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帮助初入学学生学会思维的三个视角:系统思维的生活例子
 

帮助初入学学生学会思维的三个视角:系统思维的生活例子

发布时间:2019-01-23 03:59:17 影响了: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儿童学习生活的第一个转折点。当前,一些幼儿园的数学教学存在数学活动形式化、片面追求知识学习、不重视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不良倾向。帮助初入学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思维,已经成为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力,蓄足学生学习后劲的必然要求。
  
  视角之一:挖掘教材蕴涵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数学学科一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课程改革怎样变化,蕴涵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不会改变。
  1.探寻本源,充分挖掘教材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教学内容总是贯穿着两条主线:数学基础知识是一条明线,直接用文字的形式写在教材里,反映着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隐藏在基础知识的背后,反映着知识间的横向联系,需要教师分析、提炼才能显露出来。教师唯有洞悉教材,抓住教学中的这两条主线,才能帮助初入学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思维。
  2.关注衔接,适当的优化与重组。学生在幼儿园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知识。虽然这些内容有别于完整的、系统的小学数学知识,但同样蕴涵了匹配、相等、顺序、传递、包含、互换、互补、互递、对称、守恒等数学关系。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重现这些知识,与现有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也能激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以“分类”为例,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类”单元中,教材按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编排,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在幼儿园大班的教材中,关于分类已经出现了四次,其要求主要是让幼儿学会三重标准的分类并计算出总数。如幼儿园大班上册的“分类再分类”活动,在出示分类表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按三种条件连续分类(如下图)并计算出总数,渗透连续再分思想和分合可逆思想等。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发现,一年级上册的分类教学不太重视渗透分合可逆思想,没有涉及连续再分思想。教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优化与重组,在教学中适当补充类似的活动,使学生对分类思想的认知更为完整。
  
  视角之二:展现操作时的思维过程
  
  针对初入学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数学课的特质和数学内涵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将获得数学模型和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1.以数学知识本源和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展开教学。在目标的确定上,要抓住数学知识本源和数学思想方法这条主线,以知识内容为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来凸显数学的本质,使创设的问题情境蕴涵数学知识本源,探索的过程中有思考知识本源的任务。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的片段。
  ⑴回顾,引出新知: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一起来数一数。你还能接着往下数吗?⑵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
  ①情境激趣。师:昨天,老师去新华书店买书,这本书的标价是12元,要想不用营业员阿姨找钱,可以怎么付呢?(出示若干张10元纸币和几个1元硬币)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清楚?为什么?
  ②实践探索。让学生用小棒代替一元硬币摆出12元,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2”和“19根小棒,再加1根是几根,有什么好办法让人一眼就能看出”。
  ③出示4幅表示十几的图,学生写数并核对。
  ④认识计数单位。课件演示11~20各数动态数的过程以及满十扎成一捆向前一位进1的动态过程。说说这些数的组成分解。
  ……
  这部分知识的本质是数的顺序关系、位值制、进位法、符号化思想。计数单位是承载位值制、进位法的前提与根本,是计数的一个标准,怎样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的实质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现实情境和摆小棒的实践活动,探索“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2”,经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10根捆成1捆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建立“十”这个计数单位。另外,通过“动手操作19根再多1根是几根”的数学活动以及课件的动态演示,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满十进1的进位概念。
  2.经历“感知操作―形象表征―符号表征”的数学化过程。教师应让学生综合运用观察、操作、表述、游戏、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活动中引起学生内部思维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征,经历“基于动作的思维―基于形象的思维―基于符号与逻辑的思维”的转换过程。
  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笔者在引导学生认识“十”这个计数单位时,就是努力让学生经历“感知操作―形象表征―符号表征”的数学化过程。
  感知操作:12元钱可以怎么付呢?
  形象表征:用小棒代替1元硬币摆出12元,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2?
  符号表征:⑴看一看,写一写。出示4幅表示十几的图(动态呈现),学生写数并核对(静态)。⑵认识计数单位。①为什么这样写?出示数位顺序表,指导写数。②课件演示11~20各数动态数的过程以及满一扎成一捆向前一位进1的动态过程。③说说11~20各数的组成。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是先借助学生熟悉的货币单位初步感受计数单位“十”,再通过摆小棒的实践活动,探索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2,发现10根捆成1捆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建立以一代十的表象,最后通过写数、认识数位、说数的组成等符号表征活动,实现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转化。
  3. 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与拓展”的数学化过程。
  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化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能力的习得养成有赖于每堂课上的引导、鼓励和呵护,是永不停歇的过程。
  以下是一位教师设计的“8和9的加减法”教学流程。
  ⑴提出问题:根据下面的小鸟图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⑵解决问题。
  ①独立写算式,解释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②这幅图我们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求什么的时候用加法算?求什么的时候用减法算?观察这四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⑶应用与拓展。
  ①摆一摆(左边摆7个圆片,右边摆2个圆片),提出4个问题,列出4个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②如果给你“ 1、7、8 ”这三张数字卡,你能写出4道算式么?“5、6、4”可以写吗?
  ③根据“1+7=8,7+1=8,8-1=7,8-7=1”提出4个数学问题。
  在这里,学生从相对真实的现实背景中提出数学问题,通过探索、实践研究其基本的规律和模型,再应用于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是学生主动感知、建构初步模型的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和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
  视角之三: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对初入学学生而言,应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思维方法。初入学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刚刚开始,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来实现价值引导,以此促进自主建构。
  ⑴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直观表达思维过程。数学符号是内涵丰富的“信息组块”,是智力活动的理想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创造符号语言或图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映数学的本质。
  例如,“从前往后数,小明排在第4,从后往前数,小明排在第5个,一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是要让学生理解在计算队伍人数时,作为标准的那个人如果被计算了两次,就要从两次的和里减去1。一位教师是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的。
  ①从前往后数,xx排在第几?从后往前数,他又排在第几?这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
  ②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图,教师结合学生画图情况指导。
  ③你能用算式来解答吗?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在这里,教师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经历了从具体的事物到学会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再到学会数学地表示的过程。
  ⑵指导学生运用序列化方法思考问题。序列化思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它可以避免解决问题时出现答案重复和遗漏的现象,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因此,教师应重视渗透序列化思考的意识。
  例如,在解决“用2、3、6、7四个数编加减混合运算算式,每个数在同一个算式中只能用一次”这个练习题时,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思维往往很紊乱,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①观察一下这四个数,你发现数与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讨论得出:2+7=9,6+3=9,3-2=1,7-6=1,
  6-2=4,7-3=4。
  ②我们可以利用“2+7=9和6+3=9”来填写“□+□-□=□”,如果把2和7放在前面,你可以得到哪些算式?(自由说,教师按顺序板书)
  ③如果把6和3放在前面呢?(独立写)
  ④我们可以利用“3-2=1,7-6=1”来填写“□-□+□=□”,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先独立写后梳理。
  ……
  如果教师能坚持对初入学学生进行这样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思维也就不难了。
  2.省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