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渊源梳理_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解
 

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渊源梳理_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解

发布时间:2019-04-26 04:17:38 影响了:

  摘 要:从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和社会现实条件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渊源,分析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文化问题上的正确理论观点和政策观点,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文化;观点
  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就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看法和态度。探寻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渊源能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引作用。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思想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理论,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产生的理论基础。作为社会生活或社会形态组成部分的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对上层建筑特别是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论述阐明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即一定的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对这一定的经济、政治发生影响。这对毛泽东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论述了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造,指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改造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在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在论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知识分子问题上指出一方面必须吸收旧的知识分子另一方面要造就工人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列宁的这些论述既是毛泽东认识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理论
  毛泽东关于民主主义文化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中。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在这种新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毛泽东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他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毛泽东还论述了革命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问题和革命的文学艺术问题。毛泽东指出: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文艺工作者“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系列论述,如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以及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等等,构成了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理论。
  (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产生的重要思想源泉。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遗产,如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墨家文化、法家文化、兵家文化和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的优秀典籍。其中有大量的思想性成果、学术成果、科学技术成果和文学艺术成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艺术等领域。这是我们的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在韶山和湘乡求学期间,就阅读了大量中国文化典籍,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昭明文选》到《韩昌黎全集》,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奠定了毛泽东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参加革命之后,毛泽东仍然孜孜不倦地阅读中国文化古籍。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建国后的和平岁月里,毛泽东都把阅读中国古籍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毛泽东,在看待社会主义文化时必然把这些优秀文化成果作为他认识问题的一个基点。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包含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成分。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社会渊源
  (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
  建国后,各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进行。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展开,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逐步由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变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逐步由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变为社会主义的政治。这就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文化与之相适应。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的反映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在我国建立起来。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当然也是在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主义的政治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总是要宣传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反对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条件下,所宣传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不是或基本上不是社会主义思想,还不是要广大社会成员接受社会主义;所反对的,是“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还不是反对一般的资产阶级思想。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批判资产阶级思想,是从知识界开始的。1951年9月,在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等的倡导下,在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要求知识分子从民族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再进一步站到工人阶级立场”。在这次运动中,“进一步肃清了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实际上也宣传了社会主义思想,因此可以看作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开始。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这个《提纲》论述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系列问题,要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这个《提纲》印发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同时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批判和批评。1956年,我国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已经被大多数人承认为指导思想”,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随后他又指出这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我国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已经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
  (三)我国面临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艰巨任务
  社会主义文化在全国建立起来之后,党和国家便面临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确定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当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重要成就。但这些成就,同我国各项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科学事业、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事业。”“对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必须继续进行批判。但是,对于中国过去的和外国的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识,必须加以继承和吸收,并且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文化来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
  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这些规定,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在当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还不完善。我们党对于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也不可能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现成的答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不但其本身还很不足,而且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另外,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不是很容易肃清的,它必然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一定的影响。同时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并可能沿用处理阶级斗争的手段去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这样,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就潜在着思想上政治上可能犯错误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陈桂芝.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