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60天的流浪,台湾业者的所感所悟 新人的所感所悟
 

60天的流浪,台湾业者的所感所悟 新人的所感所悟

发布时间:2019-04-02 04:42:10 影响了:

  刘虹风,一个活跃在台湾书业的独立书店业者,其书店“小小书房”在台湾小有名气。在俄罗斯攻读完东亚文学硕士学位回到台湾之后,她在书店工作了几年,其后出来开了家自己理想中的书店。2008年,在她的主导和联络下,台湾八家知名独立书店集结起来,成立了台湾独立书店联盟,并积极开展活动。独立书店联盟在运行两年之后遭遇危机,暂时搁浅。从那时起,刘虹风一直在思考有关独立书店存在、发展的问题,这也成为她跨出台湾去考察独立书店经营之旅的缘由。
  流浪的开始
  与虹风的相识,实属偶然。那时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独立书店联盟组织的一次书展活动,活动中还兼卖咖啡、花草茶等绿色手工制品,觉得很是有趣,所以就给公布的联盟信箱发了封邮件,而给我回信的就是虹风本人。在后来的接触中,我发现她是一个精力非常旺盛的人,除了书店的日常经营外,她翻译书稿、联络作者以及负责独立书店联盟的很多工作。2009年,为了了解书业变迁对乡镇书店的影响,她和朋友骑自行车开始往台湾的东部和南部行进,深入乡镇探访小书店,亲眼见证这些书店的真实处境,并将自己所观所感在台湾《联合报》上发表,震撼了许多关注台湾阅读状况的爱书人。
  今年四月份,她告诉我她入选了云门舞集文教基金会的“流浪者计划”,准备离开台湾,出门到大陆寻访独立书店。至于为什么要跨出台湾,到外面去考察,原因正如她向云门提交的申请书中写道:“我不知道,我能够走多远。但这一趟旅程,在这个时间点,非想办法去不可,源于一个迫切的原因:实体书店消逝速度的加剧。无论在台湾、大陆,还是世界各地,都有相似的处境。”据她的描述,之所以选择中国大陆,还包括香港和澳门作为考察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语言相通,能够获得最大的信息量;二是在面对图书折扣战、网络书店强势竞争、电子书的投入和城乡文化差距拉大等方面,台湾和大陆都有相似的境遇。相较于台湾倾向于自由市场决定未来书业样貌的态度,大陆管理部门和书业组织的积极投入以及书店经营者自身的努力,值得台湾学习。
  在她传来的“书店拜访计划”里面,60天的行程中,安排了16座城市的49家独立书店。以香港为起点,从深圳、广州、南昌、杭州、上海、南京、青岛(天津因故取消)到北京,从南到北,又继而从北京到郑州、西安、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再回广州,最后去澳门,从北到南,画了一个Ω字型。
  流浪中的所感所悟
  这次旅程中,虹风勾勒出两个大致的样本,一个是港澳样本,一个是大陆样本。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港澳地区有着不一样的书店文化,特别是香港。香港书店最大的集中地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旺角,另一个是铜锣湾。寸土寸金的香港,几乎所有独立书店的共同点都是“小”。而高额的房租,也是香港独立书店所面临的最大压力,增长的幅度可以从五成到一倍,因此搬家也是常态。独特的环境还造成了香港书店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普遍开在二楼以上,处于高层的也并不少见,像序言、梅馨书店等都在七楼。所以,在香港逛书店被戏称为“一种向上的运动”。在图书的选择上,香港的独立书店主要以人文图书为主,而根据店主个人喜好的不同则有不同的偏向。在这里,港版、台版、简体字版和英文版的图书都有销售,还有一些书店划出一小部分放寄售的二手书,或者一些在香港独立出版、独立发行的图书和CD。在经营策略上,不同的独立书店有不同的吸引人气的办法。有的书店通过低价折扣吸引读者,有的书店不打折但是会定期举行签售会或读者沙龙来吸引读者。有趣的是,在高额的租金压力下,独立书店业主们仍然热衷于开分店,这是由于很多的独立书店在经营书店业务之外,还兼做发行,而主要的赢利也是来源于此。还有的书店是靠推行会员制生存,例如位于油麻地的Kubrick书店,它的母公司是百老汇剧院,会员制主要是剧院所推,会员可以享受买票、购书和餐饮消费折扣,会员年费仅120港币。
