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由一份考场习作想到的]
 

[由一份考场习作想到的]

发布时间:2019-06-11 11:11:04 影响了:

  期中考试后,我批阅了六年级的学生习作,题目为《和》。大多数学生写的是童话故事,《小溪和大海》《电灯和蜡烛》《小草和大树》……也有学生写的是记人记事习作,《爸爸和足球》《我和我的同桌》……
  一张张试卷翻阅过去。忽然,一篇《我和老师的故事》吸引了我,因为他的开头是这样的:“这是一件任何人听了都会加以批评的事,它虽然只是老师对学生的批评,但足以让这位不可理喻的老师进牢房。”看到这儿,我笑了。我想,这孩子真是危言耸听,拿这样的“大帽子”扣在老师的头上,未免言过其实。虽然天色已晚,早已过了下班的时间,可我的“味口”被足足地吊了起来,我得到下文去验证我那“可笑”的想法。
  接下去描述的是老师和三个学生之间的事,三个学生共同犯了一个错误,老师偏向其中一个,把批评的矛头直指另外两个学生,并说他们“诬陷”另一位。姑且不论老师的“偏心”是否属实,或者情有可原,可老师的批评语言确实太尖刻了,学生习作中这样写道:“我刚要开口,她就破口大骂:‘你××(不文明语言)你晓得吗?’”学生这样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那时,我崩溃了,都快被×××(老师的名字)弄成精神病了。”“从此,我做任何事只相信自己,千万要小心别人(他人)。”
  读完了学生的习作,我再也“笑”不出来,我回过头来看学生习作开头的表述,真的不是言过其实,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我们”要充当什么角色呢?学生笔下的这位老师不就是“刽子手”吗?她的语言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深深地插入一个美丽、清纯、健康、活泼的孩子的内心。
  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等待色彩、文字和奇思妙想,而不是在你的教鞭下,失去原来的面目,被深度折叠和挤压,载着生活的口供,圈养的风暴,在阴暗的角落泛黄。”教育者的职责在于引导孩子向上,向善,向美飞翔,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
  文中的“老师”也许另有隐情,也许是一时的气愤而口无遮拦,也许……也许有太多的“也许”,可都没理由把孩子推向“深渊”。看着孩子的心在滴血,我又怎能熟视无睹?
  第二天,我向这位学生的班主任了解,原来,这个孩子是从外地转进我校的,孩子的学习基础不错,可入学以来,精神一直萎靡不振,不爱与同学交流。我委托班主任与这个孩子多沟通,暂时不提习作的事,想通过老师、同学无声的关心去渐渐融化孩子冰冻的心灵。
  (作者单位:盐城市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