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美国水下战装备体系发展分析】 美国2战伞兵装备
 

【美国水下战装备体系发展分析】 美国2战伞兵装备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4:27 影响了:

  美海军潜艇部队司令部2011年7月发布的《水下战纲要》指出,全球性潜艇扩散对美国海上自由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对美国水面和空中部队构成挑战,加大了水下部队的负担,当前美国潜艇部队的规模却在缩小,因此,必须采用新方法来建立水下优势。
  目前,美国正在建设信息主导的水下战装备体系,新体系将整合更多的优势资源,加入多种新型装备,使传统装备兵力构成和作战模式发生变化。
  反潜战方式加快向密切监视、快速反应,精确打击转变
  为应对目前安静型潜艇发展,美国正转变其反潜战方式。美国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21世纪反潜战概念》,明确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潜艇对潜艇”的作战方式,使反潜战方式向密切监视、快速反应、精确打击转变。通过天基平台、分布式水下传感器等预警、侦察手段,获得清晰的战场态势图和精确的目标定位,利用空中反潜平台的快速机动能力和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对水下目标实施“召唤式”快速精确打击,而攻击型核潜艇主要作为传感器与打击武器的指控中心,不再作为直接的交战平台。2010年,美国防部在《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中明确提出“空海一体战”概念,指出要通过海空等力量联合作战,依托美国信息战优势,对敌方潜艇部队进行毁灭性打击,这反映出美国未来近中海反潜战将更加强调信息优势和联合作战。
  构建基于信息网络的近中海攻势联合反潜战体系
  在新的反潜战概念指导下,美国一方面将现有资源纳入反潜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反潜装备建设,构建以海战场建设为基础、多功能核潜艇和空中反潜平台为核心、无人系统为前出力量、分布式水下信息网络为“倍增器”的新型多兵种联合近中海攻势反潜战体系。在平台方面,大批量续建具有强大反潜功能的“阿利·伯克”级(DDG 51)IIA型驱逐舰,提高现役攻击型核潜艇的浅海感知能力和下一批“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有效负载能力,加快发展反潜型近海战斗舰,用具有高空攻潜能力的P-8A新型反潜巡逻机逐步替代老式P-3C反潜巡逻机,升级海洋调查船的监视侦察系统。在水下预警系统方面,利用新型固定式分布系统替代大部分的老式岸基声学预警系统,发展新型机布式水下分布网络和潜布式近海持久监视网。无人系统方面,研制反潜持续跟踪无人艇可替代核潜艇执行潜艇跟踪任务。而且采购总数达150艘的滑翔式潜航器用于海战场建设,增强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
  加强深海预警探测系统研发,提高深海防御作战能力
  美苏对抗时期,美国水下力量的发展重点是潜艇深海作战能力。冷战结束后,在“由海向陆”的政策指导下,重点提高了近海感知和水下力量投送能力。美国近年来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美国军事战略》等多份战略报告也提出,以核潜艇和航母为代表的中国海军中远海能力的发展值得关注。因此,美国开始重新注重深海作战能力,加强以无人值守分布式探测为重点的编队防御深海反潜能力。
  美国国防预算中,反潜战项目从2007财年开始转变单一强调近海反潜战能力的做法,指出要加强近海及深海反潜战能力。从2011财年开始,水面反潜战项目和潜艇先进系统项目开始创新性技术和概念研究,开发未来水下监视系统。其中,可靠声学通道线列阵系统(2011年完成)和深海主动探测系统(后者计划2015年完成)是专门用于深海反潜的分布式无人值守探测系统,可利用战术平台在海战场或关键海域快速部署,通过声学一射频中继浮标向反潜战指挥部发送探测报告。