  相比之下,大陆的独立书店的生存样态就更为丰富。有走豪华高端路线的,如广州方所(经营团队几乎全部来自于台湾诚品);有走企业智库路线的,如杭州的枫林晚;有走大型连锁路线的,如上海季风;有走发行路线的,如南昌的青苑;有走图书馆路线的,如南京的先锋……在这些业界翘楚锋芒掩盖之下,还有无数散落于各处的小书店,它们不一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仍然在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正如虹风自己所言:“你要如何判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是否具有文化?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假如你认为日本非常有文化,法国、德国亦然,那你大概心底就有个谱。这就像,即便我们都厌烦死诚品了,但你无法否认,成千上万的文化爱好者,他们就是为了一个诚品才来到台湾的。那也就像是,有无数的游客为了惠文社去到京都,为了莎士比亚书店去到法国。”独立书店,已经成为构成城市人文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要将大陆独立书店样本状态描述出来,却着实不容易。“因为太大!”虹风笑着比划到,“台湾和香港要想描述,都能细细讲出来,但是大陆太多了,估计讲出来都成一本书。”见到她时,已是她这次考察之旅大陆地区的最后一站,旅途的疲惫写满了整张脸。之前一直怀疑短短60天的时间里怎么能够走完横跨大半个中国的十多个城市和那么多家书店,直到亲眼见到她在两天的时间里拜访了昆明6家书店时才真正感慨那种对于书籍的热爱所激发的无限潜力。
  聊到这一路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书店,虹风例举了三家:南昌的青苑、杭州的晓风和南京的先锋,这三家书店如果并在一起最接近她对于独立书店的理想。南昌的青苑,很是让她感慨,作为这次拜访计划中大陆民营书店中经营历史最久的书店,地处并不太发达的省份和城市,却能一直坚守着文化的孤独。据介绍,虹风拜访的那天是周六下午,青苑书店刚好有场书友会,主讲人是中国社会政治评论家马立诚,主题是探讨中国当代的社会思潮。那天一座难求的讲座现场让她很是吃了一惊,也很佩服青苑的实力,因为在台湾已经想不到有哪些书店会举办这么硬的主题讲座,而在青苑,却是一个月2-3次常态性地举办,这样的人文生态环境让她很是羡慕。杭州的晓风书店的经营方式也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开业16年,在杭州已有11家零售店(还有一间正在筹备中)的晓风,最让人佩服的不是发展的规模,而是坚持每一间零售店的风格都依据场地、合作单位的不同,各有不同的经营形态样貌,而店中所售书籍也根据空间和营运模式而有所不同。晓风书店的人事结构相当精炼,每间零售店只配2-3人不等,看店面的规模以及营业时间决定,批发以及物流各约10人,还要分担网络书店的运营,这样的人事运营压力,让人很是吃惊。而提到南京的先锋,虹风用了“先行者的苍凉与悲壮”这句话来形容。在她行走的一路上,许多店主都建议她一定要去南京先锋看看,找总经理钱小华聊聊,似乎他已经成为中国独立书店经营者的一个坐标——对书籍炙热的情感和对书店全心的投入。定位为图书馆的先锋,试图建立一个公共空间,人们在这里交流、聚会,让各知识阶层的各种思想在这个空间里交锋。不过,虹风认为先锋的“大”是其优势也是其劣势,因为大,所以要在这么大的空间里放满一本本都能让人感到满意的书很困难;也因为大,书店在空间安排上缺乏让人静心留足的角落,很容易感觉重复和疲倦,每本书所特有的独特性,在一直延伸、打平到底的书架上,被消减,难以凸显。这个问题已经被经营者意识到,先锋也在谋划着新的变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