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幼小衔接时期幼儿心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幼小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幼小衔接时期幼儿心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幼小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发布时间:2019-06-18 04:00:09 影响了:

  摘要:随着幼儿和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不断得到教育者的重视,教育工作者也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很多解决的对策。但是幼小衔接时期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此,本文针对幼小衔接时期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小学生;衔接;过渡;适应;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61-02
  一、幼小衔接时期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小衔接问题是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问题,并且对幼小衔接的重视已经形成了共识,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也对此做出了大量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只传授知识,忽视能力,只关注知识储备,忽视兴趣培养,只关注生理健康,忽视心理健康,其中心理健康问题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此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烦躁心理。由于幼儿表现欲望较强,希望取得较高的成绩,而当客观实际和主观愿望不一致时,就会形成烦躁、紧张、忧郁的心理。2.依赖心理。由于幼儿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性较强,还不具备小学生的独立性,因此常常会出现依赖倾向,主观能动性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3.自卑心理。由于幼儿初次体验成为小学生,学习环境、教学方法和学习伙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幼儿园时期的和谐环境相比,会表现出不适应性和自卑心理。4.抵抗心理。由于初到小学环境,幼儿对此环境不能马上适应,会出现相应的排斥心理和抵抗情绪,来抵抗外界的压力。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会对其学习成绩和个性的发挥起到重要影响,因此,要非常重视幼儿的这一心理问题,并认真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以帮助幼儿顺利实现过渡。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习环境的改变。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全新的环境,很多幼儿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都无法立刻适应。进入小学,幼儿要实现依赖向独立的过渡,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将被以学习为主的方式代替,口头语言的学习形式将被书本式的学习形式代替,幼儿园时期自由的学习环境将由受教师和学习规矩约束的环境代替,这些变化容易使学生形成学习障碍,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压力。
  2.自身年龄特征的原因。由于幼儿自身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无法和小学生相媲美,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进入小学后明显感到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对小学教学中符号性的教学内容听不懂、不能掌握。小学时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智力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其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又会决定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目的,再加上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还比较差,这将导致他们的适应能力较差,进而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
  3.外界压力过重,幼儿心理压力大。一般情况下,家长和教师都会对孩子报以极大的希望,学生必须对学业付出更大的努力,也必须减少玩游戏的时间,这无形中就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得本身就不适应这种环境改变的幼儿来说面临更大的变动,他们也不能很好的调节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对策
  1.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卫生学家卢格曾说过:“人类的心理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面对新的环境,需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认识新的教师和朋友,而决定学生能否迅速融入新集体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情况下,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学生能很快适应陌生的环境,和学生们和睦相处,而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学生则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或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和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因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教导学生和他人和睦相处,出现问题要与人商量,不可一意孤行,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要伸出自己的援手,在点滴生活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要顺利实现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幼儿心理学表明,4~5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让幼儿担任一定的任务,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任务意识。日常情况下可以让幼儿担任一些小组长的职务,让学生组织学习情境,掌握任务完成的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每天完成作业的习惯,增强学生的任务意识。其次,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对于幼儿这方面的培养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养成守规矩的习惯。如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前先举手,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上课铃响后及时回到座位,不随便打闹说话……通过这样的行为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3.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加强师生的交流合作。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人格魅力可以让学生崇拜和追随,因此,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合作就成为当前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修养,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健全的人格来影响学生。美国教育学者就曾经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情绪波动较大的教师的班级中,学生中存在人格障碍的也较多。可见,教师的人格修养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工作,以自身特有的魅力来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交流合作。良好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交流合作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和孩子间的交流日趋减少,导致成人和孩子间代沟的产生,孩子的行为有时候得不到教师或家长的尊重和理解。而交流合作可以大大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缓解师生间的紧张关系,使学生感受到被教师重视的愉悦和自身的存在感,从而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邓素华,晓光.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月刊,1983,(3).
  [2]张人杰.西方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987,(1).
  [3]魏秀英.儿童心理卫生与家庭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1988,(4).
  作者简介:王玉梅(1985),女,河北迁安人,小学教育,本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