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语文课堂语文味_让“语文味”在语文课堂上洋溢
 

语文课堂语文味_让“语文味”在语文课堂上洋溢

发布时间:2019-06-16 04:23:10 影响了:

  【摘 要】在语文教学越来越提倡回归文本的今天,语文教学该如何教出语文味是令人深思的一个问题。在语文课上要让学生真正得到中国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滋养,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运用,让语文课确实充满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 语文教学 感受 斟酌
  程少堂先生正式提出“语文味”之后,“语文味”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人文性,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注意发掘语文的美学意蕴,注意优秀作品的品读,号召学生课外阅读优秀的作品,练好钢笔字等,这些导向对于语文课堂无异于化雨的春风,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上语文课的快乐。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用各种教法来实施具有“语文味”的教学。我认为具有“语文味”的课堂可细化为三个方面:
  一、在声情并茂中读出语文味
  古人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作家对自己所写的文章是投入了丰富的感情的。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这篇小说时,为她的悲惨命运自己也痛哭失声,无法再写下去。教者在教学中,也要投入情感去教学。同样一篇文章,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带给学生的感染、影响和审美也是完全不同的。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语文教师需要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了解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最后一课》时,并未做过多琐碎的分析,介绍了时代背景后,抓住了朗读这一环节。我的朗读极具感染力,声情并茂,时而沉思,时而愤慨,时而怒形于色,时而充满爱国的激情,时而陷入无限的忧伤中。随着最后韩麦尔先生无言的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我用极微弱的声音读出来,伴以无力的体态语言。整个教室顿时陷入一片寂静中,学生们都沉浸在亡国的境界里。许久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不用我苦口婆心的讲解,学生已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下受到了爱国情感的熏陶,完成了与韩麦尔先生的情感沟通,对小弗郎士的行为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语文课堂上,充满感情的朗读是最悦耳的音乐,是师生用心灵和语言的拥抱,是思维与情感碰撞的火花,是文化与素养结出的最美的“语文味”的硕果之一。
  二、在活泼轻松中感受语文味
  记得我上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是个老学究,上课很认真,教得很细致,对教参的内容一个也不放弃。他念得一本正经,我们写得手酸背痛,听得呵欠连天,我们戏谑地称他的课为催眠曲。去年夏天,在连云港举办的全国“中语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上,我听了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向浩老师讲的《小石潭记》这一节课,真是由衷的感叹、佩服。他的开头导入语由连云港地名导入很有趣味,一下子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然后在黑板上配合学生分析的景物描写,迅速勾画了山、水景物的简笔画,边分析边穿插句子意思的讲解,还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家养的金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在向老师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下,就这样轻松自如的结束了。教者文学素养深,语言幽默,教学设计富有智慧,非常会上课,所以学生自始至终兴趣浓厚,与老师互动性强,师生共同品尝了一顿富有语文味的美味大餐。餐后还余香扑鼻,回味无穷。
  在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有责任让学生身心放松,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出了语文味。
  三、在斟酌句子中体验语文味
  “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现在主要说说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体验语文味。同样一句话把其中的关键词语换用其它的词来表示,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就大不相同。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准确的表情达意,让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
  对于《背影》这一文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主要问题:1.要求学生找出父亲所做的事情。这一环节以抢答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纷纷找出几件事。如为了给祖母送丧变卖典质,送我去车站,拣定座位,给我铺毛大衣,帮我买橘子等。2.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些事情哪件事最打动你,为什么?学生们基本上都说是买橘子这件事。从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去谈,教师引导他们去理解,化抽象为具象,并适时归纳这些语言的作用。如外貌描写,突出“黑”“布”字,一是祖母去世要穿孝,一是家境惨淡,只能穿布衣服;如动作描写,几个动词的运用,如“攀”“倾”“缩”等动词准确的写出了肥胖的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从而体现父亲的爱子之心。学生若有所思。3.让学生自由朗读文中语言朴实但蕴含真挚情感的句子,在朗读中体会出语文味。基础好的学生读着已能背诵,其他的同学也可试着抄写积累这些语句。4.拓展迁移训练,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我让学生进行情境练习。在家里你帮父母干家务活,如洗衣服,烧菜,打扫卫生等,要运用一系列动词来写。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兴趣比较高,效果也不错。如此45分钟悄然过去了,师生都浑然不觉,学生兴趣盎然,学得有滋有味。
  教师抓住文中几处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深切感悟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学生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这样的执教,这样的课堂充满魅力。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回归本色,洋溢着如扑面而来的和煦的春风般的“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语文课就越好。让我们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教者的聪明和睿智。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