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80后音乐家:游走在艺术和商业之间_2017年80后作家排行榜
 

80后音乐家:游走在艺术和商业之间_2017年80后作家排行榜

发布时间:2018-12-24 09:32:16 影响了:

  8月8日晚的鸟巢,郎朗作为表演嘉宾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演出,通过电视直播,全世界有40亿观众看到了他的表演。这已经不是郎朗第一次在国际大型活动中亮相了,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开幕式和去年8月8日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天安门广场的庆典演出上,我们都能够看到他充满激情的演奏。频频出现在这样的场合让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郎朗,毫无疑问,这个性格开朗、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音乐家之一。
  
  成功商业运作助郎朗星途坦荡
  
  与大多数80后一样,出生于1982年的郎朗身上背负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期许。如众所周知的那样,郎朗出生于普通家庭,父亲郎国任曾是沈阳一家工厂的工人,参军转业后在当地公安系统工作。为了能让儿子能有更好的发展,郎朗10岁那年,父亲辞职带着他闯荡北京,拜师学艺。郎朗成名前,父子俩在北京过着拮据的生活,为了节省开支,外出比赛时父子俩经常挤在一张床上睡觉。与许多的中国琴童家长一样,郎国任为了培养儿子可以说是费尽心血。在等待孩子成名的日子里,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无异于投入了一场xx,把宝全都压在孩子身上,赌注是自己的财产、希望甚至是人生的意义。幸运的是,郎爸赌赢了。
  中国的琴童的成名途径大多数是通过参加世界大赛获奖而出名,比如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大奖的李云迪、通过柴可夫斯基获奖出名陈曦、获得李斯特钢琴比赛大奖的孙颖迪以及早一些的吕思清等。通过比赛获奖是最便捷的成名方式,所以通过这条途径走向成功的音乐家也相对比较多。而郎朗的成名则是个例外,他是通过重要演出而出名。从公开资料来看,郎朗仅参加过2次国际大赛,11岁那年获得德国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一名;13岁获得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金奖。着两项都是为鼓励国际青少年演奏者而设计的钢琴比赛,与上面提到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李斯特国家钢琴比赛”以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无法相提并论。
  后来郎朗通过自身努力考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实现了事业腾飞的第一步。登陆美国并不意味着郎朗就能够实现事业腾飞,柯蒂斯里优秀学生多如牛毛,郎朗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要想成功,显然还需要一些运气。17岁那年,运气来了。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明星演奏会上,由于原定的钢琴家安德鲁.瓦兹身体不适,17岁的郎朗被临时安排救场,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正是这次机会,让郎朗一举成名,从此他星途坦荡。郎朗后来回忆说:“那场音乐会让我坐上火箭,以后就很容易了。第二天,美国五大乐团就开始邀请我参加演出”。成名后的郎朗很快忙碌了起来,各种各样的演出让他迎接不暇,与世界名团的频频合作让郎朗很快挤身世界一流钢琴演奏家的行列,其身价也是水涨船高。
  除了运气,成熟的商业运作也是帮助郎朗坐上“火箭”的重要助推器,其经纪公司IMG可谓功不可没。IMG是世界最著名的经纪人公司之一,许多大牌名星签约其名下,比如高尔夫明星老虎伍兹、拳王阿里、网坛名宿桑普拉斯以及威廉姆斯姐妹等等。IMG为郎朗良身定作了一整套营销体系,包括各种演出、广告、形象代言等等,同时还安排了许多公益演出及活动来帮助郎朗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
  在唱片方面, 2000年郎朗签约世界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的DG公司,期限5年。音乐史上几乎所有的重要乐团、指挥和演奏家都被其网罗旗下,能够成为DG专属音乐家,标志着郎朗正式跨入世界一流音乐家行列。DG公司隶属于环球唱片集团,在全球拥有密集而畅通的发行渠道。DG为郎朗录制的唱片取得极大成功,比如他的第五张DG唱片《黄河之子》轻松获得双白金销量。这样的结合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的局面,难怪有乐评人曾表示:“郎朗是环球最成功的营销策略之一。”
  与IMG的合作一直持续到2006年,这一年郎朗转投另一家经纪人公司――美国哥伦比亚公司(CAMI)。在与IMG合作的近9年时间里,郎朗从一个普通的音乐学院学生成为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明星。这之中除了他自身的天分、努力和运气, IMG的功劳不容忽视,可以说是其成功的运作帮助郎朗成就今天国际巨星的地位。
  