  除上述两种固定式系统以外,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2010年启动了深海作战项目,计划开发一种用于保护美国航母编队免受安静潜艇攻击的移动式深海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分布式声学和非声传感器,所有传感器置于海底附近,利用海底安静的环境和海洋声学通道远距离探测安静潜艇的低频信号。同时,该系统能够适应各种作战环境,并可在敌方深海区域长期工作。整个项目计划2014年1月完成。
  从依靠平台优势转向依靠负载优势
  美海军《水下战纲要》中指出,根据现有项目推算美国核潜艇的数量在未来20年将缩减30%,前沿存在下降将超过40%,水下打击能力将降削弱60%,需要通过有效负载模块的优点弥补数量上的损失。
  为提高未来攻击型核潜艇的有效负载能力,美海军已确定在第三批“弗吉尼亚”级潜艇上安装与“俄亥俄”级巡航**核潜艇上大直径多联装**射管相似的发射管。当前在建的第11艘“弗吉尼亚”级潜艇(计划2014年交付)将采用两个大直径**发射管取代之前12个单独的**发射管,并预留了发射管中部空间,以配置其他负载的充电和加载等设备。在通用负载方面,美国近年来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巡航**核潜艇通用发射和回收模块、柔性有效负载模块、联合多任务潜艇(JMMS)以及浅海作战潜艇(SWCS)等,可使潜艇负载多种类型无人系统、水下传感器、多型武器、特种部队及其作战装备,将极大提高潜艇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和作战效能。
  保持强大的水下威慑和投送能力
  美国“俄亥俄”级巡航**核潜艇自服役以来,展示了其作为模块化负载输送和指挥控制平台的巨大潜力,成为美国重要的常规威慑和力量投送平台。利比亚军事行动中,“佛罗里达”号巡航**核潜艇在数小时内发射了93枚“战斧”巡航**,为建立“禁飞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在2027年“俄亥俄”级巡航**核潜艇退役后继续保持强大的水下力量投送能力,美国正谋划数量更多的下一代水下远程打击平台。
  2011年4月,美国通用动力电船公司发布了“弗吉尼亚”级潜艇负载模块(VPM)的概念,并得到海军的支持。该方案中,“弗吉尼亚”级潜艇中,部将增加一个29米长的舱段,可安装4个大直径多联装**发射管,每个发射管可装载7枚“战斧”巡航**或其他负载,每艘潜艇发射管可装载40枚“战斧”巡航**。而且每个发射管都配置甲板舱口和连接器,可供特种部队使用。将提高海军广泛运用未来武器、传感器、附属航行器以及其他负载的能力。“弗吉尼亚”级潜艇加装VPM后可为作战管理中心节省出更多空间,使潜艇能够协同特种作战任务,作为联合特种作战特遣队(JSOTF)指挥官的司令部。未来,巡航**核潜艇在联合作战中的指挥作用还将继续扩展,成为编队中关键节点,并承担水下战斗群的指挥中心。如果该方案能够实现,下一代弹道**核潜艇舰队数量将至少达到10艘,可使水下打击力量的分配和负载选择上更加灵活,将更加容易覆盖广域分布的目标。
  启示
  水下作战是体系对抗
  受水下特殊环境的制约,水下空间技术发展的进程相对落后,即使美国这样的军事强国也无法单纯依靠水下装备建立绝对的水下优势。因此,美国将岸海空天潜现有相关资源根据作战任务整合到水下对抗体系,通过发挥整体优势来夺取水下空间,根据任务需求整合现有资源是实现体系优势的关键。
  未来反潜战将更加依靠信息优势
  目前水下空间作战模式越来越接近陆战场的作战模式,强调多兵种联合作战,通过广泛、持久的监视和精确定位能力,实现快速精确的远程打击。对美国而言,要实现这种作战模式的转变,关键在于获得清晰的水下战场态势图和有效的水下/水面信息交互。水下信息装备的发展决定着未来的反潜战模式和成败。
  潜艇未来任务将多样化
  作为一种攻防兼备的隐蔽性作战平台,潜艇在水下战中的核心地位无可动摇。随着对潜艇任务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以无人系统为代表的新型装备的不断应用,需要潜艇具备更加灵活的负载能力,负载能力将成为其发挥作战效能的关键。因此除了要继续提高潜艇隐身性能和自身情报监视侦察能力以外,还要开发通用负载模块,以提高潜艇有效负载和新装备应用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