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文言文的温和言 [文言文教学要“文”“言”兼顾]
 

文言文的温和言 [文言文教学要“文”“言”兼顾]

发布时间:2019-06-14 04:44:10 影响了: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66-0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浅易的文言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适当提出“言”方面的要求,也适度提出“文”方面的要求。这个要求明确指引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做到“文言”兼顾。
  从某种意义上讲,“言”就是文言文中的工具因素,“文”就是文言文中的人文因素,“文言”兼顾也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何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中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名师窦桂梅曾在一次讲座中言简意赅地阐明: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和本身的教学规律,就是看如何处理好“言”与“文”之间的关系。综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巧妙处理。
  一、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环境
  白话文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以读为本”,文言文的教学也得树立“朗读第一位”的教学观念。由于文言文的语言很简练,一句话中词与词的划分并不清晰,很多学生在初读文言文时把握不准停顿之处,读得磕磕绊绊。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出现的困难与障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透过这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到问题的本质:学生阅读的困难与障碍是因为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和相应的语感。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提供明朗的语言环境,并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诵读古文的语感。
  文言文的语言简约精练,小学生难以理解。当学生借助字音读准文言文之后,只有置身于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把文言文读通顺。北师大版教材在出现文言文的同时出示了译文,很明显这译文就是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了。窦桂梅老师在教学《宋定伯捉鬼》时就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比较两文,采用“师读译文,生读原文”的师生对读的方式来理解文字意思,让学生在熟悉的白话文语言环境下感知文言文中的“言”。这避免了传统文言文教学说文解字的枯燥感,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融“理解文意”这一教学目标于师生的朗读这个大语言环境中,一举两得,学生读起来也就朗朗上口,不再磕磕绊绊了。
  人教版教材在文言文的编排中只出现了一些重点理解、难以理解的词语注释,这为学生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地采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利用字典中的解释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大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充满想象的空间去感受文中的社会环境、氛围,进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当然,教师要很好地把握住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对词语理解的度,不让学生偏离方向,因为文言文中有大量一词多义的词汇,这就需要老师的精心引导和耐心讲解。如教学《学奕》一文时,将文言文中实词的意思与它们在现代白话文中的意思相比较,让学生探究“使、诲、为、思、援”等重要实词的意思。而对“之乎者也”这些虚词的理解,没有必要进一步深究。这种适合小学生初步感知的学习方法,既减缓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坡度,又为他们中学文言文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当然,在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的时候,让学生感知语言环境以便于流畅阅读文本,并不是让学生全面扫清语言的障碍,更不是让老师仅仅从“言”的知识角度进行传授和串讲文意,而是要从文本的总体入手来带动学生习得“言”。“暂留一些语言障碍有时并不妨碍理解文章大意。”现代有种教育理论叫做“阅读转注”,在阅读过程中,字、词、句、文之间相互参注、相互补充、相互说明,使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这个理论也印证了古人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二、细读“文”本,发掘语“言”现象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强调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就是要创造环境帮助学生发现和构建文本的意义,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语言的表达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即细读文本,与文本对话。通过阅读,借助注释或译文,学生大概读懂了文言文的意思。在学生理解了“文”这一层面之后,教师应抓住文言文简约、精练这一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领学生细读文本,发掘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也就是说,要在整体把握“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一些有价值的、较常见的语言现象。
  比如《伯牙绝弦》一文的教学,抓住“善鼓琴”、“善听”、两个“善哉”中的四个“善”字,一个“念”字,一个“乃”字,总结归纳出一些语言特色: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可以相当于白话文中的双音节词;文言文中一个字所表示的意思可能只是现在词典众多解释条的一项,即字义缩小了;同一个字在同一篇文言文中有时是实词,有时是虚词,即一字多义,多解多用。然后再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句为切入口,诱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放飞思绪。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单单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文中的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之外,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当伯牙所念清风,钟子期必得——清风,当伯牙所念明月,钟子期必得——明月……”这时再把学生预设为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时,透过伯牙的琴声,子期该发出怎样的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了,语言也得到了拓展运用,同时在说排比句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文本中“志在流水”前省略了“伯牙绝弦”这一语言现象,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文言文的简洁和精练。
  显然,把文言文中一些普遍的语言现象发掘出来,用小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教授这一些语法知识,化难为易,既有利于为后面的感悟人物形象做好铺垫,又便于学生今后在其他文言文的学习中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为中学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感悟“文”本,品味语“言”内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座冰山的话,我们要学会透过浮在水面上的“语言文字”而看到藏在水面下的“人文情怀”。当然“语言文字”和“人文情怀”是相互渗透的。只有对语言文字揣摩品味得透彻,品味到内涵,学生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才能深刻感悟到文本的人文情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