  明星效应推动艺术发展
  
  朗朗的成功使他具备了巨大的影响力,这个25岁的年轻人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人们传统概念中的音乐家,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优秀青年的典范。郎朗的故事被无数的中国家长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其率真的性格和阳光的形象使他成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最佳形象代言人。郎朗所到之处,总是前呼后拥,经常有众多狂热的粉丝追随其左右。
  不可否认,以郎朗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音乐家的成功,对于中国古典音乐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许多人会因为郎朗而关注古典音乐,许多孩子因为喜欢郎朗而缠着家长去给自己买一架钢琴。
  2008年1月4日,郎朗在刚刚落成不久的国家大剧院举办大师班,闻讯前来的学生和家长挤满了音乐厅。被选出的5位琴童有幸得到郎朗的指点。公开课上的郎朗依然率真随和,就像邻家的大男孩,幽默的语言引来阵阵欢笑。观众席上一位小女孩大声喊道:“郎朗大哥哥,我爱你”。与同龄的李云迪相比,郎朗更具亲和力,这也许就是他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并不是只有小朋友才喜欢郎朗,他拥有各种年龄、各种层次的“粉丝”,上至国家政要,下至几岁孩童。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曾公开称自己是郎朗的粉丝,并且曾托美国国务卿赖斯在郎朗演出时为他鲜花并拥抱。李肇星表示,他只要求过美国国务卿两件事,另一件是要求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2005年10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文化节,邀请郎朗做专场演出。演出结束时布什对他说:“希望你对今天人数虽少、但层次极高的观众感到满意”。
  有了高级别粉丝们的青睐,郎朗的地位自然大大地提升。2003年,郎朗在国内的票房还比李云迪差的很多,许多国内公众还不知道他。但从2004年开始,郎朗的国内的演出骤然增多,其出场费和票房也是直线攀升。如今在国内的演出市场,郎朗就是票房的金字招牌,不管他弹什么,不管他弹的怎么样 ,只要有郎朗出场,绝对是一票难求。
  2007年第10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郎朗破纪录地在一个月内弹了10首协奏曲,这成为本届音乐节上最大的亮点。依靠郎朗的票房号召力,他参加的8场音乐会场场爆满。北京国际音乐节“当家人”余隆表示,依靠郎朗这8场的收入,完全可以养活本届音乐节上另外一些小众的、不赚钱的音乐会。
  依靠商业来供养艺术,艺术又不受利益所摆布,能够恰当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北京国际音乐节能够走到今天并且越来越红火的原因。对于音乐节是这样,对于郎朗和其他的80后音乐家也是如此。艺术和商业是相辅相成的,谁也离不开谁,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运作,但同时艺术又不能沦为商业的附庸。郎朗像一个音乐精灵,游走在艺术和商业之间。获得成功后的郎朗春风得意,但是在其风光的背后,隐患也正如冰山的裂缝一样,一点点的蔓延。
  
  爱郎朗,就把他还给音乐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 “造星时代”,通过媒体热闹的包装,普通的邻家女孩可以成为“超级女生”,而那些本来就在各自领域内取得出色成就的明星就更有理由被制造成为“全民偶像”。姚明、刘翔、郎朗都是如此,他们都拥有健康的形象、俊朗的外表,深受公众喜爱。喜爱他们不仅仅是公众,更加热衷追捧他们的是商家。
  在商业社会中,郎朗这样的人物更多是一种商业符号。对于各色商家来说,这位如日中天的年轻中国钢琴家,既代表着一种高尚的生活品味,也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郎朗代言的品牌种类繁多:劳力士、奥迪、松下电器、飞利浦、雅培奶粉、招商银行、索尼、万宝龙……2006年,施坦威推出以郎朗名字命名的“郎朗”系列钢琴。这些商业活动为他带来个巨大的财富,2007年度福布斯中国名人排行榜上,郎朗以1.5亿元的年收入紧随姚明之后位列第二。
  对于郎朗过多的商业活动,许多人提出质疑,甚至有媒体评价说“郎朗已经成为一种矛盾的集合,即很高的天赋,也很多的贪欲”,“音乐已经成为他的一种工具,艺术成了商业活动的面具”,“其实郎朗很可怜。他失去了纯净的心境,挣了一大堆钱却没有时间去花……”
  对于各种指责,郎朗有着自己的回应:“全世界有几个古典音乐阵地是靠票房和政府支持能够解决问题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如果没有赞助,一场也演不了。我选择奥迪做形象代言,是因为奥迪一贯支持古典音乐,萨尔斯堡音乐节就是由奥迪赞助的,维也纳爱乐乐团也是它赞助的。他们只看到了我的商业形象,不知道我一年有25场独奏会是义务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募捐?他们是否明白艺术本身就是商品”。郎朗还以姚明为例反驳:“姚明有多少广告,他实力因为广告而下降了吗?”
  郎朗的态度未免带有些孩子气,人们当然不会计较,但不能否认的是,过于繁重的比赛和社会活动确实影响了姚明的状态,本赛季姚明的受伤就能说明问题。而郎朗,这位“音乐界的姚明”,目前也正经历着姚明所经历的一切。
  郎朗目前每年的演出是100到150场左右,平均下来没两三天就要演一场。指挥家卞祖善说:“据我所知,文格罗夫是一个空中飞人,一年演出100多场,3天一场,我认为已经是超负荷了。但郎朗居然是文格罗夫的一倍,简直不可思议”。 郎朗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在去年郎朗回国的一个月里,一家三口可以说是“争分夺秒”,每天只睡5、6个小时,日程精确到分钟来计算。以至于有一次在上海大剧院登台演出之前,忙到没时间喝水吃饭,而演出之后又要直接飞往下一站演出城市。
  
