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鸽巢问题(一)教学设计】 鸽巢问题3教学设计
 

【鸽巢问题(一)教学设计】 鸽巢问题3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8-07 10:53:24 影响了:

鸽巢问题(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抽屉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抽屉原理的形成过程,体会和掌握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了解掌握“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模式:

学、探、练、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生玩“扑克牌魔术”游戏。

(1)教师介绍: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下52张牌,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2)玩游戏,组织验证。

通过玩游戏验证,引导学生体会到:不管怎么抽,总有两张牌是同花色的。

2.导入新课。

刚才这个游戏当中,蕴含着一个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有趣的问题。

二、呈现问题,探究新知

课件呈现: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2)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

不同的放法?(请大家用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3)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 笔筒至少放进 ___ 支铅笔?

(一)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反馈交流。

(1)枚举法。

(2)数的分解法:(4,0,0)(3,1,0)(2,2,0)(2,1,1)。

(3)假设法。

师:除了像这样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举出来,还有没有别的

方法也可以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先假设每个笔筒中放1支,这样还剩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了。

师:你为什么要先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呢?

生:因为总共有4支,平均分,每个笔筒只能分到1支。 师:你为什么一开始就平均分呢?(板书:平均分)

生:平均分就可以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一点。

师:我明白了。但是这样只能证明总有一个笔筒中肯定有2支笔,怎么能证明至少有2支呢?

生:平均分已经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了,如果这样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况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4)确认结论。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齐):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二)提升思维,构建模型

师:(口述)那要是

(1)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 ( )支铅笔。

(2)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 ( )支铅笔。

(3)10支铅笔放进9个笔筒中呢?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中

呢?

2.建立模型。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生:只要铅笔的数量比笔筒的数量多1,那么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2支笔。

师:对。铅笔放进笔筒我们会解释了,那么有关鸽子飞入鸽巢的问题,大家会解释吗?(课件出示)

师:以上这些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其实都是一样的,鸽巢就相当于笔筒,鸽子就相当于铅笔。 师:像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它们里面蕴含的这种数学原理,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揭题)

三、基本练习。

四、拓展提升。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71页,练习十三,第1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