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知识共享行为_感知的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知识共享行为_感知的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2 03:55:21 影响了:

  摘要:文章完善并发展了感知的知识距离构念,从共享主体的认知角度,将感知的知识距离分为自我感知、他人感知和知识感知三个维度,并具体分析了不同维度对知识贡献行为与知识搜集行为的影响机制,构建了研究模型,然后根据研究分析对知识共享实践提出了建议,为知识共享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感知的知识距离;自我感知;他人感知;知识感知;知识贡献;知识搜集
  一、 引言
  知识距离是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研究,但研究结论不尽相同。Hamel(1991)指出知识距离过大会增加知识转化步骤,增大共享难度,降低共享效果;Nonaka(1991)认为适当的知识冗余与知识重叠有利于知识转移;Cummings & Teng(2003)进一步指出知识距离与知识共享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过大或过小的知识距离都不利于知识共享,过大的知识距离会增加共享成本,而过小的知识距离则会降低知识接受方的动力或降低知识供应方的满意度;而Soekijad & Andeiesse(2003)则认为不同的知识背景能够增加主体之间转移知识的兴趣和动力,知识距离是有利于共享的。胡汉辉等(2006)研究了知识距离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动态关系,他们认为随着知识共享进行,主体间知识距离逐渐减小,共有知识的增加会提高知识转移效率,但当知识距离低于一定程度时,由替代效应产生的内部竞争会导致知识转移效率下降。
  知识距离是对知识形态的客观描述,但知识本身很难界定,尤其是隐性知识,因此要准确测量知识距离面临很多困难,现有对知识距离的测量方式大多都无法准确表现知识距离的内涵,一定程度制约了对知识距离进一步研究。鉴于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的重要作用,学者们利用共享主体对知识距离的认知进一步拓展了相关研究,并发展出“感知的知识距离”构念,目前对这一构念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以“感知的知识距离”为对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构念进行完善,并构建模型具体分析感知的知识距离不同维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
  二、 感知的知识距离
  Petersen等人(2008)将感知的知识距离(Perceived Knowledge Gaps)定义为知识共享主体对所拥有知识与达成目标所需知识之间差异程度的认知,并指出这种认知会影响到主体的行为,当感知的知识距离越大时,主体可能会投入更多的资源与精力。Borgatti & Cross(2003)通过对知识搜集活动的研究,证实了感知的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他们研究证实了知识搜集者对知识提供方所拥有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知识价值的评价、对知识的可获得性以及知识获取成本四个方面的认知对知识搜集活动的显著影响。Monteiro等人(2008)从知识共享主体对能力的自我感知和他人感知两个维度分析了不同的知识共享模式,解释了主体对能力的不同认知组合会形成不同的知识共享模式,如自我感知和他人感知都较高的主体往往是积极的共享参与者,而自我感知和他人感知都较低的主体则会孤立在共享活动之外。由此可见,感知的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有着显著影响。
  以往研究大多从知识接受方角度来定义感知的知识距离,并分析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但知识供应方对知识距离的认知也会对知识共享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会对知识贡献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感知的知识距离是知识共享主体对双方知识基础与能力以及所共享知识掌握程度差异的认知。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人是主体,知识是客体,同时人又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知识共享主体所感知的知识距离是对主客体的综合认知,结合相关研究,本文将感知的知识距离分为自我感知、他人感知和知识感知三个维度。
  1. 自我感知(Self-Perception):共享主体对自己的知识基础与能力的认知以及对所提供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认知。自我感知是自我效能的一种体现,自我感知程度高,表明共享主体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具有较强的信心,并且更倾向于参与复杂的知识共享活动。较高的自我感知能够降低主体对知识共享困难的预期,降低感知的知识距离。
  2. 他人感知(Other Perception):共享主体对共享关联方与共享内容相关的知识基础与能力的认知。他人感知是与自我感知相对应的一个维度,也是对共享主体的认知,他人感知程度高,表明共享主体对对方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有较高的认可,同样能够增强对知识共享的信心,降低感知的知识距离。
  3. 知识感知(Knowledge Perception):共享主体对所共享知识的复杂性的认知。复杂性是知识的自然属性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而自然属性是影响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感知程度高,表明主体认为知识复杂程度高,这会增加主体对知识共享难度的预期,增大感知的知识距离。
  感知的知识距离是主体对知识共享过程的综合认知,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共享主体会基于对自身、共享关联方以及知识的综合判断形成对知识距离的认知,因此自我感知、他人感知及知识感知三个维度共同构成感知的知识距离。Monteiro等(2008)指出对知识共享对象的评价和感知并不需要很精确,主观的评价就足以驱动知识共享过程了,因此对知识距离的感知可能会更显著的影响知识共享行为。
  三、 知识共享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人以及由人组成的团队、组织等是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共享活动的驱动者,主体的不同行为会对知识共享过程及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根据主体不同,通常将知识共享分为知识提供方的发送行为和知识接受方的接受行为(Ardichvili, Page et al.,2003)。Hooff & Hendrix(2004)则对知识共享进行了更加全面的定义,他们认为知识共享是个体间交换知识并共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并将知识共享分为知识贡献(Knowledge Donating)和知识搜集(Knowledge Collecting)两个维度,前者指个体与他人交流自己所拥有知识的行为,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向他人咨询以获取知识的行为。与以往观点不同,Hooff等认为这两个维度都是个体的主动行为。Liao等人(2007)进一步指出有效的知识共享是由员工愿意贡献知识并渴望搜集知识两种行为共同驱动的知识循环,在共享活动中,个体往往同时扮演着贡献者与搜集者两种角色,只有知识得到充分交换才能更好的扩散和创新,知识共享的效果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