  要学会把自己藏起来
  
  郎朗一直是一个勤奋的青年钢琴家,在成名之前,郎朗每天练琴的时间从5、6个小时到8个小时不等,如果有比赛,一天16个小时都是有。成名之后,他每天的练习时间骤减。李斯特曾有过这样的名言: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邻居知道,三天不练大家都知道。当问及郎朗本人现在每天的练琴时间,他说,“没有演出的时候是4小时,有演出的时候是2小时。”这是他目前向媒体回答这个问题的统一答案。郎朗也曾以“以演代练”来解释:与世界名团的合作是最好的练习。一场音乐会2小时,我每2天半演一场就有2个小时弹琴。之前排练再2个小时,那就是说2天半能练4小时,再加上我自己的时间等等,这样一天平均2个多小时。
  这样的数字游戏显然太小儿科,这样的解释自然也不能令人信服。与高水平乐团合作确实益处多多,但在他一年100多场的演出中,真正与世界名团合作的演出只占很少的比例,其他大部分都是无关痛痒的商业演出。
  郎朗自称是一个超级会休息的人,睡眠效率极高,且永远不需要倒时差。但还是发生了体力不支的情况,2006年夏天,跟随中国爱乐乐团在德国巴特基辛根音乐节开幕式上演出的郎朗,被迫取消了下半场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演奏。因身体不适而不得不临时调换曲目甚至病取消演出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对年仅24岁的演出家而言,过于繁重的演出压力已经影响到了其艺术生涯的长远发展。许多真正关心郎朗的人都在心疼,他在透支自己的青春。
  与之相比,许多成名的前辈都非常珍惜自己的艺术生涯,阿什肯纳齐多年来每年的演出场次维持在10场左右;老一辈钢琴大师傅聪每天练琴5小时以上,成名半个世纪以来始终坚守不准备充分绝不登台的原则。而与郎朗同龄的李云迪出道至今始终保持着每年演出60-80场的数量。
  对此,曾与郎朗有过师徒缘分的钢琴家殷承宗不无担忧:“许多著名音乐家给自己定的标准都是一年演出不超过50场,否则他没有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积攒新的能量。一个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音乐选手如果在某项重要国际音乐大赛拔得头筹,往往会在舆论或经纪公司的推波助澜之下,急于展开其职业演奏生涯。要把眼光放长远,先舍弃得之不易的光环,努力充实自己,等真正准备好了再投身最严酷的表演舞台。波里尼夺得萧邦钢琴大赛时只有18岁,得奖之后便躲了起来。10年后等到他再出来的时候,已经非常成熟了,那时的他可以带给观众更多东西。”
  韩国钢琴家白建宇也曾委婉地批评过郎朗和李云迪这些年轻后辈在音乐上“还需要更成熟一些。快速成功很容易,要在音乐之路上继续下去则需要不断的努力和练习才能取得成就,要多加磨练。”
  不过好在郎朗也开始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的父亲表示,郎朗今后只和世界一流乐团合作。而转投哥伦比亚旗下之后,按照他们2009年的合同,他的演出将被削减到70场左右。正如殷承宗所说的 “要学会把自己藏起来”,年轻的郎朗要学会舍弃一些东西。
  
  张蕾:《音乐周报》杂志社
  责任编辑:赵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