重。
  自我实现的需求:
  
  物质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实现
  
  人们对网络的使用一直以来局限于信息获取、沟通交流、发表观点等“玩”的层面,却很少涉及到自我价值在物质或精神层面的实现。自博客、专栏、个人门户或其他面向用户设计的互联网产品诞生以来,网友在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出现了令人鼓舞的突破,但对更现实层面的,比如管理等专业能力塑造、网络活动的物质价值实现等,除电子商务外,尚未出现显著的突破。
  比如企业在互联网方面的使用,尚未提升到管理、财务、法律这样的层次,简单说来,也即企业还无法通过互联网这种工具了解客户在用什么、在想什么、还需要什么、有哪些是显性需求、有哪些是可以激发的潜在需求等。
  这种现象也就导致了从事专业服务的网站一直在艰难地前行,然而道路虽艰,这些服务商们并没有停下脚步,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互联网应用上的逐渐普及与熟悉,这些都为这些要在专业领域掘金的新势力提供了“破壳”的机会。
  总而言之,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的道理,我们通过互联网可能获取完整、有效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可以结识我们想要认识的朋友,同时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充当的角色,或者说如果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了解客户在想什么、做什么,还能挖掘出哪些价值,因此,互联网的兴起也就必然。对于互联网企业,只有真正满足网民上述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而越是契合网民的需求,必将赢得越多的市场机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