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浅谈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谈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7-11 03:59:54 影响了: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要想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做“人”,就要培养他们 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 完成的,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进行培养。我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体会。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 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 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 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
  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一个人更好地发展自身素 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反之,则受影响。我在课堂教育中,建立四个人方块小组,优差搭配,让优带差。实践证明,活动层面越多,效果越好。知识在与别人交流、分享过程中,不但不减少,反而可得到验证、补 充、强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在交流和分享中逐步形成。
  三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1、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 育效果。2、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诱导者。
  总之,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明天,引导孩子建立一种既适应现实生活需要又能积极把握未来的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